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雪平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学生,物理新课标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呢?物理课堂又该怎样新起来呢?从教以来,就教新课程也有两遍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虽然教材基本知识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备着备着课就总是想到不够新颖吧?是否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子?跟课改步调一致吗?这次培训正好是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受益非浅。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在探究、实验中,一堂课
  一、定位物理新课标的新培养目标。
  1.要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培养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成功感和兴奋感。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鉴于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新教材将最有趣的声、光和热现象等安排在前面,旨在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也提醒了广大物理教师要将激发兴趣作为物理课堂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目标,并自始至终在教学中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2.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决不能把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强加于学生,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小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多的参与科学探究过程,达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使其一生乐于参与科技活动,增强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并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3.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有根据的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新教材中就增加了很多问题,要求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图书室等根据自己的猜想,去收集相关信息来证实这些猜想,从中学到科学。
  4.同时,要求学生关心物理前沿科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新教材中探索性的小实验明显增多,我们应重视,特别是课堂上或课后都应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让学生体会实验的奥妙和乐趣。教材中还留置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中的相关问题,我们也应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提出见解,再分组交流讨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认可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不断的创造。
  总之,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物理新课标的根本目标,最终实现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胸怀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保持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理念大胆洗脑。
  1.以人为本。
   据新课标提出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以前学科本位的观念,转而关注全体学生发展,要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
  2.回归生活。
  顺应新课标这一要求,新教材内容已更贴近生活,增加了许多探索性实验,教师就要做到使学生学习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能从生活出发,通过探索隐藏的物理规律,再运用于生活实际,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大千世界。
  3.科学探究为主,学习方式多样化。
  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改变以书本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方式,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坐到教学方式多样化,特别是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中。
  4.注重学科渗透。
   只有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研究方法联系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思想,才能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达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目的。同时这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应该将评价的目的转为: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发展,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有成就感,体会到成功。在教学实际中我们经常发现:只要对某个学生多次表扬他行,他就很愿意学习物理,最终的确很行。在历史上就因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肯定而成为大科学家的例子数不胜数。
  三、物理新课程的标准。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各种日常生活现象中力、热、光、电及声的包含的物理知识,具有初步实验技能,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会记录数据,并学会相应方法处理数据,完成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图象、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这个标准特别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一味追求结果,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把学生变成了机械接收知识的机器,儿童的创造性被大量的灭杀,教育界中有识之士曾早就哀叹: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不知扼杀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做一个称职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和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述观点――信息交流――应用实际”的能力,从中掌握科学探究和信息处理交流的方法,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未知领域。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在传统教学中也是常易被忽略的,实际上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要求做到学会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能亲近、热爱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具有旺盛的对科学的求知欲,乐意探究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养成事实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能明辨是非;学会团队协作,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也能勇于改正错误观点;有克服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体会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理想,有强烈的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就强调:“人的创造力,是最易受文化教育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易受压抑和挫伤的能力”,明确地指出了“教育能开发创造,同时也能窒息创造”的双重功效。如果我们广大物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去领会物理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不及时洗脑,在物理课堂上不去大胆地改变教学方式,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就将会彻彻底底的失败,教师不光自己变成一名落伍者,还会对下一代的发展不利。
  让我们记住布什政府的教育宣言:不让一个孩子落伍!多学习新课标的要求,探索出更多的适宜每个孩子的教学方法,共同实现让我们的孩子一个也不落伍,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作为新课改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在引领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