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绘画心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这个个性时代,美术教育应符合儿童的绘画心理,这样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助于教育者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更全面地解读儿童的心灵世界,从而制定出与儿童心理发展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摆正儿童绘画过程中的心理与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师生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儿童绘画;绘画心理;独特
美术,是一门展现自我的学科,绘画,是其中一种表达自我的直接方式,相对其他而言,更能直观表达画者的心理和性格走向。作为一名美术教育者,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新能力,还应该实际地运用绘画心理展现,读懂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发展更为完善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儿童绘画心理发展
绘画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表达体现,兴趣是儿童的内在学习驱动。在最初的状态中,儿童感到快乐的不是最终的画面效果,而是自由挥洒,身随心动的自由状态下流露于纸上的痕迹,随着愉悦的“自我发现”的感受过程,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所以,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就像游戏,在欢乐轻松下展现自我的游戏,它可以启迪儿童的心智和情感,通过研究绘画心理发展,能较直观地获取儿童心理发展历程。儿童绘画是艺术世界的一个独特形式,它能够直接反映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儿童依靠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情感。儿童绘画的独特性:单纯、烂漫、创新、勇敢、真挚,画画时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成人世界的条框,因而显得质朴、梦幻甚至夸张神奇。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洛恩费得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分为:1.涂鸦期(最初的自我表现 2-4岁),涂鸦是从眼睛观看到手部动作协调的一种形式,反映其身心状态。这个时期的儿童绘画,是儿童诞生以来,对世界最直观的表现,笔者曾经在培训机构,给3-4岁的孩子上美术课,由于年龄限制,发现无论用何种方式给孩子们输入美术知识,都无用,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笔者读懂了他们对这个素未谋面的世界的感觉。
2.样式化前期(最初的再现 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简单表达,在对世界探寻中寻找新的意识观念,因而经常性更改象征符号。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在一定时间跨度的绘画中,特别是对某一种事物,都有新的表现,比如,学前班的小林,在近段时间的纸上,都有一只只有形状和触角的蝴蝶,过了一段时间后,蝴蝶里面出现了纹样,简单几条曲线,却是让她如此的惊喜。
3.样式化前期(成立形态概念 7-9岁,二到四年级)这个阶段,儿童终于展现出使自己欣然接受的象征符号。这个阶段里,学校的团体美术教育更能体现该阶段的状态,儿童开始加强跟身边事物的联系,力图把自己所观察到全数描绘出来,经过一番描绘后,脸上会呈现愉悦的笑容,美术教师会发现,儿童都会蜂拥而至,瞪着期待的眼睛,拿着自己的绘画成品给你点评。
4.写实倾向的萌芽(9-12岁,四到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儿童学着去探索自己和身边事物的联系,有了自己的观察后,他们学着留意身边事物的微妙变化。此阶段的儿童开始抵触之前阶段的幼稚观念,追求形象真实,但也是比较脆弱的心理时期。
二、儿童绘画中体现的儿童心理和美育方式
要了解儿童绘画中的儿童心理,首先要清楚知道儿童绘画以及它的独特味道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生硬再现,也不是成人世界中的透视、构图、配色等理论知识的内化。尤其是涂鸦期和样式期的儿童绘画中所表现的特别绘画语言,那是每个独特儿童通过自己的感官探索世界的活动。绘画体现的是儿童的喜怒哀乐,儿童把自己的情感画在纸上。因此,绘画与心理发展是相通的,教育者需要通过儿童的绘画过程和成品的表现形式,细心解读儿童的心理世界、性格方向和精神状态。解读时,我们需要从美术绘画的基本元素入手:色彩、线条、构图和画面主题,通过分析几大元素,就可读懂儿童当时的内心状态和作品表达的情感。
实例1:二年级的某女生作品多是以深紫、棕色、黑色、深蓝等冷颜色,并且画面布局凌乱,线条多是交错复杂,与其他的同班同学有很大区别,美术老师与其交谈后发现,这个女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过于倔强,可能是因为有一头天生黑硬卷的头发,经常深受同班同学的嘲笑,因此心中烦闷不已,在班上稍显孤僻,所幸家庭给予其一定的关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只在绘画中发泄。在美术老师的调节下,班上同学对其态度变为柔软,老师点评她的作品:“孩子,你的作品十分独特,就像你的头发一样特别,老师很喜欢你的风格,这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独特的你了,如果你能够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绪,静下心来处理画面上的主角和配角关系,你会更加优秀。”经过老师的肯定后,该位女生的画风有所转变,虽仍以深冷颜色为主,但较之前整洁许多,上色均匀,没有了凌乱之气,在班上也变得自信活泼。
实例2:四年级的某男生,单亲家庭,母亲极其严厉,深信“棍棒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每次主题绘画,他的作品上均以三角形屋顶的房子为主,房子门前面是一条小道,小道旁边有几朵为数不多的花。美术老师多次建议后,该学生依旧喜欢这样作画,说明他内心渴望完整有爱温暖的家庭,希望可以获得家人、老师、同学的关爱,但在美术绘画心理上来说,画面上多有尖角出现的画者性格必是偏激倔强,长此已久会有自虐或者伤害他人的倾向。这种类型的儿童,平时父母应注意多陪伴,帶他外出游玩,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鼓励与肯定,少责骂。
教育工作者在解读绘画作品表面呈现外,更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当结合儿童的年龄阶段、生活学习环境和其他综合因素分析,切勿仅依靠美术绘画的表面因素过份挖掘解释。有时候成人感觉出来的哀伤和冷酷,可能只因为控制线条和工具的能力不足,暂时没能熟练运用各种绘画材料,如铅笔、油画棒、彩铅等;而选用的颜色比较有情感倾向,可能只因为针对所画的主题和当时的小情绪,还有平时作画习惯的影响。不管是家长、美术教育工作者还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科目教育者,也应该多关注儿童绘画中所表现的心理、情感体现,家长可根据其感受适度调整家庭教方式,美术教师可根据其状态进行美术教育活动,主科老师亦可尝试更换一种了解儿童的方法,调整教学方法。但同时要注意,不是每一幅儿童作品都富含意思,不是每一种象征符号都要看,毕竟对于大部分儿童来说,都是现实世界的再现,更多的是儿童的愉悦感受,对世界探索的一种语言。只有对于比较特别的儿童,才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寻找心理发展信息。 三、符合儿童绘画心理的美术教学
与其说我们在研究如何让学生画好画,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不如说是在研究教师和儿童、儿童与自己的联系。不管是探索儿童绘画教学方式还是研究绘画心理发展,教育研究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儿童能够更好地得到高质量的美术教育,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平时课堂上,笔者有几点教学方式供大家参考:1.设问:课堂的设问在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正确的设问可以让学生打开思路,再加上自我的呈现,出来的答案必定是丰富多彩,不是千篇一律的“是”“喜欢”“好”。如,在自定课程二年级《春节到》中,笔者问:“老师好想知道你们这个年过得怎么样,都发生了些什么好玩的趣事?”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眉飞色舞地跟老师和学生分享趣事,分享过后,结合老师教的构图知识,尽管一些事物还没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但每个学生的画面都洋溢着不一样的年味。
2.个别辅导:学生独自作画时,老师可来到他身旁,蹲下来,留意一下每位学生的作画习惯,在根据其独特性进行辅导,先和他以朋友形式聊天,了解他希望可以表达出什么,然后再提出老师自己的建议。这样的辅导模式,同样可以诞生出多种多样的的绘画风格。
3.点评:每节课快结束,老师可以有序安排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点评。如,第一组的学生可以把作品交给第二组相对应的同学手上,由第二组的同学隔着一段距离举起作品第一组的学生可通过第三者的角度远距离欣赏自己的作品,这样做的好处是,旁观者清,更能看出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同时也可与其他同学对比,学习别人好的方法。如,六年級的《素描》课程中,初涉造型艺术的高年级学生还需要多观察,于是在球体临摹结束后,老师让他们放置远处,嘘声一片,因为他们都感觉到了跟自己作画时不一样的观感。于是,默默地拿回作品调整。
如今个性时代,每一种独特的个性都希望得到肯定和传承,但时代在发展,每种个性都有特别的存在价值和强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在教育上尊重儿童,尊重阶段的独特性,特别是独具个性的表达形式。美术教师应该在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符合他们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的美术指引,需要善于走进并尊重儿童那单纯又丰富的精神心灵世界,正处于情感薄弱时期的他们,所看到的事物都跟成人世界是不一样的,却正是因为这样,儿童绘画才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如毕加索,一生都希望自己像孩子那样作画,于是创造出影响深远的艺术杰作。美术教师还应该多关注,适当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心灵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多问问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要充分考虑儿童和自身绘画的心理沟通,才能制作出更适合儿童的高效美术教育。
四、结语
儿童绘画具有独特性和发展性,人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它们。作为一种创造性教育,教育者都应当重视其作用,切勿照本宣科,刻板教育,要遵循儿童绘画心理发展规律,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探索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挖掘儿童无限的智慧并使其产生更多的可能,为未来新时代培养具备更完善人格素养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美)洛恩菲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杨景芝.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3]克莱尔·格罗姆.心理学家看儿童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