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长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174-01
  
  新课程提倡“对话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与作者编者之间要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其实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但是,有些教师简单地把“对话教学”变成了:“我问你答”的形式。教师设计一个问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思考、讨论,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设计的思路和框架之内。有时候学生不听使唤,教师就使出浑身解数循循善诱,直到回答教师满意为止。这样的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无论教改怎样改、怎样变,语文课的特点不能被弱化,“语文味”’不能被淡化。不让学生去诵读文本,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是让学生去讨论课文内容而提示的一些问题,结果成了常识课,甚至上成了政治课、地理课,这都是不对的。如有位教师解读文本时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作者在文中谈论了一个什么话题?流露出了哪些情绪?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都市动物减少乃至灭绝的原因是什么?(3)你能说出几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吗?整堂课既没有引导学生品味和理解文章语言,也没有关注人文和情感的因素,这样的课显得肤浅,缺乏语文课的意味和力度。
  在信息时代,不少教师艳羡于多媒体的绚丽画面、纷繁信息、便捷方式,往往在课件制作上投放了许多精力,而对文本的先期阅读仅停留在《教师教学用书》的解读层面。如在《都市精灵》的一些教学实录中,有的教师链接了许多环保主题的视频材料,如:《一个真实的故事》(音乐MTV)、《动物世界》(电视专题片)、《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幕专题片》(公益广告)等;还有的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把文本中涉及的动物图片同步一一展示出来,或者在拓展部分将搜集的各种珍稀动物,用大量图片密集展示。所以,阅读教学理应走出光怪陆离的声像立体冲击的怪圈,回归文本,化繁为简。
  上述现象往往源于教师对于文本的肤浅解读,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不能根据学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导致阅读教学低效乃至无效。阅读教学如何充满力度,下面还以《都市精灵》一课为例试作阐述:
  该课安排了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本主题。
  1、 感知性阅读――解词:都市精灵就是“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
  首先引导学生讨论:“精灵”原指什么?在文中“精灵”又指什么?“精灵”原指“神仙”、“精怪”,在文中指“可爱的动物”。接着追问:文中哪一句话对“都市精灵”作了准确的解释?文中第6自然段作了概括:“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明确都市精灵就是“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第一问比较浅易,学生初读即可找到答案,第二问则有一定难度,学生需浏览文本整体感知后,进行信息筛选,才能找出概括性的语句作答。
  2、理解性阅读――解句:作者是如何描绘“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的?
  阅读也是一种线性过程,当文本的文字一行一行进入学生视线时,其阅读行为同时就停留在词汇、句子、段落三个层次上,对语义和形象进行着综合,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培养语感,让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从而消除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张力。
  文本细读时,先梳理文本内容:作者描绘了哪些都市?又写了这些都市的哪些精灵?通过浏览式阅读,讨论板书:
  北京 喜鹊、松鼠、乌鸦等
  昆明 红嘴鸥
  上海 鸽子
  旧金山 大海狮、大海鸟
  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品析作者对这些精灵所作的精彩描写,感受精灵形象,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情感。这是该课的重点环节,学生必须深入文本,品词析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的言语方式及言语意图,进而触及文本内核,为下面的反思性阅读打下基础。
  3、反思性阅读――解篇:“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都是“都市精灵”吗?
  在解读文本时,要克服惰性和盲从性,倡导反思性阅读、批判性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利用并超越惯例经验,不满足于既定答案,不囿于表层信息,这样的阅读才会弥漫张力,富有挑战性,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上述城市中人们钟爱的动物,能够称得上真正的“精灵”的是哪些?然后抓住“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这句话中的“传统”、“标志”、“象征”三个关键词辨析文中的相关语句:
  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
  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
  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
  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
  通过讨论认识到,只有旧金山的“海兽”、“海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精灵”,因为旧金山看“海兽”、“海鸟”一直是“传统节目”;上海、昆明的人们有了“钟爱动物”的意识,还没有形成传统;北京人与“大众化鸟类”结为伙伴已成为过去的传统。由此,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舒乙先生写这篇随笔的别样用心。最后让学生再读课题,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学生拟的副标题有:“人类密不可分的伙伴”、“不要成为孤城寡人”、“尊重生命,关爱动物”、“城市的符号”、“共享一片蓝天”、“让我们与狼共舞”……显然这样的标题已渗透了学生对文本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