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丙烯酸聚合物水分散体包衣滴丸的释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丙烯酸树脂的乙醇溶液进行滴丸包衣时,常因为基质溶解而造成减重。本实验采用丙烯酸树脂的水分散体进行包衣,在同样条件下,滴丸增重明显好于乙醇溶液,平均增重48.26%。同时对其释放度进行检测,酸中释放度2小时为10%左右,缓冲液中40分钟内释放基本完全,符合药典相关规定。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 滴丸 pH依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20-02
  
  丙烯酸聚合物是pH依赖型结肠靶向材料,种类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等。这些材料分子内含有羧基,在酸中不解离,因此不溶于酸,能溶于pH7.4的缓冲液。生产中常用其乙醇溶液作为片剂、滴丸剂的薄膜包衣材料。但滴丸基质多采用PEG系列材料,在乙醇中有一定溶解从而造成减重。使用水分散体包衣可以避免这一缺点。本研究以乙醇包衣液和水分散体包衣液为材料,对滴丸进行包衣[5],并对其释放效果做进一步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滴丸的的选择
  使用自制的甲硝唑PEG4000基质滴丸为包衣对象,药物-基质比为1:4。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甲硝唑性质稳定,不易受包衣条件的影响而影响含量;另一方面甲硝唑在277nm处吸收相当明显,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制备的滴丸平均质量0.0295g,载药量0.0059g,最大偏差6.44%,符合国家药典的相关规定。
  1.2包衣液
  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包衣液,以期进行对比。
  1.2.1 乙醇溶液
  称取丙烯酸树脂S-100粉末0.600g,PEG6000 0.060g。用量筒量取95%乙醇12.5mL(约10g),倒入小烧杯中。将S-100和PEG6000一点点加入,并不断搅拌,同时将烧杯置于热水中加热,以加速其溶解。待溶质全部溶解后,加入少量滑石粉,搅匀制成混悬液,备用。
  1.2.2水分散体
  实验中采用的水分散体为德国Ludwigshafen公司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分散体包衣液。为防止混悬液凝聚,在水中还加入了少量表面活性剂Tween-80。不过这样使得水分散体在使用时,有时会产生气泡。
  2实验过程与结果
  2.1 包衣参数的选择
  为产生对比效果,两种包衣液采用相同的包衣条件。
  包衣锅转速与倾角:包衣倾角为40°,转速为60 r/min,滴丸能够充分翻转。
  进风温度和进风流量:控制进风温度在35℃,进风流量适宜,这样既能保证包衣液溶剂的及时挥发,便于成膜,又能保证滴丸在包衣过程中不会受热变形。
  雾化压力:雾化压力为1.5 kg/cm时,喷出的液滴大小合适,所得包衣滴丸表面均匀。
  喷雾流速:根据预试情况,将喷液流速定为12 mL/min・kg。
  2.2 滴丸增重检测
  滴丸包衣前后的称重结果见表2-1
  表2-1 包衣滴丸的增重
  Tab.2-1 The weight addition of coated drop pills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醇溶液包衣的滴丸增重明显过低,应该是包衣过程中仍有部分基质溶解的缘故。相比之下,水分散体包衣滴丸增重较为合理。
  2.3释放度
  包衣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结肠定位的效果,因此对水分散体包衣后的滴丸进行释放度检测。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具体的操作按照国家药典2005版附录X D 释放度测定法中的第二法进行,检测包衣滴丸的酸中释放量和pH7.4缓冲液释放量。
  2.3.1酸中释放量
  先以甲硝唑纯品制成浓度为0.016 mg/mL的标准液。测量其吸收并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数据见下。
  表2-2 酸中标准曲线数据
  Tab.2-2 The data of specification curve in acid
  图2-1 酸中标准曲线图
  Fig.2-1 Specification curve in acid
  向溶出仪的水槽加入蒸馏水直到刻度,调节恒温温度为37.0℃,搅拌桨转速65转/min。用量筒量取pH=1.0的稀盐酸125 mL,加入到250 mL的溶出杯中。待温度恒定后,将一粒滴丸投入溶出杯中,同时开动搅拌桨。每隔2min,用注射器吸取3~4 mL溶液,迅速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样品。
  用移液管吸取2 mL样品,加入4 mL稀盐酸稀释。摇匀后,在277nm下测量吸收。
  实验的结果见表4-2。将测得的吸光度数值代入式中计算释放度,并作图。
  表2-3 水分散体包衣滴丸吸光度数据
  Tab.4-5 The absorption data of the coated drop pills used water dispersion
  图2-2 包衣滴丸的酸中释放曲线图
  Fig.2-2 The release curve of the coated drop pills in acid
  考虑到包衣材料存在微弱的吸收(实测结果为1.5%~2%),因此实验结果满足药典酸中释放量2小时不大于10%的要求。
  2.3.2缓冲液释放量
  实验方法同酸中检测法。但因甲硝唑在pH=7.4的条件下,吸光度降为pH=1.0时的40%左右。因此在取样检测时,不需要用缓冲液来稀释。标准液浓度为0.030 mg/mL。
  同时,由于实验取样点相对较多,溶剂减少的效应必须考虑。因此应加大溶剂的用量,来减小相对误差。实验中采用1000 mL的溶出杯,加入600 mL的试剂。每次检测时,同时投放3粒包衣滴丸。这样释放100%时,溶液中甲硝唑的浓度应与标准液相同。
  标准曲线数据略,释放数据见下。
  表2-4 pH7.4缓冲液中释放结果
  Tab.2-4 The result of the drug release in the pH7.4 buffer
  释放的结果与预期基本一致,在40min时释放已经略高于100%,药物完全释放,达到了药典规定的相关要求。释放曲线图见图2-3。
  图2-3 pH7.4缓冲液中释放曲线图
  Fig.2-3 The release curves in the pH7.4 buffer
  3.讨论
  生产中应用Eu-S100乙醇溶液的情况较多,但在滴丸包衣中,因为PEG基质会被包衣液溶解,所以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在本实验的工艺参数下,乙醇溶液包衣滴丸不能满足要求。若对参数进行调整,如升高温度、增加包衣液浓度等,又需要考虑随之而来的滴丸熔融变形、粘连等现象。相比之下,在同样的包衣工艺参数下,丙烯酸树脂的水分散体包衣液性能良好,增重明显,释放度也完全符合要求,性能完全优于乙醇溶液。因此,在滴丸包衣中,采用水分散体包衣液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Lamprecht A,Schafer U,Lehr CM.Size-dependent bioadhesion of micro-and nanoparticulate carriers to the inflamed colonic mucosa,Pharm Res[J]. 2001,18(6):788.
  [2] 管海燕,黄华,缓释滴丸剂研制新进展,中国药业[J].2007,16(20): 25-26
  [3] 王霄,金青,赵文英,辅料在结肠靶向制剂中的应用,农垦医学[J].2005,27(6): 463-466
  [4] Sangalli ME,Maroni A,Zema I,et a1.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an oral system for time and/or site-specific drug delivery[J].J Control Release,2001,73(1):103
  [5] 江少平,韩珂,吴传斌,药物制剂中薄膜包衣微丸的研究与应用,药学进展[J].2008,32(2): 76-81
  [6] 何军红,马光峰,甲硝唑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山东医药工业[J].2001,20(5): 7-8
  [7] 盛春梁,王洪香, 刘俊国,薄膜包衣技术及应用,食品与药品[J]. 2007,9(8):36-3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第二部,附录74-75
  [9] 张光洁,王大林,刘明孙等,药用辅料应用技术,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16-3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5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