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屈海娜

  摘要:把思想品德课上好上活,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如何把枯燥无味的内容空洞的课上好,更是老师们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只是课堂形式的问题,更是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兴趣 创新 探究 在各科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在努力探求着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想把课上好上活,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政治教学更是如此,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课上好更是老师们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一些小的经验总结、所感所得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都极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应用到情景教学中,可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功夫。
  1、坚持启发式教学
   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 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使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授课的材料是以社会上最近、最新的时事为背景材料,西安爆炸事件,山东新泰一化工公司发生燃爆事故,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神八成功发射……这样设题学生会觉得这是身边的事,对此感兴趣,积极性高,对问题理解透彻全面。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位学生都应成为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一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由于教科书已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例如,学习《抵制不良诱惑》时,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调查报告,分析社会上的不良诱惑、侵害、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诱惑,采取哪些办法,就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
  另外我在学法上主要采取合作学习法的指导和运用。首要按座次确立四人小组,并分担具体责任,如主持人、记录人、发言人等。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充分发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4、引领学生自我超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本质要求。在学习《珍爱生命》一课时,其中有这科的一个问题:“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许多同学都有这种的形容:悲凉、凄惨、黑暗等,而只有一位同学说:“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一望无垠,非常美丽。”然后他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由:破坏环境,造成各种环境问题的不就是那些有生命的的东西吗?然后他又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他的观点,如月球、火星等,我们通过各种卫星及各种手段的探索,发现那里幽静、广阔、没有纷争……虽然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但这却正体现了课改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5、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渗透和自我体验
   即设计活动让学生体验,使其亲历活动过程,让他们感悟人生道理。如在学习《快乐的自尊》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学生写出最欣赏的同学的几条优点,收集后选取一部分读给学生,多数学生都能猜出是哪位同学,这样被人欣赏、肯定,自然地就体会到了自尊与被他人尊重带来的快乐。所以,对于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意识等哲理性知识,我们更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训练和解答,而且经常设计相宜的、灵活的、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从中感悟和发展。
   6、鼓励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学会调空情绪》解决调控情绪的方法这一教学重点时,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发脾气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发的脾气?发脾气时都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调控情绪的?结果怎样?学生回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畅所欲言,把调控情绪的方法都说出来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了探究合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点滴经验,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主动的积极的钻研,争取探究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政史地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6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