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对绘画表现性的误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绘画作品的误读虽然不是只存在于表现性绘画中,但是由于人们长期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念导致在解读表现主义绘画时候更容易误读,本文从绘画的形式语言方面分析梵高作品的形式。解读误读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梵高 表现性绘画 误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40-01
  
   《雅典学院》是一幅不朽的杰作,它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作品,也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它就是由和谐的安排、巧妙的透视、清晰精确的比例描绘出来的一座庄严宏伟的建筑物。在这个作品中透视规律的发现允许艺术家表现完美的理性与和谐的审美体验。可以说,文艺女神的美与智慧女神的真在艺术的表达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它也为绘画艺术订立了评判和审美的标准----绘画艺术要表现和谐的客观美。也正是这一标准的确立使绘画走上了一条充分展现客观显示美的艺术道路。
   一九七八年,在伦敦拍卖会上,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引发了中国人研究梵高热,梵高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也吸引着众多的艺术爱好者。
   梵高的绘画吸收了印象派的用色技法和色彩知识,在他的绘画中强调笔触在画面上的作用,色彩运用冷暖对比的强烈效果,一反印象派画面效果的轻巧处理,特意处理的笨拙、艰涩,突出绘画的笔触、色彩,使作品更具有绘画性。为绘画艺术开辟出一条表现艺术家主观认识的新路,而成为表现性的杰作。但是,我们好多人往往停留在对艺术家人格精神性来分析作品,使人产生天才就是天才,他的语言无法复制的玄学之中。就很难进入西方绘画的形式感做深入的理性分析,从而导致对西方近现代绘画的误读。
   对于表现性绘画误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艺术美学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能看懂中国的大写意画是中国绘画技法、绘画语言的表现,就其根本,也是它的形式感、形式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主要讲究的是意境美,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常以意境美取悦于人。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否认意境对艺术的影响,但是理解现代西方绘画的时候,决不能将它与中国绘画艺术等量齐观,西方绘画更加重视作品形式因素,不从形式因素去分析和理解西方绘画,会导致我们如坠云雾,陷入玄而又玄的模糊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现代艺术发生一百多年以后,我们依然无法欣赏和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原因。我们能够理解林风眠、能够理解吴冠中的油画作品,是因为这两位艺术家组织起自己的绘画语言的近、现代画家。但是他们的绘画语言因为是直接挪用中国画语言,具有本民族艺术特征,我们对他们的绘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他们依然在用我们本民族自己的语言(只不过选用了西方的媒介材料),究其绘画的语言依然是中国的。这也导致我们学习西方绘画切入点的困难,大师得不可重复性导致对于西方的绘画学习和借鉴仅止于对古典传统的借鉴和翻版。
   2、对艺术家不平凡的经历的过分崇拜。人们发现,大师级人物的确都具有不平凡的经历,再加上文学处理会给读者造成苦难也变光环的幻觉。潜意识对画家发生了极大的促动作用,是画家心理过程中的根源。但是,我们决不能夸大潜意识的作用,以为只有疯子才可能创作出杰作,才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其实,塞尚、毕加索就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并不是疯子,相反,塞尚是一个木讷内向的几乎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人。
   3、中西文化差异导致对作品的不理解。我们无法从绘画的形式上去分析西方绘画,而形式的意义则是西方绘画史发展的内核。中国绘画也讲究笔墨情趣,但更讲究艺术家天人合一的意境美。而西方绘画则更加重视绘画的形式自身的美感因素,自律性是西方文化的特点,它讲究一切规律从本体出发研究的本体论以及具有排他性的一元论。表现主义绘画在发掘绘画形式感的时候传达出艺术家自身的人生,在这一点上与中国人审美情趣不谋而合,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但绝不能因此疏忽对于形式感的研究。
   4、对绘画风格的片面认识导致对作品的误读。其实纵观西方绘画史,就是一部对于绘画形式的探索史,浪漫主义解放了想象力,印象派发现了笔触和光线,以及即兴绘画后印象派强调了主观表现,新印象派把印象派的色彩和笔触发展到极致,现代绘画之父则对绘画的形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立体主义对塞尚的初探进一步完善,这一历史是以对于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索和发现的逐步深入。自印象派以来,在逐步对于绘画客观性的消解中,艺术作品中越来越凸显出艺术家的主观性,梵高的出现完全是在这一历史规律之中的事,是具有产生的必然性的,这是西方艺术的发展趋势。
   只有充分学习了西方绘画的语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刘小东和忻东旺是两位从油画的本体入手,充分学习油画语言的丰富性,并在对油画语言、语汇、语法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个人风格的艺术家的典型,他们确实了解了西方的绘画语言,并且将西方的绘画与语言转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中国的油画,因此,他们的绘画作品具有明显的西方特色,同时也具有现代性。也是对西方绘画学习和借鉴较为成功的例子,二人的不同点在于忻东旺将西方的色彩知识与中国绘画的写意用笔结合起来,刘小东则直接运用西方的绘画语言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参考文献:
  [1]《艺术 科学 真理》李建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作者:余秋雨 2005年07月
  [3]《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李倍雷著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年1月
  [4]《艺术和人文》美 F 大卫 马丁 李 A 雅各布斯著 包慧怡 黄少婷译
  [5]《西方20世纪美术》易英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6]《中西艺术导论》肖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