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与新闻图片吸引力打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屠傲凌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进入了“速览时代”。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在众多的媒体中博得受众的“眼球”,激发受众的阅读欲,谁就占领了市场的制高点。
这一点,从一年一度的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中同样可以得到印证。每年的“荷赛”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作品数万幅,2010年就收到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5847位参赛者提交的10万余幅作品。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以每张照片不到一秒的时间快速看片来进行初选,几乎没有时间看图片说明,靠的是直觉。能够进入荷赛评委视野的,正是那些靠图像说话、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的好作品。由此可见,新闻图片“形象”的重要性。
韦伯州立大学的希尔・约瑟夫森做过关于读者浏览图片时眼球运动轨迹的实验。她把两台微型摄像机固定在实验者的头部,观察记录他们阅读各种媒体图片时眼睛从哪看起、阅读先后顺序以及看一幅图片需要多长时间,结果显示,读者浏览每张图片的平均时间为0.71秒。这也就是说,成功的照片要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睛。如何获得具有瞬间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好照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培养自身形象思维能力
新闻摄影记者要具备更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把视觉感知的图像转化形成具有明显概括性特征的照相机语言。这种形象特征概括得越准确,作品就越具不同反响。英国摄影家迈克・威尔斯1980年拍摄的《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就是成功地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作品的画面是通过一只白人健康的手与一只黑人干瘦得像小爪子的手握在一起,以强烈对比来表现发生在乌干达的旱情。这幅作品的成功在于它以小见大,以一个特写画面来表现重大的题材。威尔斯拍摄这幅照片之前,非洲大陆的干旱和饥荒并不为外人所知晓。正是这张照片震撼了无数善良的大众,使人们开始注意到非洲这个灾难的大陆,为非洲的灾难募捐到数以亿计的善款。该照片在1981年被评为第24届荷赛最佳新闻照片。新华社摄影记者吴晓凌拍摄的北京奥运会2009年8月11日的比赛中海地柔道选手安热・梅西耶・让・巴普蒂斯塔受伤的图片《柔道――血染赛场》,让我们从柔道选手滴落的鲜血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运动员取得荣誉背后的艰辛和汗水,体会到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该作品也在第52届“荷赛”中获年度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
由此可见,运用形象思维能够塑造出更具生命力的摄影作品。在形象表现技法上。也可尝试使用24ram的广角镜进行拍摄,通过给被拍摄体增加一些有趣的、夸张的畸变,使形象产生比较生动的视觉效果。
二、赋予图片情感因素
摄影大师尤金・史密斯对情感的力量有过这样的描述:“一幅完美的富于情感的照片,就是一篇描写拍摄内心世界的思想论文。”新闻摄影作品要从情感上觅新,才能使读者看到后眼前为之一亮。作者投入的情感,更是一幅新闻作品能不能拔动读者心弦的关键。不同的新闻记者在同一个新闻现场记录同一个新闻事件时,可能拍出完全不同的图片来,主要因素也正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把镜头伸向摄影对象的情感世界中,聚焦在他们丰富而独特的“情结”上,寻觅新闻摄影之新。
我国著名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解海龙先生的成名作《我要读书》,就是成功运用情感因素的一幅作品。1990年,解海龙开始关注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决定用相机记录希望工程。1991年4月,当他深入安徽采访希望工程时,在众多的泥孩子中发现一双闪亮的“大眼睛”,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推出了全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她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事业的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农村及偏远山区教育问题的重视,可谓撼人灵魂。这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也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改变了中国贫困地区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的命运。
2008年第52届“荷赛”中,《杭州日报》记者陈庆港拍摄的《走出北川》获大赛焦点新闻单幅一等奖。画面上,子弟兵擎起伤员的担架艰难地行走在瓦砾堆上。在成千上万的参赛图片中,这张图片脱颖而出,说明新闻图片不再是用战火纷飞、扭曲变形的灾难图片来打动读者,而是图片中那让人挥之不去的感动和灾难后透露出的充满希望的关怀。这一点在目前中国新闻摄影奖项评选中同样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中国新闻界不再鼓励新闻记者通过拍摄灾难性的画面来营造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是把奖项越来越多地颁发给了重在表现营救、倾注记者人文关怀的作品。因为只有充满着民族情感、社会责任和关爱生命的好作品,才能成为不为时光磨逝的撼世之作。能够让读者笑、让读者哭、让读者为之悲伤或为之震惊、凝聚极具感染力的瞬间的图片,才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成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三、增强图片亲切感
具有亲切感的图片同样会产生视觉上的吸引力,也是具有个性化的图片。它能使读者从看到图片的那一刻起,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近距感和真切感,进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这类图片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画面反映的是读者的身边事、身旁人,所以会给读者以自己就是图片中事件的参与者的感觉。当然,亲切感是建立在情感因素上的,只有具备了情感上的吸引力,才能进一步产生亲切感。如果连摄影者本身都对拍摄对象无动于衷,那么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是苍白无力的。
这一点,“荷赛”同样为我们做出了印证。2008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这场自己家门口的盛会,自然成为很多新闻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如何拍,从哪个角度人手,是很多摄影者思索的焦点。《中国青年报》摄影师赵青拍摄的《北京电视中的奥运会》一中国商场里的大型屏幕上正在直播奥运会中国男篮的赛事,获得了第52届“荷赛”体育专题类组照一等奖。作者拍摄的是在不同的环境下电视中的奥运,把奥运和老百姓的生活更贴近了。正是作者在这样一种亲民的情感状态下拍摄的奥运会。才给读者以与众不同的亲切感,也带给了“荷赛”评委全新的视觉体验。
由此可见,新闻摄影记者必须了解读者的情感需要,寻找建立在情感需要上的亲切感,才能从同一题材中挖掘出不同的角度,在老题材中求新,在小题材中求大,才会有出色的新闻摄影作品诞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闻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媒体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才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唤起读者的情感。
摄影记者在按下每一次快门时,首先要成为形象思维的“思想家”,才能进一步赋予图片丰富的情感因素,将“情感”不断融入到新闻摄影作品中去,进而使作品产生亲切感,在拍摄时才能得心应手,使新闻作品更具永恒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25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