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小学数学教学演练巩固深化策略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51-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功体验之后,进一步趁热打铁,给出一些基础习而不重实质。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以下就合作交流策略的相关方面进行论述。
  
   一、灵活分组。加强指导与调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分组的策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小组人员搭配的基本原则。在划分异质学生小组之前,我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学生的气质特点、性格、兴趣、意志品质等多方面进行测查,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学生基本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后,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定期重组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及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师也可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在组间交流阶段,教师要适时点拨,或进一步设疑问难,激起学生的争论,开拓思维的创意。如过去应用题的教学通常离不开“精讲多练”模式,掌握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后,就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式。譬如,教师给出条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已拟定问题,再想办法加以解决;有时是教师出示问题,让小组成员补充合适的条件,这样的教学与学习使课堂充满了创意。在练习评议阶段,教师应设计好有层次、有坡度、有趣味的练习材料,组织小组成员自练互评,对于共性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组间交流,进一步发展和拓宽学生的思维。
  
  二、倡导友善互助、对集体负责
  
  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本质,将学习差异较大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关心帮助他人。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习对集体负责,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不能有消极等待或依赖小组其他成员的心态。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尽可能避免“学困生跟着优等生转”的现象。可以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织全组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动手操作、开展讨论、最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书写快的学生可兼作记录员,由他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结论、疑难问题、解决过程等记录下来;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担任汇报员,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思维敏捷的学生可以担任辩论员,重点负责小组之间的讨论等等。
  
  三、训练学生交流讨论技巧
  
  只有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抓住要领,才有可能从容题和延伸习题,让学生练习、思考,这种练习、思考是对已知信息的巩固和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通过思考可能提出新问题或获得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使思维得到巩固又不局限于即定的理解和某一固定的模式,从而可以使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这一教学策略也充分展示了探究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实践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这一探索真理的唯一正确途径,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处于动态学习之中,体现了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探究教学理念。但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如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特从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调控两方面来分析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课堂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练习。
  1、课堂练习的设计策略
  要使课堂练习真正起作用,首先要摒除一些已经出现的不良倾向。一些教师为图省事,往往过于依赖书本,所有的练习来自于书本且不加选择。其实,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应该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地设计练习,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练起来才会更省时更有成效。为了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让学生通过练习成功地达到学会知识或技能的目标,并发展思维,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练习设计的基本策略。
  2、课堂练习的调控策略
  练习次数的多少不会完全决定练习的效果,因此,课堂中应避免机械地重复练习,教师在掌握了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之后,还应在练习过程中加入调节的手段,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监控学生练习。教师的监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室中巡视,向练习中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二是定期扫视练习中的学生,以使学生专心学习。评定学生的练习结果,并指出差错及成因。只有了解到练习结果,学生受到反馈的强化,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不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学生就不能及时进行检验或调节,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对待。如果教师不仅指出了学生的错误,而且还帮助学生找出了导致错误的原因,这对练习效果的提高是很有利的。通过使学生从对错误的认识中得到改进,是教师开展练习指导的又一策略。
  
  四、结 论
  
  师生要建立起独立练习的常规。在课堂练习中,教师难以同时监控所有学生的专心程度和完成情况,这时,是否有独立练习的一般常规成为关系教学能否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所以,一方面师生要建立关于独立练习的基本观念性常规(如认识独立练习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独立练习时的有关程序安排的常规(如练习进程中怎样做、学生怎样得到教师的帮助等)。师生按照共同的常规进行练习,必然会提高练习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