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五认真”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书”这一概念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引导、组织、参与、探讨的一门艺术,是一种师生互动、极富美感,令人身心愉悦的过程。“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更为广义的书,尤其是生活这部大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五认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1-0040-02
  
  耳边常听到语文老师这样的抱怨声:备课抄的胳膊酸;上课讲的嘴巴干;作业改的不耐烦......唉,只怪当初选错了专业,这乏味的语文真够累人,“为语文所累”着实道出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许多语文老师苦恼的心声。细想一下,与其说是为了语文所累,还不如是为自己所累。
   那么素质教育背景下该如何遵循教育规律,落实五认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备足语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备课不充足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效果。
   1、 吃透教材,以本为本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材料,也是激起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吃透教材,以本为本是备语文的前提。首先是基础层次,即全面准确的把握课堂、作者、出处、写作背景,字、词、音、句、文体,写作特点等文本意思,夯实基础,为搭建高楼大厦筹砖备瓦。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即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教材,深挖教材特有的本质,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是超越层次,即跳出文本看文本,从更大的范围来阅读理解运用文本,促使审视文本以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2、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备课不应该是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而应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在埋头备课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导向,以绝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点为目的,把学生牢记心中,“吃透学生”。魏书生曾这样说过:“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合力大于分力之和。”从魏书生这些平常的话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备课是多么的重要。
   3、 捕捉情感,以情感人
   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文教师要有激情,这就要求老师备课要备情感,即要找出文章的情感点。语文课本中所有课文,都从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不仅散文,记叙文是如此,就是议论文、说明文也概莫能外(法布尔的《松树金龟子》等)。
  胸中有情,才能以情感人。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我是带着这样的复杂情感给同学们范读的:既有祖母去世父亲差使交卸的淡淡哀愁,也有父亲在艰难处境下的坚强不屈,更多的是特定背景下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在老师深情的朗读下,同学们感同身受自是能够理解到这一点。在反复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后,个个感概万分,犹如进行了一次人生洗礼,更感悟到了亲情的可贵。
  找准课文及作者的情感点,是教出情感的基础。能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下很快进入角色,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从而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之中,提高课堂效果。
   4、 巧设导语,以新制胜
   要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投入,老师手中必须有一根“引力棒”,把学生牢牢地“吸”过来。在我的备课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导入语这跟引力棒,几乎每上一节课我都会精心准备一个好的导语(更多的老师可能在公开课或特殊场合对这一环节极为讲究,平时为了赶进度,节省时间也就忽略不计)。上课时我时常带着自己的阅读摘录本,必要时就地取材拿出来作为精彩片段给学生欣赏,方便快捷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人格魅力。我坚信:好导语是一节好课的前提,有了好的导语就为以后课程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备课是上课前的一种准备和设想,需要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但备课不必太注重形式,备课可以写成完整的教案,也可以在教科书上批注,在资料上添加,甚至什么都可以不写,做到“心中有教材。腹中有学生,胸中有情感,手中有引力”即可。
  二、上活语文课
   1、师生和谐,激活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轻松的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当学生在课堂上分心厌学,违反纪律时教师万不可把情绪带到教学中影响其他学生,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而要有一片宽容心,一份忍耐心,一颗冷静心。让语文课堂上始终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的神采飞扬,学生学的兴致高涨。
  2、设疑巧问,激活学生思维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课堂提问是双向的,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决语文教学问题,有利于语文的再创造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首先问题的设置要有必要性,要符合教学目标,而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拘泥于形式,问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或本身就不存在解疑必要的“行不行”“好不好”“对不对”等形式问题。
  其次要考虑到问题难度的适中性。问题的设置可本着“学生跳一跳,摘得着”的原则,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一顾,犹如白开水,淡而无味,激活不了大脑皮层细胞,甚至会有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起哄现象:过于深奥,容易造成冷场,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拍,你问你的,我想我的,达不到教学效果。
  最后要注意发问方式的灵活性。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旨再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既要从同一角度设置几个相似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统一思维方式思考,以达到知识内化及迁移的目的,又要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和回答。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索其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
  3、强化朗读,提高课堂效果
  朗读是语文课堂上的一把金钥匙,它能激活学生的理性思维,活化学生的情绪智力。语文知识是学生读会、品会的,而不是教师滔滔不绝讲会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朗读,对于一些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诗文,坚持以读代讲,边读边赏,边读边悟,以读解文。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4、注重积累,丰富语文素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只只口径大小不一的水瓶,那么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个装满水的水桶,最好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神奇聚水桶。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注水”的过程,只有源源不断的注入,才有可能使那些“小口瓶”,“歪瓶颈”得以蓄水。如果语文教师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教参》、《拓展》、《同步》等仅有的几本参考教材上的知识来应对学生,那就是杯水车薪了。
  契诃夫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乏味,毫无创造;而优秀的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道菜谱,他也能念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因此,要把语文课教活,教师本身就要有一眼长流长青的甘泉,要不断提高,丰富语文素养。

   三、 评实语文课
  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点评一堂好课是: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有生成性-丰实、呈现常态-平实、有待完善-真实。说句大实话,尽善尽美的课是不存在的,具有鲜明个性,有亮点的,深受学生喜爱,让学生获益的课既是好课。
  由于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因此评估的标准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分析教材不应仅局限于某一课时,而应从整个单元着手,自然过渡到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且注意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本单元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对本节课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还要根据新《课标》和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提炼教学目标之前,一定要吃透教材。
   2、 对教材的理解的正确性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而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教材的正确理解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正确理解才是反映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再好的语文课若出现原则性的语文错误只能是一件莫大的憾事了。当然口误不同于错误,错误不同于争议。
   3、 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地活动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这一环节体现教师的语言艺术、启发诱导的艺术及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等相关艺术。具体表现为:表达是否得体,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课上是否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否善于点拨、相机诱导;是否善于使用智慧的启迪,使学生精神振奋有学习动力;教学过程的多样化思维和认知方式,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使之不仅重视教学结论,更要重视教学过程。
   四、 作业的布置及批改
   课前预习作业、课堂的基础作业和课后的巩固性作业三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课题的熟记,小节的标注,字词障碍的扫除,课文的阅读,课后习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学,至于预习效果,教师可通过课堂上几个小问题的设置来检验,而且必须把发问的对象集中在班中那几个调皮怕学不自觉地“学困生”身上,长时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训练,预习习惯的督促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大大增强和提高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决不替代,学生不会的,教师应努力教会,解放自我,适应时代需要,摆脱困扰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让“语文五认真”这朵艺术之花开得更美更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