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福建:30年社会巨变 30年长足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 芷

  30年风云激荡,30年波澜壮阔。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几千万八闽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八闽大地日新月异。30年来,福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国民经济实现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极大提升了福建的综合经济实力。这30年,福建经济发展活力最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经济地位明显提高,成为经济综合实力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
  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30年来,福建全省生产总值各个时期的年均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GDP增长15.2%,增速居全国第4位。至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249.13亿元,年均增长12.8%,比全国高3.O个百分点。
  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量居全国位次前移。经济总量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2位前移至第11位,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3.4%。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73元,增加到2007年的25908元,跨越了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大关;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第22位,前移到2007年的第8位。
  财政收入居全国位次前移。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1282.84亿元,是1978年的84.8倍,年平均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3位,前移到2007年的第12位;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1.3%,提高到2007年的3.O%。
  
  人民生活大步迈向小康
  
  改革开放30年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福建摆脱了贫困,比国家计划提前三年实现小康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5元,是1978年的40.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是1978年的38.7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11055元,是1978年的38.8倍,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5.6%下降到3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4053元,是1978年的36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71%下降到46.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80年的11.3平方米增加到33.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使用住房面积从1981年的8.3平方米增加到44.5平方米。
  人民生活的改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加,更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福建充分运用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经济振兴战略和政策措施,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业结构由农业主导型转向工业主导型,并向新型工业化迈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坚持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方针指导下,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的调整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78年的36.O:42.5:21.5调整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6.7个和18.5个百分点,彰显福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提升。
  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福建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的国有、集体和其他所有制的结构由1978年的78.8:21.2:0调整为2007年的5.8:1.3:92.9;实现利税总额的结构由1978年的83.9:16.1:0调整为2007年的8.9:1.6:89.5。
  
  机制体制实现大转变
  
  30年来,福建始终把改革放在统揽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力争在改革上领先一步,迈出大步,体现出在实践中大胆突破、全面推进的特点,走出了一条适合福建实际的振兴之路。诸多改革创举,体现了福建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大无畏气概。
  农村改革由点及面。着力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多种类型的经济合作制,组织农民稳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率先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消“三筹五统”,比全国提前一年全面免征农业税和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率先推出下派干部驻村制度,建立为“三农”服务的“六大员”队伍;创新扶贫开发,实行富有成效的整村推进;不断完善农民的保障机制,建立农民低保和医疗保险,一些地方还试行对失地农民采取“金包银”的保障方式。企业改革勇当先锋。提出“乡镇企业打头阵”,乡镇企业在短时间内得到蓬勃发展;在全国率先对国有企业实行“改制、改组、改造、改善”相结合的改革,努力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流通体制改革由浅入深。率先放开水果和部分水产品价格,全面改革农副产品统派统购制度;率先开展国有商贸企业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大力发育、完善商品和要素、中介等市场,区域性专业市场迅速崛起i努力构建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少环节的流通新体制,加强市场建设和管理,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调节机制,形成新型流通格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着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科技投融资体制;发挥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先后建成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和泉州、南平、三明等5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带动了新兴产业群体的崛起。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在全国率先成立地方从事信托投资为主的国际金融业务机构,首开地方企业向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的先例;成立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创办全国第一家跨地区、跨行政区域的外汇调剂市场,设立一批新型的金融机构,建立起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形成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已经形成
  
  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等组成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并呈现从沿海向山区延伸,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推进的开放态势。对外经贸由小到大,发展迅猛。2007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达744,51亿美元,居全国第7位,比1981年增长121.5倍,年均增长20.3%,其中出口额达499.40亿美元,年均增长20 4%。对外经贸

主要指标跻身全国前列,外经贸大省地位基本确立。招商引资从无到有,成效显著。2007年全省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22个,而1979年只有5个;新签合同金额123.36亿美元(历史可比口径),实际到资81.31亿美元(历史可比口径),分别是1979年的1.17万倍和0.98万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全面起步并日益拓展。
  对台工作先行先试,不负使命。充分发挥“五缘”优势,拓展闽台交往交流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率先创办台商投资区,率先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率先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种类和范围,率先恢复对台渔工劳务合作,率先设立台湾农产品、水产品集散中心,率先实施台湾居民在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率先入岛举办商品展、图书交易会和文艺公演,率先开展两岸海上试点直航,率先启动“两门”航线包裹业务,率先招收台湾学生,率先开展两岸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交流。截至2007年,累计吸引台资项目9361个,实际利用合资列全国第三位。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相继设立。两岸科技、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两岸人民往来日益频繁,形成共同推进对台工作的新局面。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实施“先行工程”,举全省之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86926公里,比1978年增加578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366公里。通过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建设,达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所有建制村均实现道路硬化。铁路出省通道由1个增加到4个,温福、福厦、龙厦、厦深、向莆铁路正在建设。民用机场从1978年的1个增加到5个。扩建、新建了沿海港口,厦门、福州两个港口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至2007年底,全省有生产型泊位57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9个,货物吞吐能力1.7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771万标箱。电力建设成效突出。至2007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398.53万千瓦,核电工业实现零的突破。通信条件极大改善。至2007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1482万户。是1978年的252.1倍,移动电话1809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41.39和50.52部/百人,数据及多媒体用户876万户,普及率达24.46%。
  
  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30年来,福建省共获得国家科技一、二等奖30多项。专利工作不断发展。至2007年底,福建受理专利申请总量8.24万件。居全国第13位;专利授权总量5.16万件,居全国第9位。大批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如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多年来一直被全国各省及越南等国引进大面积种植。“B121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成果彻底解决了80多年高温催化剂行业铬污染问题。“非线性电视新闻综合网络系统”已在中央电视台、30家省市级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及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电视台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对推动全国广电行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769.69亿元,比2000年(772.88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25.4%。其中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19.5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8%。比2000年提高1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76.98亿元,占GDP比重为10.6%,比2000年提高4.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657.44亿元;至2007年年底,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已达2191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83家。
  
  社会事业日益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已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位;学龄人口入学率持续保持全国前列;闽籍院士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三。30年来,全省基础教育扎实推进,中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稳步提升,初步建成了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福建省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加强“专升本”院校和一批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高校办学条件主要指标由2000年居全国25位之后,上升到2007年的前10位。高考录取率已超过70%。2007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92.98万人,比1978年增长35.6%。高校74所,比1978年增加58所;本专科在校生50.95万人,比1978年增长23.9倍;普通高中在校生77.68万人,比1978年增长1.1倍。
  文化建设硕果累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注重提高文化软实力,向文化强省阔步迈进,文化建设突飞猛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30年来,通过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事业、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就喜人。全省文艺创作层出不穷,在“五个一工程奖”、戏剧“文华奖”、表演“梅花奖”等项大奖评选中连年创造佳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建成省博物院、闽台缘博物馆等工程,福建大剧院、昙石山遗址保护等。设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显示了福建文化的独特价值。武夷山、福建土楼先后列入世界遗产,让福建文化之光闪耀于世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镇文化馆站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以及常年坚持的文化“三下乡”活动如雨露滋润人心。一个个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落成如奇葩绽放,群众文娱、体育活动更是如潮水般漫卷八闽大地。各项指标均比改革开放前有了显著的提升。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9.25亿元,2005年为163.39亿元,2006年为216.05亿元,2007年为238.51亿元,年均递增19.6%。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建立了功能较为合理、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健网遍布城乡,卫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3809个增加到2007年的8712个,卫生机构床位从5.15万张增加到9.23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从6.76万人增加到10.74万人。
  环境保护卓有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2007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77 97亿元,比1990年的0.96亿元增长80.2倍,年均增长29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44.53万吨,比2006年削减5.0%;CD038.32万吨,比2006年削减3.0%。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2007年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类~III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6%、94.2%,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8%。设区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6%。全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第4位,森林覆盖率达62.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率位居全国第一。
  30年社会巨变,30年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福建改革开放更加光彩夺目。如今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以磅礴的气势,壮丽的风姿,崛起在祖国的东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