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文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1
  摘要: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大学生生命伤害及暴力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大学生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滞后,从而提出强化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以此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信念。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意识缺失 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1.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具体表现
  近年来,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地方高校,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生命伤害事件及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先有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河南大学生李征杀人案,现又有“我爸是李刚”和“药家鑫案件”等等。这些频频发生的悲剧,让人们不得不质疑,我们的天之骄子究竟是怎么了?为何他们如此漠视生命?在此现象背后,究竟缺失了什么?其实,这些事件的发生并非都是偶然的,在我看来唯一能作为答案的就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缺失。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自我否定生命价值。虽然多数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生命价值,但还是存在少数大学生自我否定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命,无法清醒意识到自身生命责任之所在,由于受到来自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近些年大学生自杀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这除了其自身意志薄弱的原因之外,还与其自身生命价值观的模糊有着密切联系,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意识的严重欠缺。
  (2)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在当前信息时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在接收到的复杂的信息中,相当一部分掺杂消极的、暴力的元素,这些信息严重误导大学生对他人生命的认识和态度,又由于大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倾向严重,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会不顾一切甚至伤害他人的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的利益,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导致近些年大学校园中伤害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2.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分析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即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认识、态度、评价等的总称。探讨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可从社会、教育和当事人等多个方面进行:
  (1)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义世界的解体,生活在这种社会大变动中的人们开始丧失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从而使自身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人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1]。
  (2)教育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促进生命发展乃教育之本,所有教育应以生命来教育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完善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在我国,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逐渐物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已经产生了异化,教育的目的比起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强调片面的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3)个人因素。各种生命暴力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昭示了当事人个性心理的扭曲与畸变,也揭示了当事人责任感的缺乏,尤其是对生命责任感的缺失,同时还与他们抗挫折能力差和自身意志薄弱密切相关。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大学生生命伤害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高校教育特别是有关生命德育、生命伦理教育的缺失,从而导致有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程度扭曲,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不懂得珍爱自己生命,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其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轻视生命现象层出不穷。近些年来,大学生生命伤害事件和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甚至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表明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从而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急需关注生命价值观教育这个课题。
  2.大学生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沉迷上网、厌倦学习、感情纠纷、沉于享受、精神空虚、就业压力,迫切需要德育教育能引导大学生反思生活、澄清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是世界观的一种,包括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态度。而生命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必然对人的行为起导向作用,它贯穿于人们的一切认识活动和行为之中,决定着生命的性质和方向,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有无以及生命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大学生人和看待生命及生命价值,能否发现和创造有价值、有意义人生,以及能否提升人生的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改善社会环境
  人是社会的存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意识。
  2.开展生命观的理论与实践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其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3]。“人不是纯粹的动物,人是意义的存在,人生必须追问意义,活在意义之中”[4]。
  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教育方面主要是要求大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多参与到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大学生充分体会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人在改造社会中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坚定他们珍爱生命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
  总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和艰难的系统工程,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其特殊性,单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协调合作,才能强化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让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取得最佳成效。
  参考文献:
  [1]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82-83
  [2]孔庆蓉.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J].山西大学学报,2006(3).
  [3]刘志春.生命教育:学校教育命题中应有之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