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牌是出版竞争的利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晓云

  市场营销专家认为,品牌是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标志和符号。顾名思义,品称品质,牌为招牌。它是在经济市场中逐渐形成的产物,是积累,也是通过激烈的竞争而胜出者,是读者理性的选择,正是我们出版的正确导向。
  一家出版社在产品上如果没有响当当的品牌迟早会被淘汰出局的。好的出版社不跟风,不随波逐流,一心一意制作独家产品,稳扎稳打作出本社的常销和畅销产品,以使出版社立于不败之地。有了好产品的同时,出版社要建立长远的战略规划,首先应做到多出好书,同时还要主动调整与书店的关系,积极梳理书业的流通渠道,不断开拓新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流通领域,在细节上下功夫。尽量做到单本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对出版社和编辑都是非常有益的。 品牌书包含着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包含着编辑的高度组织能力,理解能力和加工能力,品牌书需要的是人才,人才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及拥有一群强势的作者队伍,对出版社发展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奠定了品牌,就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就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在当今商业化的狂潮冲击下有些出版社出于功利行为不惜花高价钱购买名人的作品,只要名气大,不管他的作品写得多么差,也不管是不是他本人写的,都愿意出版。我认为这是在赌博,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商品,一些出版人由此堕落和颓废,什么是真实、虚伪,高雅、低俗,美好和丑恶无法划清界限, 为了挖掘到销售量大的图书,他们以营利为目的在作品中加入取悦读者的作料,又靠金钱让某些媒体推波助澜,欺骗读者掏腰包。 畸形的趣味等话题驱使它们成为金钱作用下的精神垃圾。他们藐视中国文化,践踏人文传统,根本不把文坛泰斗和专家学者放在眼里。出版的职业道德早已荡然无存,这简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从《出版大崩溃》一书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出版危机。
  近几年我们第三编辑室精心策划组织推出了一些著名学者的作品,如:名家心语系列丛书――季羡林著的《千嬉文存》、《新纪元文存》、张岱年的《晚思集》、钟敬文的《婪尾集》、吴小茹的《霞绮随笔》、周一良的《郊叟曝言》、何兹全的《三论一谈》、任继愈的《竹影集》、侯仁之的《晚晴集》、王钟翰的《清心集》、来新夏的《出枥集》、金开诚的《文化古今谈》、吴冠中的《短笛无腔《、华君武的《漫画一生》、彦涵的《求索集》这是一批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都很好的图书,由于编辑长期不懈努力和坚持,在工作中团结了众多的学术界文化名人,形成了强有力的作者队伍,在学术界和出版界深得好评。
  我作为编辑一直在为树立品牌下功夫。近几年国内市场对皇陵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很感兴趣,我先后与研究陵寝方面的专家学者联系组稿,挖掘出了与古代皇陵有价值的资料并出版了《清东陵史话》、《清西陵史话》、《香妃揭密》、《正说清朝十二帝陵》等历史题材的图书。这些图书资料详实、图片珍贵、内容新颖,深得读者喜爱。
  陵寝,古代皇帝坟墓的专用名,是随着封建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生死轮回,死后灵魂不灭,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观念的指导下,封建皇帝为了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于是利用其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财力,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寝。在汉代,将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用到陵寝上。封建皇帝公开宣扬“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在他们的心目中,皇陵与皇宫同等重要。一个王朝有许多皇帝,可以使用同一座皇宫,世代沿用。一个朝代里鼎盛时期的皇帝所用的皇宫和衰败时期的皇帝所用的皇宫基本一样。然而皇陵则不一样。一个皇帝一座皇陵,每座皇陵的规模、质量、工艺、文化等诸方面都要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皇帝个人性格、好恶所影响和左右。可以说一个皇帝的陵寝是当时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所以陵寝研究是历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和内容。
  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三百多个皇帝,皇帝陵自然也有三百多座。再加上皇后、妃嫔、王爷的园墓,少说也有上千座。
  中国的陵寝制度已有二千多年。陵寝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的变成而变化的。因而每个朝代的陵寝都带有那个朝代、那个时期的特点;即使是同一个朝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也不一样;昌盛时期和衰落时期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时期的陵寝,由于墓主人不同,其陵寝也有差异。所以,中国的皇陵可以说各具特色,差异纷呈;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
  我认为不能将陵寝简单地看成是皇帝的坟墓,而应看成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载体,是研究历史的不可多得的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陵寝不仅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且还涉及到许多门类、许多学科的知识,比如风水、建筑、艺术、宗教、丧葬、礼仪、工官制度等等。
  我认为中国的陵寝史上有三个辉煌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朝,第二个时期是唐朝,第三个时期是明清。清朝皇陵在明代皇陵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清东陵和清西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皇家陵园,是这一时期墓葬的杰出的典范和代表。
  在中国历史上,皇宫有十几个,或几十个,现存的只有两个。而皇陵却有几百个。现有保存完整的皇家陵园就有多处。而分布在陕西、河南、浙江、湖北、江苏等省的大量的历代皇陵遗存还很多。现在有了紫禁城学,又有人提出了故宫学,我认为更应该有一个皇陵学(或称陵寝学)。有些业余爱好者,他们的陵寝知识比一些专业研究人员还专。明十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以及其他明清皇陵开放已经几十年了,但在大多数人们的心目中,这些皇家陵寝只不过是旅游风景区,很少有人将它当成文化遗产、历史载体来看待。对皇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认识不够。甚至有的人只把它看成是埋死人的坟圈子。
  皇陵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极为神秘的地方,尽管已开放多年,但在皇陵的上空仍有许多神秘光环,有许多的谜团没有解开。人们对皇陵还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和误区。需要不断研究发掘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书出版问世以来,每年重印多次,已经成为品牌,也是我室的常销书。由于是史实而不是演绎,所以有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由于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出版一些具有文化内涵和恒久价值的图书,创立了品牌,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目前我正在策划组织专家编写的《再说慈禧》、《中国皇宫》两部作品,是这一品牌的延续。出版社要发展、要振兴,就是要脚踏实地出好书。我确信,只有自创特色出版品牌,出版社才更有生命力。
  
  责编:于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1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