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认真研究课标?深入挖掘教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得出备好课尤为重要,备课就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备课能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条件,是全面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材 化学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科课程的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及其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每一位化学老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反复阅读和琢磨,熟知化学课程的理念、性质、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等,铭记在心,备课时才能运用自如。所以:
  1.每学期开始时,要集中熟悉本册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
  2.在每一单元开始时,更要集中熟悉本单元的课标要求,对本单元的课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3.对于单元中的每一节,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本节的的三维课程目标,其次,还要明确本节的重难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
  二、深入挖掘教材
  1.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应该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反复通读全套教材,了解整套教材的整体结构,分清重点单元、章节和各个章节的重难点及各章节之间内在联系,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要有自己的解读和思考,成为使用教材的创造者。[1]
  2.利用教师教学用书,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教师教学用书对教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提出了教学的实施建议,还提供了一些同步的课外阅读知识。
  (2)通过教师教学用书,还可以了解原来学生已经有了哪些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认识水平,采用怎样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掌握等。
  (3)通过教师教学用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什么,只有研究透了教材设计的意图,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对相关内容的处理方式。
  利用教学用书深透研读教材,对教材了如指掌,才能使课堂教学胸有成竹、灵活自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地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实例,学生接受知识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就越少,更有利于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少时高效,所以备课时认真学习教师教学用书,可以避免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3.利用教辅资料,把握习题方向和考试动向。备课时,要尽可能多的去做与本单元、本章节有关的练习题,特别是近五年的中考题,通过做题,能有效把握住习题的方向和考试的动向,能大大增强讲课时的预见性和实战性,对课本上的一些关键词才会特别关注特别强调,才会避免讲完课学生不会做题的尴尬局面!比如: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中,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通过做题,我们会发现该部分需要学生掌握: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是根据沸点不同、(2)是物理变化、(3)氮气的沸点最低,氮气先跑出来。抓住这三个考点,运用多媒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该过程:宏观上该过程是状态发生的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从微观上来看,该过程只是分子间隔发生的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所以是物理变化,就给学生讲透彻讲明白了。
  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1.以人为本就是要了解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要因材施教。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状态、认识能力,了解他们已掌握的知识范畴和技能质量,预知他们接受知识会有什么困难,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预测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将采取什么态度,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要预想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产生什么问题。针对学生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具体教学方案,并恰当运用,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在他们各自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如果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只考虑自己怎样传授教材内容,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那么,即使吃透教材,有了一个精心设计方案,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衡量教师教的最终效果,不是只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
  2.教学要有科学、合理的深度和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皆可有收获。拿课堂提问来说,有人用学生摘苹果作了三个生动比喻,第一种学生站在地上就摘着了苹果,第二种学生跳起来也摘不着苹果,第三种学生跳起来摘着了苹果。教师如果能做到,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目的,那便是艺术的提问。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太容易而缺乏探究的兴趣,问题设置没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就难有提高。因此,只有了解了学生,才可能因材施教,才是恰当的教学。
  四、教法科学,事半功倍
  备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思考怎样用最简单、最明了的方法将知识讲通、讲透,引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理解、接受、吃透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无论采用那种教法都应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在备教学方法时,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无定法,同一教学活动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效果更好,要通过实践验证,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法,都要从实际出发,以教材、教情、学情、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总之,备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我们应在备课上有一种全新的视角,有更多的涉猎,更厚的积淀,更多的思考,更妙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冰.成才视角下的初中化学备课策略[J].成才之路,2014(1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