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 斌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126-02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过程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缩短受教育者与社会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针对该课程实训教学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实训教学
1、引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内容多,更新快,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这些特点使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与其它计算机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现有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培养学生组装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维护,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现实问题。
2.1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相应教材的内容却严重滞后。原因是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征订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使得学生拿到教材后,其内容已经陈旧,不能与新技术同步。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这样的问题会更为突出,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2.2 课时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教学采用“2+1”模式,原有的教学内容不变(甚至是增加了),但教学时数相对压缩,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材脉络主线,合理分配学时,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3 实训条件相对落后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微机故障,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去实现。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相对于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普遍滞后,学校不可能跟上发展的潮流,用最新的计算机供学生组装,同时学校经费也不允许这样做;另外,在实训中是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硬件,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或是处理不当都会造成计算机组件损坏,因此,学校一般都用淘汰的旧计算机开展本实训课程。
2.4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不断普及,有部分学生很早就接触计算机了,在不断摸索学习中,积累了很多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这部分学生会认为实训内容太简单,实训中感到无事可做。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门外汉一窍不通,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引导他。
3、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优化建议
考虑到实训条件的现状,以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实现实训目的,必须打破常规,优化运用相关的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实训教学效果。
3.1 利用网络拓展学生知识面
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借助于互联网,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互联网就像一个知识宝库,计算机出了问题,我们都会先上网查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事实上这种方法最快捷,也最有效。比如:让学生了解最新计算机硬件性能,如何按要求搭配一台计算机,解决计算机软件故障等,都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 指导学生按规律规范操作
在实训中,我们发现学生思想上有随意性想法,认为只要将计算机组装好能用就行,特别是那些有基础的学生,更是如此。我们指导学生时,必须强调按规律、按规范操作,不仅要做成功,更要做得专业。比如:当计算机内有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时,硬盘应作为主设备接到主IDE接口,光驱以从设备接到IDE接口。当然,在计算机组装过程中,我们对过程制定了好多规范要求,比如:操作前放静电要求,规范操作螺丝刀要求,使用螺丝型号要求,数据线插拔规范要求,组装监督检查要求,通电测试规范要求等。
3.3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通过实训学习,不是让学生学会装实验室内的计算机就可以了,而是让学生学会组装计算机的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找到规律。比如:将外设连接到计算机主机时,我们要求学生观察所有接口的方向规律,具有防插反设计,指导学生不能将键盘、鼠标的针插弯了;颜色规律,声卡的线路输出是绿色的、线路输入是蓝色的、话筒输入是红色的等。
3.4 以实物图片讲解分析
在实训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动手操作,但也会有一些教师讲解的过程,我们不能手指实物,对学生说在这在那,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时,借助实物图片投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在进行计算机前面板的控制线连接时,由于计算机主板上的指示比较模糊,借助于图片,我们可以用红线圈出电源开关线、重启动线等,看了图之后,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连接方法。
3.5 发挥水平较高学生的作用
实践中发现,总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水平较高,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学生充当自己的“助手”,加强实训过程的分级指导。事实证明,对水平较高学生而言,这样不仅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指导同学的过程中,他们的自身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课堂指导的压力,做到实训过程的和谐开展。
3.6 合理调整教材内容及补充最新资料
由于计算机硬件发展相当迅速,现有教材内容总是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脱离实际应用,所以,在内容组织上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外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最新资料,例如,在教学过程适时增添串口硬盘连接、最新CPU安装等实训内容。
3.7 合理使用虚拟软件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是旧计算机,再加上学生反复地组装操作,很难再在这样的计算机上进行软件安装了,可以在实训机房指导学生采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软件进行硬盘分区、BIOS设置、操作系统安装等实验。
3.8 切实做好考核评价
由于是实训课程,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系统安装等操作,还可以设计一些硬件故障让学生排除、通过改革考核方法,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和很强的实用性。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明远,刘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用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 文东,刘秋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础与项目实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 薄红英.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试验实训教学探索. 实验室科学. 200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