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介文化的形态及特征论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围绕新媒介的使用,会生成一种与基于传统媒介文化迥异的新型媒介文化形态,即新媒介文化,网络文化和手机文化是其代表性形态。新媒介文化的特征,可以从技术处理、文本呈现方式、社会属性等角度加以考察。   关键词 新媒介 文化形态 文化特征 网络媒介 手机媒介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李勇,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研究员,副教授,开封47500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艺学博士后,北京100732      新媒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界定。今天,就一般而言,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媒介常被视为新媒介。近年来,围绕新媒介的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在中国知网上键入“新媒介”的题名检索词(搜索范围为“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搜索论文115篇;键入“新媒体”则得出771项搜索结果;如果键入“网络”和“手机”的话,数量则是54817篇与2251篇(以上数据截止日期均为2011年3月20日12:00)。总结这些研究,其领域涉及传播学、文艺学、艺术学、教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研究内容涉及新媒介对教育、就业、大学生心理、档案、网络小说、文学内在机制、文化产业、艺术、道德伦理、审美心理、电影电视、传统媒体产业等问题的影响。   纵览这些研究,我们发现,以“新媒介/新媒体的文化特征”为内容的研究尚不多见。其中的原因,多源于对此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其一,认为此乃基本知识和普及性话题,充其量只是教科书的话题,尚难上升到学术论文探讨的高度;其二,此话题过于宏大,不具体,所以问题意识不独特,没有新意;其三,在此话题中难以有深入(的理论和文化)发现;其四,若深入此话题,则会发现其中所涉及问题之多、材料之广,和对综合思辨能力之要求,均超出设想,难以有效驾驭。   其实,越是基本的问题,其间可能蕴含着越值得我们深入思索和挖掘的空间,正所谓“担水劈柴,无非妙道”,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笔者认为,此问题未引起更多研究者重视,原因自然与诸多问题有关,但这并未抹杀此问题研讨的必要性。以下,我们先从界定新媒介的内涵和外延开始,逐渐走入其文化形态与特征的分析。      一、界定新媒介      新媒介(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永恒地占据这一命名。大约500年前,印刷机就把这一称谓从雕版印刷术那里攫取过来。四个世纪之后,它又把该称谓拱手让给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媒介。今天,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电子媒介等成为新媒体的主流。   正是因为新媒介称谓的这种相对性,关于其外延的界定至今存有争议。大致而言,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较为宽泛,泛指电子媒介,相对于传统印刷媒介来说它是新媒介,这种电子媒介不仅指网络、手机、数字电视,而且也包括传统电视、电影、电话、电报、传真等,其前身可远溯到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莫尔斯电码和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另一种专指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熟并迅速普及的数字化媒介,它不仅相对于传统印刷媒介,而且相对于传统电影、电视、电话来说都是新媒介。   站在媒介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我们倾向于认同后一种关于媒介外延的界定方式,但在具体论证时我们也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所以会把新媒介的外延适当延展。比如,依照狭义定义,数字电视是新媒介,传统电视是旧媒介。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种电视的文化效果和文化影响并不像理论定义那样泾渭分明,而是具有连续性和承继性。理论往往强调断裂(或者说理论给我们的感觉是断裂),而经验则是连续的。我们很难分清电视的文化影响中哪些是传统电视的,哪些是数字电视的,二者的文化影响和文化施为效果并不是截然不同和毫无关联。所以对待例如数字电视的新媒介时候,我们会把传统电视适当引入,而不是完全置之不理。   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介以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采用数字化的编码形态,所以智能化和数字化是其首要特征。从其功能设计来看,新媒介的功能呈现融合趋势,也即多媒体化,比如电脑和手机均是一机多用。从其现实操作而言,互动性是其与传统媒介的重要差异,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中心一边缘式的传播方式;另外,新媒介的出现史无前例地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几种重要的传播样式于一身,网络和手机即是明证。      二、新媒介的几种文化形态      我们知道,使用媒介不单是媒介的问题或传播学问题,更是生活方式的问题,是涉及文化深层建构机制的问题。所以,围绕新媒介的使用,会生成一种与基于传统媒介文化迥异的新型媒介文化形态,即新媒介文化。网络文化、移动通讯文化、传统媒介数字化之后的文化形态是其主要文化形态。下面我们主要以最典型的两种新媒介:作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和作为第五媒介的手机这两种媒介的文化形态为代表加以阐释。      (一)网络文化   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网络主要指互联网,或称因特网(Internet),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为“www”),是其最为重要的应用方式。网络媒介的技术特征,有几点需要我们把握:(一)网络只是整个网络媒介的传输甬道(一般来讲,完整的传播媒介包括发送端、传播甬道、接收端三个组成部’分。对媒介的命名通常用发送端或接收端的名称,只有网络媒介使用传播甬道来命名)。(二)需要与计算机合作。计算机是整个网络媒介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所以,网络媒介的特点与计算机的技术特点息息相关。(三)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网络媒介是一个无限巨大的多媒体综合平台,它能够同时传输文本、图像和声音信息,集多种媒介(报刊、广播、电视、通信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远胜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的“第四媒体”,保罗・莱文森(PaulLevinson)称之为“一切媒介的媒介”。   网络媒介的功能强大:远程登录、信息查询、实时通信(电子聊天、电子邮件)、商务、新闻、论坛、博客、播客、维客、休闲、娱乐、游戏、教育、医疗、购物……它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经济方式、感知方式、政治模式、民主方式、公共空间、伦理规范、宗教观念、哲学观念等。毫无疑问,围绕网络媒介功能的生产和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即网络文化,也称赛博文化(cyber culture)。   如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流文化之外最大的亚文化。虽为亚文化,其功能和影响却远远胜于主流文化。它包含两种文化类型:一是传统传媒的数字化形态,如报纸、图书的电子版;一是基于网络功能本身而产生的新型文化,如网站、网页、论坛、网聊。其通常的思考和研究要点如下:   1 模拟、虚拟与仿真。网络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全方位模拟现实生活。凡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化活动,在网上都有相应的表征形式。从商务、购物、交易,到游戏、交往、性爱等领域,普遍采用了仿现实的叙事方式。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决定了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虚拟文化。这种虚拟文化具有仿真性,它模拟生活而又独立于生活,变得比真实还要真实,从而改变了人的真实观念和对生命存在方式的理解。   2 双向互动与网络民主。网络文化具有双向互动性,它给受众以极大的参与空间,改变了此前受众接受的被动局面,如博客文化、论坛文化、维客文化等。正因其民主效应,波斯特才冠之以特殊命名“第二媒介”(the second media),以显示其与不具有民主效应的传统媒介区别。   3 赛博空间与身份叙事。同为“空间”,但网络空间,即赛博空间与传统物理空间却大相迥异。这使得身份位置和身体位置从此不再同一,身份问题由此成为当代媒介文化的一个热点。   当然,网络新伦理问题、网络受众问题、网络技术以及网络与消费文化的关系问题都是学界通常所关注和思考的重要学理问题。      (二)手机文化   手机(cellphone),又称移动电话(mobilephone),是当代最为典型和影响最大的移动通信媒介。手机的发展到今天已历经了三代:从第一代的模拟机(1G手机)到第二代的数字机(2G手机)再到第三代手机(3G手机)。目前,手机正处在一个从2G到3G过渡的时代。   手机媒介的主要特点大致有:(一)说话的移动化。由此突破了媒介不能边移动边说话的历史性局限;同时也保证了说话者随时随地与人说话的可能性,从而使手机具有了实时实地功能。(二)手机媒体化。短信的使用使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逐步演变为信息终端,手机越来越媒体化,其作为“第五媒体”的说法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三)巨大的媒介包容性。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将把互联网、计算机、无绳电话、传呼机、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播放器、摄像机、照像机、游戏机、计算器、商务通、备忘录、名片夹、通讯录、遥控器、报纸、日历、玩具、电灯、定位仪、地图、钟表、银行卡、虚拟货币等我们能够想象和接纳的诸多媒介的功能整合进自己的范围,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今天媒介融合的趋势,成为继互联网这个“一切媒介的媒介”之后新一代信息方式之王者,莱文森赞之为“开天辟地以来的最完美、最强大、最潜力无穷的第一媒介”。   手机的广泛普及促成了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拇指经济。今天,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业务的收益已经在移动、联通等通讯公司的利润中占到越来越高的比重。拇指经济的繁荣发展促就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拇指文化的兴起。这种由手机短信、手机小说、手机文学、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移动博客等形成的拇指文化其理论思考与学术研究的要点大致在于:   1 身体问题。一则手机斩断了约束人的“脐带”,屏蔽了媒介对物理位置的规定,从而有效地把人的身体从处于媒介物理位置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让主体无所不在;另则,手机改善了身体的工作效率,增大了注意力的分配范围;三则手机赢得了身体的信任,与身体相伴相随,并化身为身体的一个部分。   2 身份问题。一则个体位置不再有效地决定个人身份,从而使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办公与休闲、公开与私下场合界限趋于模糊(从而也使得隐私问题受到干扰);二则手机加快了使用者身份变化的频率,因为手机使个体在各个较色之间转换的效率大大提高。   3 社会交往问题。手机促进了主体间性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突出表现在:(1)交往密度、数量、范围、频率和可能性的增加;(2)交往性质的变化,促进了一种新型的利益性主体关系,从而进一步解构和淡化了传统地缘型和血缘型占主导的主体关系;(3)手机隐去了能够显示彼此等级身份的物理语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等级关系产生了冲击和影响。   4 互动与民主问题。手机是一种个人媒介,与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使用主体并不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是需要主体深度参予和积极建构的一个社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媒介。另外,手机促进了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民主效应,促进了这些媒体与其受众(即信息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的“间性”交流。   5 新的作者观念和阅读方式。手机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对作者观念的解构,一则表现在写手文化,很少人会在意短信的真正作者――写手;另则表现在短信转发行为,接受者瞬间成为发送者,作者不再重要。就阅读方式而言,产生了阅读与移动相结合的新的阅读方式,这与传统“书呆子”式的阅读有些类似,不同的是,一个走向了阅读深度,一个则在平面飘移。   当然,新媒介文化的表现形态,除网络文化和手机文化之外,还有多种表现形态,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楼宇液晶电视、数字电话、数码相机、数码DV等。其文化特征与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有相仿之处。在下一个问题中,我们将对其文化特征作一概括性描述。      三、新媒介文化的特征      新媒介文化既包括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新生媒介的文化形态,又包括数字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数字化文化形态。前后两类存在文化差异是必然的,但同为新媒介文化,它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从新媒介文化的社会属性来看,它生长于消费社会的同时又服务于消费社会,所以,其特征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消费社会的时代烙印。我们知道,消费社会的基本逻辑是资本至上、消费至上,所以,商业化自然而然就成为新媒介文化的基本属性。商业化属性要求文化以娱乐化形态呈现,因为勿庸置疑,娱乐的性质是休闲的、通俗的(非精英少数的)、吸引人的、适合消费和刺激消费的,也即好赚钱的(娱乐永远是赚钱的招牌和诱饵)。文化娱乐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盛行。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生产社会所尊崇的清教伦理已经为“浪漫主义伦理”(坎贝尔语,即新的快感伦理)取代,从而引发道德观念的变异。因为一切都可消费,一切都服务于资本增殖,一切都可通过货币丈量,所以资本和货币勿庸置疑就成了时代新的图腾和信仰,宗教观念的变化也在所难免。   从新媒介文化文本的呈现形态言,毫无疑问,新媒介文化这种由图像、声音、文字多媒介一体化占主导的表征形态已经击败了传统由印刷文字占主导的表征形态,由此引发了人类文化史上的表征转向。对于这种转向,有人将其概括为“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或“视觉文化转向”(如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有人称之为“声觉空间”(acousticspace,麦克卢汉语)或“听觉文化”(沃尔夫冈・韦尔施语)……这些表述虽然差异较大,但要义和内在精髓则是一致的,即表征形态呈现为感性化的趋向。传统文字表征是一种理性化的表征形式,它追求经典、深度,依靠阐释,压制感性。当下新媒介文化的表征形式恰恰是对这一压制的叛逆,它追求通俗,呼唤大众化,不需要深度。今天,置身于历史的制高点,这场反叛的确有对数千年被压制的感性的解放意味和正名效应,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然而这一反动也带来无深度、肤浅化、表面化、图像扩张、审美泛化、拟像化的效果,产生出向感性化转向的帝国主义式的效果。   从新媒介文化的技术处理角度观察。首先,在文化制作方面,数码复制(或称电子复制)取代机械复制而成为新媒介文化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其广泛运用引发了文化泛化、同质化和拟像化的文化效果。积极价值在于文化民主化效应和表征完美化效果的生成,消极价值在于造成文化质量的肤浅化、平面化以及非真实化。其次,在文化传输方面,趋零化时空效果体现了新媒介在新一轮时空压缩中的卓越战功,这样的结果表现为文化对于当下性、即刻性、流动性、求新性的顽固追求以及时间感、历史感的丢失与时间线性的根本断裂;表现为地域的消失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与地方化、普遍化与个别化、同质化与差异化二律并存的文化形态”。   对新媒介文化特征的总结,以上只是大体言之,目的在于更深一层认识新媒介文化诸形态的内在机制和深层规律。了解和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观察了解媒介技术革命与当代文化变迁的复杂关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