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祥毅
摘要:新课程的启动和实施,无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学校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重要话题.在新课改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对策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海南、广东、山东、宁夏为首批实验区。内蒙古也已经进入新课程实施,至此,全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正式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脉时代发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我们如何把握高中政治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推进素质教育,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一、教师要教学理念转变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不管是课程的安排,校本的教研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的性质,理解课程设计的思路,准确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实施.。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要定好教学目标。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所决定,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目标。高中政治的分类目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由于新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学生评价方案和高考制度等相关配套方案尚不完善,处在新课程第一线的高一教师比较迷茫和彷徨。究竟课应该怎么上?对学生怎样进行评价? 高考怎么考?这些都是他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依然按照以往的做法,以知识为中心,以高考为目标,使新课程的实施处于换汤不换药的状态。所以,目前最紧迫的应该是我们广大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定好新课程的目标,并且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现行高中政治新课程的《经济生活》部分,强化了教材的生活逻辑,弱化了学科逻辑,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繁、难、旧等弊端,显得简单明了。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新课改的理念,要恰当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再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关系以及学生本身各方面的关系。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改后,由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由教师完全掌控学生学习的内容了。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探究性成果(探究性课题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的),全班同学针对发言内容提出问题而后必定会引起大规模的讨论。
二、要重新审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正确看待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已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作为老师,应该懂得欣赏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要知道在学生的心目中任何老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老师的不轻易的一句话往往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用“每个学生都是最好的”这种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能为我们的事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在实践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看到所谓的差生之所以差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某个阶段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上出现了问题而没有及时解决而导致的。政治课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有利的平台为学生树立好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发挥最大的功能。
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轻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下进行。新课程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教学富有亲和力,师生相互尊重,师生关系融洽,就会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1、用心关爱学生,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让学生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希望与教师合作,努力追求品德修养、知识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富有亲和力的教师总是把学生看作平等的朋友和教育活动的合作者,尊重它们的人格,欣赏它们的幼稚,宽容它们的错误,倾听它们的意见,努力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2、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家、哲学家探索知识的本质是一致的,都应该有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抢挑获取新知识的体验,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了新知,学习兴趣必将大增。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自身的体验,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自己用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体验吮吸知识的快乐、参与的愉悦、创造的美妙,实现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全莉娟,邾强.《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
[2]《中学政治教学》,2004.3
[3]《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0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