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展低碳经济再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松珍

  
  【摘要】低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高碳排放对全球造成的危害出发,分别从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碳关税、产业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碳关税可再生能源
  
  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不仅引起了全世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而且还将“低碳”这一概念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居高不下的碳排放量使我国在国际上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近年来,碳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呈现了变暖的趋势。全球变暖导致的干旱、沙漠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等现象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表明,近50年来,由于我国西部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致使约82%的冰川处于消融状态①,由此造成地表反射率的改变,将会对区域气候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毫无疑问,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而生存环境的变化又会影响整个世界,因此,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拯救地球,我们应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②。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等能源有大量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资源短缺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和能源生产、消费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我国单位GDP能耗相对较高并且能源效率只是其他工业国家的1/4③,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及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其他低碳二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有效应对碳关税的有效手段。为了保护欧盟国家的利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了向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的高能耗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④。毫无疑问,征收碳关税,会在环保领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碳关税构成了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会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应对碳关税并确保我国贸易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应采取的有效手段。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动力和目标。单位GDP能耗水平的高低与产业结构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高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企业与居民的碳排放量之比是7:3⑤。为了降低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要的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
  虽然发达国家纷纷将气候变化的压力指向发展中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在这一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有关规定,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因此,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是我国的首要任务。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能源及资源的消耗、但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增长与发展低碳经济并不矛盾。当务之急是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碳约束条件下提高生产水平,并改善能源结构,以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的发展重心仍会集中在冶金、化工、火电等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为了有效利用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实力雄厚的冶金等高碳产业开展低碳技术示范工程,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激励政策及统一的税收制度以实现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推动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改造;二是我们要积极探索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中国低碳企业、低碳产品”的认证工作,并从政策、税收、信贷、技术支持等方面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碳汇产业,增加森林碳汇。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与能力。此外,我们还可通过投资、融资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并引进国外先进的能源管理经验和技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增强,以及对高耗能产业调控力度的加大,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10年,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情况下,重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重工业产值、增加值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在降低,轻工业所占的比重在增加,前三个季度重工业增速分别为22.1%、、17.1%和13.6%⑥。
  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我国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大国,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及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现有电力的17%、总能源的7%来自可再生能源⑦。需要指出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依据该法,我国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了降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研发成本及风险,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应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并在新能源的研发、示范阶段进行必要的补贴。在新能源的商业化阶段,政府可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并适度给予价格补贴。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起步较晚,开发技术相对薄弱,因此,我国政府应大力支持相关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加强国外先进关键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并进一步拓展我国与美国、德国等掌握先进技术国家的合作研发空间,加快对太阳能电热储存及生物燃料等技术的研发,以保障我国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随着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剧,到2050年,全球至少有2亿“气候难民”。可见,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全球命运的政治问题,可以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全球应该承担的共同责任。目前,在新能源等低碳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居于先进技术领导地位。因此,我们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借此契机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进而推动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为国际合作开辟新的道路。
  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确保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我们应加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普及低碳生活常识,并在全社会树立低碳生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的理念以增强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同时,我们要号召全社会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克油、一张纸”做起,大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此外,还应通过宣传各种家电、燃具的节能知识,引导公民在家用电器、水、电、燃气的使用方面自觉做到节能减排。(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经济贸易系)
  
  注释
  ①章轲:“干涸之危:冰山上的新‘来客’?”,《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3月31日。
  ②Gro Harlem Brundtland:《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1987年。
  ③王海平,斯特朗:“征收碳税不可抵挡发达国家履约仍得靠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8月2日。
  ④于立新:“‘低碳经济’压力下的可持续贸易战略调整”,《经济参考报》,2009年8月26日。
  ⑤郭普松:“榆林高碳产业低碳化之路”,《新西部》,2010年。
  ⑥涂露芳:“三季度重工业产值比重降低符合宏观调控预期”,《北京日报》,2010年10月22日。
  ⑦“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2009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1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