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家海
教师应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指导学生探究的方向等方面的要求细化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渠道解难,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取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用得最多,也最为广泛。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做好“五以”
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探究发现能力得到发展,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探索者。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智力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备记忆,在于造就智力的探索者,而不仅博学。”因此,就必须在学生学习中形成一种探究的气氛,在教学围绕目的、手段、过程、形式等方面,做好以下“五以”:
1、以创新发展为目的。要给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不能让学生成为复制例题,习题的机器人。
2、以强化反馈为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贯彻始终的信息反馈,实现教学的合理调控,改变“老师讲、学生听”,信息单向传递的传统模式。
3、以探究发现为过程。给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与空间,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概念被概括的过程,定理被推导的过程,解法被想出的过程。改变把教学仅仅作为“结果”来进行的状况。
4、以学生参与为准则。给学生自我表现尝试成功乐趣的机会,暴露错误得到回授纠正的机会,要尽可能地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学习活动,改变“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被动学习状况。
5、以启发思维为核心。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实质都应该是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把握权力的教师,对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应给予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落脚点,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而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教师正是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创设情境,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和探究科学的力量源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总是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学生探究兴趣的激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取决于创设情境的渲染。情境创设得好,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思维方法及特点,通过探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打破思维定势及传统经验的束缚,使学生尝到探究的愉悦,从而激起探究的欲望,学生探究兴趣被激活后,便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个性。
三、引导而不束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如何适应并满足这种需要,事关教学的成败。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保护、鼓励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不要强制学生的思维流向。有的教师似乎也在“启发”、“引导”,而实际上是尽力把学生逼近自己为学生设计的框套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探求新知。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张扬,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挖掘,只有教师多给学生自信,就会发现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常常有独特的方法。
如:在教《年、月、日》一课时,我打破传统,大胆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便于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的素材,学生独立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卡,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还有的月份只有29天或28天,学生给31天的月份取名为大月,30天的月份取名为小月,29天、28天的月份取名为怪月。他们还发现不管哪一年的大月都是1、3、5、7、8、10、12,小月都是4、6、9、11,学生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加工、理解,获取了年、月、日的新知识。
四、实际操作探究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他们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诱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让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体验探究过程,从中获取知识。
五、重实践,强能力
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知识或经验,只有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应用,加以验证,才能牢固地融化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成为自身永恒的数学能力,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学习探究,使学生不断深入、创新。如学完“分类”知识后,让学生对混在一起的苹果、布娃娃、梨、铅笔、玩具车、香蕉等东西进行分类,学生们很快将这些东西分为:食用品、学习用品、玩具等类型,还有学生在食品中又分出水果类、蔬菜类等,在玩具中又把布娃娃、汽车分为不同的类别。课外:老师又布置了实践作业,按学习的分类方法整理自己的房间,让自己的小房间既整洁又美观,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之中。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方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