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逆向设计,让科学导学案走向精致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导学案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能动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渗入科学方法的指导,最终指向学生生活技能和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逆向设计  科学导学案  精致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236-02
  基于徐州市“学进去,讲出来”学讲计划中的导学案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情对教材再加工艺术处理的一份学案,它有助于教师最终的角色定位——“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教育思想中指出,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无处不生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
  在教學《阳光下的影子》时,笔者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科学活动(当时是上午10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用粉笔标注出相同时间段的几位学生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设计了一份学案:(1)根据生活常识及实际测试情况,想一想,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向会变吗?怎么变?影子的长短呢?(2)如果明天你在同一时间,仍在同一地点测量同一个人,他影子的方向、长短变化是否相同,换一个季节呢?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关注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独立个体,会依据自身具备的先前知识对外界刺激物作出理解与判断。当学生遇到的新信息超出自身的理解力时,因其与现有的认知结构差距过大,学生无法对信息做出反应,就会通过忽略刺激的方法重新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打消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以《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为例,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知道了串联和并联的常识,于是本课的导学案从并联和串联入手:(1)动手做:分别做有一个灯泡、二个灯泡、三个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电路。(2)根据自己做的电路画出电路图。(3)检查自己的电路图用了几根导线,再和教室的电灯电路图比较,你认为合适吗?说说理由。
  三、导学案的设计最终激发的是学生能动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兴趣越强烈,由此引发的认识活动也就越有力、越持久。学生的兴趣点找到了,学生就会主动自觉的带着思考和质疑进课堂,而且在小组讨论中愿意与组员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实现“学进去,讲出来”。
  在《制作生态瓶》一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顺势一问“水草和小鱼的数量的增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同学聚拢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谈着他们各自的想法,还有的要回到家里亲自试一试。笔者不适时机的出示了下一课的导学单:记录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水少、草多草少和鱼的数量多和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并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由于预习活动开展得较为充分,课堂就成了孩子们表现的主战场,他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观察所得以及自己的分析。课堂气氛活跃,观点清晰明了。
  四、导学案中应该有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的渗入与指导。
  每个学科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都略有不同。作为科学教师,除了基础性知识与技能的课时导入,还需要系统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学习风格。让学法指导成为固化学法的“奠基石”。对《滑动和滚动》此类教学,笔者导学单设计重点放在了解决课时难点的方法和技巧上:在小车轮子砖与不转的玩弄中,让学生体会到轮子的动与不动不仅改变了轮子的动态,也改变了小车的运动方式,更改变了小车的速度。
  五、导学的最终指向应该是学生生活技能、终身学习素养的提升。
  科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素养。凡有利于科学精神培养的一类教材,笔者往往采用模拟实验来设计学生的导学单,如《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学生利用书本,通过小组合作,让气球像火箭一样运动。孩子在模拟活动中体会发射架如何建立,喷气嘴的方向如何固定,小组的口令如何统一,小组人员如何协调一致的艰辛和成功的不易,感受到航天人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索精神,建立民族自豪感。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精致化的导学案,可以让我们说很少的话,给学生提供一些路径。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9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