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校园慈善文化的培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小露

  [摘要]慈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大学生志愿精神与倡导利他思想为核心的慈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社会转型期间,积极培育以大学生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慈善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校园慈善文化
  [作者简介]黄小露,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172-03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逐渐丰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社会道德伦理问题。人们发现,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精神世界反而空虚了,人际关系淡漠、见死不救等社会道德滑坡乃至人性迷失现象令人困惑。这些社会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功利文化和浮躁思想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形成了功利实用、自私冷漠、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不良品德。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慈善文化,弘扬志愿精神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方。它可以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以志愿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慈善文化内涵
  
  慈善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利他价值观,精髓在于个人对正义、和平和社会福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人们出于慈爱善良之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实质,是大学生基于一定的公共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参与公益活动的奉献精神。前者以博爱、利他思想为核心,后者则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宗旨。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慈善文化、慈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大学生志愿精神是慈善文化的思想基础和践行,它反映了慈善文化的价值取向。
  与普通慈善文化相比,校园慈善文化的内涵体现在:首先。它更突出启蒙性、引导性。社会主义的校园慈善文化对大学生的慈善启蒙教育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同等功效,更侧重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成才意识培养、理想目标确立、感恩情怀、人际关系和谐交往等方面的启蒙和引导作用。其次,以志愿精神为核心内涵。基于大学生的学生角色定位,区别于普通慈善活动的捐款捐物和其他慈善活动,在培养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的表现上,侧重于培育“友爱、互助、参与、奉献”为基本内容的慈善文化内涵,弘扬大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
  
  二、以志愿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慈善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校园慈善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想途径,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市场经济竞争中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追求高度物化的社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利己思想严重,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长期滋长就会使人思想空虚,转而追求物欲,形成好逸恶劳、自私狭隘的人生观和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价值观。不良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种致命伤,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富有爱心、懂得感恩、有责任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不是冷漠、自私、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教育次品。在人心浮躁、功利文化盛行的今天,高校德育承担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大学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终极关怀。终极关怀由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自我完善的人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利、互助的交往;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人与宇宙的浑然一体。实际上,它的具体内涵就是人不仅要关注自身,而且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而且要关注宇宙的发展变化。这与校园慈善志愿文化提倡的友爱、感恩、互助、进步、奉献的理念是吻合的,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慈善启蒙教育,让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慈善文化熏陶和滋润,通过学校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知识,让学生懂得爱心、关怀、利他、感恩等道理。正如美国慈善家洛克菲勒所说:“唯有牺牲奉献的火焰才能炼净心中的自私,且使人类灵魂中的伟大得以释放。”校园慈善文化可以涵养学生的善心,净化心灵,培育他们的慈善利他意识,鼓励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中。会将朴素的慈善感情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成慈善品德和“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慈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所激发出来的做“好事”的行为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扶危济困,而是包括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承担的各种义务性工作。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不仅是感受和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积极思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慈善文化具有明显的德育功效,它具有明显的认识导向和价值引导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精神教育的理想途径。它在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与德育本质是一致的,它可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弘扬慈善精神,参与志愿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社会慈善活动一般分为捐款捐物和参加志愿服务、义工活动等几类。从大学生目前的社会角色定位看,参与志愿服务是最适合大学生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有效途径。因为志愿者活动适合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的特点和性质,富有时代特征,并能满足他们交流情感、希翼社会认同的精神需求,所以志愿服务成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最好方式和载体。志愿服务也使大学生走出校园,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及心理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协调与合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德育的育人空间,它践行了校园慈善文化的内涵,在弘扬慈善精神的同时将政治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全方位地渗透到了志愿服务过程之中,在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心理调适、社会交往能力、人文素养及专业技能的应用等诸多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最后。校园慈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营造“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大学人文慈善环境,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社会和谐需要慈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真善美的表现和追求,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以及个体生命的心灵和谐。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关爱的社会,

对他人慈善行为的“仁爱”文化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人文思想基础。“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校园慈善文化凸显了和谐文化的特征。校园慈善文化立足点和归结点也是和谐,是基于对平等、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施善者在奉献爱心,在赠予利他时收获社会责任认同的快乐,而受施者也在接受别人的奉献中体验温暖和爱心,这个慈善过程就是和谐相融的过程。慈善文化在全社会确立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人际环境,实现个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整合,为社会生活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这个层面看,它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要素。
  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校园慈善文化可以推进校园和谐。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温”、“良”、“恭”、“俭”、“让”、“孝”、“仁”等传统美德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宣传,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慈善文化在广大师生中获得普遍的认同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利他精神,平等互助、凝聚人心、加强沟通、团结力量,共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三、积极培育校园慈善文化,建立完善的志愿者荣誉体系和激励机制
  
  从我国的慈善事业和大学生的志愿活动状况看,造成我国慈善文化缺失和志愿活动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慈善活动保障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在机制保障下培育校园慈善文化。要从精神文化建设、课程、经费、组织机构、奖励机制等方面营造和谐校园下的慈善文化氛围,让志愿精神在校园成熟化与主流化。
  首先,加强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人类生活是需要精神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精神与物质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当前人们过多的看到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很少意识到精神对物质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物质财富的创造与人的主观世界密切相关。当人们的行为受到一种高尚动机支配时、当一个人的工作能够超越现实功利的意义时,他就会产生更长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精神此时起到了凝聚人心、提供动力的作用。很多社会学家、管理者和经济学家等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精神的重要影响作用。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的伦理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人们勤勉工作的敬业精神的形成,而这种群体性的敬业精神带来了德国社会的繁荣、发达、富强。日本山本七平在他的《日本资本主义――日本人为什么忘我地工作》一书则把日本的发展归功于国家发展中的精神力量:“任何职业皆为佛行,人人各守其业即可成佛。”实际上就点明所有工作就是佛行,进行工作本身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满足。这种满足培育出了大批高度敬业精神的劳动者。这两位学者都注意到了在自己国家中的“精神变物质”的问题。
  当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多是需要发挥精神的塑造灵魂、引导行为、升华人性的作用。苏格拉底曾说过:“人应该追求更美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本身。”就是强调精神的力量。缺乏精神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就会畸形。要解决当前大学校园里功利文化盛行、精神文化失落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通过学校慈善文化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个体的教化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素养,让学生从自我达到超我,精神战胜物欲,进而自觉追求人性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贡献和创造。在校园里传播志愿精神,从本质看就是培养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这是一种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关爱精神,是在慈善主义、利他主义精神的感召下,追求更高精神满足的表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就是参与社会的一种进步事业,充分表达了对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的真诚诉求和价值取向。
  其次,大学应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相关的慈善讲座或志愿者服务概要和志愿服务训练的课程,在大学中安排志愿服务的必修学分,开展慈善知识教育,宣传慈善理念,传播慈善精神,在学校形成普遍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慈善意识。
  再次,要把慈善意识上升为慈善行为,应该有专门的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的机构保障,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学校应该鼓励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最后,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奖励机制。志愿者不仅仅是一个服务者,一个奉献者,他们也是有利益追求的,这种追求不是物质利益的诉求而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奖励。大学生在奉献爱心、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得到奉献的满足。要想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必须建立完善的志愿者荣誉体系和激励机制。应该给每个大学生建立完备的志愿者活动档案,参与志愿活动的时数可以折合成课时计算入学生的课程学分;把是否从事志愿活动作为学生评优标准之一。当志愿者活动次数和服务时间积累到一定数量,颁发相应的奖项。如香港地区,针对志愿者制定了规范的《个人会员嘉许准则》和《团体会员嘉许准则》,志愿者全年服务达到50―99小时,颁发铜奖;全年服务达到100~199小时颁发银奖;全年服务达到200~499小时,颁发金奖。在美国每一年都会开一个全国志愿者大会,届时社会名流、政府官员、演艺明星都到会向志愿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志愿者们都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事实证明,但凡志愿服务开展得比较普及的国家和地区,除了有政府的鼓励外,还应该归功于完善的志愿者奖励机制。
  
  [责任编辑:荷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6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