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践出真知“西天取真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晓苇

  2011年3月14日德里时间上午10:00,我像往常一样把当日选题报给《人民日报》印度分社记者廖老师,点完发送键,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己在印度近3个月的实习告一段落,在人民日报社国际部长达半年的实习也圆满结束。   2010年8月,我有幸人选“优秀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赴海外实习项目”,实习地点为人民日报社印度分社。9月,我开始在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实习,从白班报选题、约稿到夜班编辑,以及驻外新闻采访和写作,在业务上获得较大收获的同时,我对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新看法,在业务和思想上获得双丰收。   编辑业务:实习生的必修课   刚到报社实习时,我的主要任务是报选题和编辑前方记者发回的稿件。这应该是媒体实习生都会遇到的情况。一开始我觉得这些工作比较琐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现在看来,恰恰是这段经历,为我以后海外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因为实习目的地是印度,我被分到国际部亚太组。带我的任老师在印度驻站五年,业务水平很高。他经常在选题和稿件编辑上给我认真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学到了国际部的编辑方针和写作风格。同时,每天的选题会迫使我养成找头条及向值班编辑“推销”头条的习惯。后来我又在夜班平台实习,夜班主要职责是把白班约的稿件组版,也是最后的把关人。在这里,新闻真实性和简洁性被要求到极致。每个字都不能出错,每个数字都要核实、再核实,每一篇文章都要精简、再精简。由于版面有限,白班的一些稿件可能无法刊登,只有最符合当前需要的稿件会留下来。   在夜班的经历,让我对报纸编辑业务及整个业务流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平面媒体来说,编辑是记者必须“说服”的对象。因此如果实习生一开始能在编辑岗位上熟悉业务,以后的采写业务肯定受益无穷。   寻找消息源:驻外报道的第一步   2010年12月底,我顺利拿到签证,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去印度新德里的飞机,开始为期3个月的海外实习。我对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神往已久,但之前也了解到这里条件艰苦,因此此次印度之行颇有点“西天取经”的味道。在驻新德里分社记者的亲切关怀下,我顺利安顿下来。   作为一名记者,要想开展业务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寻找消息源,通俗点儿说就是要“认识人”。在分社廖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我尽量多参加当地的新闻发布会和其他活动,不失时机地向遇到的人介绍自己,与对方交换联系方式。记得在一次发布会上,我认识了尼赫鲁大学一名信息技术教授。在后来发表的一篇文章《印度IT培训业回暖》中,我就用到了对他的采访。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哪怕是一个司机、一个售货员,我也尽量与他们保持联系。由于在印度的中国人不多,许多当地人对我的到来很感兴趣,有些时候他们会主动走过来问我问题,这一点是我没想到的。新闻编译:驻外报道的基本功   由于条件限制,驻外记者了解所在地新闻很多时候要靠浏览当地媒体新闻。当时报社要求驻外记者每天报选题以保证时效,因此读报成了我每天的必做功课。好在印度英文媒体的业务水平毫不逊于印地文等本土语言媒体,英译汉便是我工作中重要部分。新闻无小事,人名、地名、政党名称、本土计量单位,这些都是翻译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记得一次我在报社度军费预算的选题时,把本土的一个计量单位多算了―位,幸亏带我的廖老师凭经验发现问题。   由于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同样一则新闻或故事,不同媒体会有不同版本,这个时候编译还有核实校对的义务。廖老师曾派我查找印度著名作曲家、获得过奥斯卡奖的拉赫曼的经历。关于他童年的经历就有几个版本,本地媒体和CNN都有相关报道,说法不一。最终我通过查阅权威资料找出正确版本。   到现场去:驻外报道的生命力   虽然现代媒体的发达使许多新闻(包括电视新闻)已不需要记者到现场,但尽量到现场去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受条件所限,驻外记者去现场的难度比国内更大。2011年1月26日是印度第61个共和国日,尽管一早有印度友人建议可通过当地电视台收看直播,我还是早早买票去现场体验印度人民庆祝的热烈气氛。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值得的,在现场我不仅近距离观察了国庆阅兵的宏大场面,还通过与周围人的交谈,了解当地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和发展的一些看法。我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后来以1911年英国殖民统治者迁都德里为由头,写作随笔《德里百年》。   2011年2月9日,印度两年一度的航展在班加罗尔举行。带我的廖老师虽早早申请采访权限,但是一直没有拿到许可。之前传出此次航展印度可能要抛出军售大单,廖老师意识到这次采访意义重大,决定先去现场,再想办法入场。开幕式当天,廖老师到达现场。在之后的24小时,他与印度外交部、国防部多个部门沟通,打了近50个电话,终于获得采访证。   到现场去不仅仅是收集素材的需要,由于文化差异,一些新闻现象不能仅仅从表面去理解,在现场记者往往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或新发现。我去的时候是德里最冷的季节,许多当地媒体都报道了德里冻死人的新闻。除天气较往年同期寒冷外,德里高房价迫使许多穷人露宿街头也是重要原因。我决定以此为由头,写一篇印度贫富差距的报道。为此我联系一名印度工人,去他家里做采访。不足八平方米的房子住着一家六口,既是卧室、厨房也是客厅。房屋一角用两块木板隔开,算是卫生间。这位工人告诉我租房已经用去他80%的收入,剩下的还要供孩子上学。家里的花销只能靠给别人做仆人的妻子提供。在采访中我发现他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尤其是英语。他告诉我,自己就是因为粗通英语才找到现在的工作。我拿出他孩子的教科书,随机考几个单词,却发现孩子一脸茫然。这位工人跟我解释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而私立学校的费用他负担不起。这种贫民家庭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心态,在印度这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非常典型,于是我把这种心态写入《马努的英语梦》一文。   与人为善:驻外报道的生活经   如今从印度回来已经半年,还与当时认识的一些朋友保持联系。由于印度华人不多,中国媒体更少,记者间关系都比较好。有时印度政府会对中国记者进行一些限制,大家也会共同进退争取自己的权利。同时印度当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也是我的好朋友。在写作《印度IT培训业回暖》一文时,还通过他们介绍了几个在尼赫鲁大学读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除媒体同仁和留学生外,当地华人企业代表、使馆工作人员也是我交往的对象。   与当地人处好关系更加重要。虽然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曾有过冲突,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印度人民还是很友好的。廖老师的房东举办金婚宴会邀请我们参加。在宴会上我们见识到印度人民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好客。而我在日常生活中和采访中认识了一些印度朋友,相处融洽。印度人的质朴纯真至今让我念念不忘。   当然,作为一个实习生,我发现自己在业务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印度一年一度的财政预算公布是件大事,然而面对密密麻麻几十页的报告我傻眼了。带我的廖老师则凭着他的新闻敏感和在印度两年的工作经验,抓住预算中军费开支和保障房建设等与中国读者相关的点。在报社半年多的实习经历、尤其是三个月的驻外经历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实践出新闻,只有在不断的采访写作中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9级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