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成分,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
  【关键词】:备课 示范 操作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102-01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因此《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成分,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的特征,在平时训练中应力求直观、通俗。下面谈几点自己的观点:
  一、周密备课,认真设计学生语言训练的机会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比如:说图意,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操作过程等。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情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在备课时要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说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方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说,如:我在教学第一册“9加几”时,在引导学生明确算理、算法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说怎样计算“9+2”,可分三个层次训练。
  第一层:根据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语言模式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让学生观察,教师边演示、边叙述:(盒里共有10个小格,盒里有9个皮球,盒外有2个皮球)计算9+2,先把2分成1和1,1和(格子里的)9凑成10,10再加(格子外面的)1得11。接着让学生学着老师说法,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找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互相说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不完整,可由同桌或老师一起说。然后学生自己说。
  第二层:教师根据学生形象的思维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思维图式:如学生看着思维图式,完整地叙述计算,是学生由详尽的思维活动逐渐地过渡到简缩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结果都一样,但学生思考的途径、表述不同,其中,自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层: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到“9+2”就能说出得数和计算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的和情感的结合。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心理的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通过以上由具体的抽象,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训练,既让儿童的数学语言逐步形成,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手脑结合,注重亲身操作,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思维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一外部活动,手脑结合,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学生通过操作行动,丰富了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不断得到发展。
  我通过学生合作制作钟面、说钟面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借此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语言表达、大脑思维、直观感觉等情况,有利于教学时针对性更强,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四、允许提出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贯彻落实“三个允许”思想即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于老师的意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以此锻炼学生思维。
  在教学十几减九时,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两种基本算法(想加算减、破十法)。并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十几减九”。例如利用课件的动态优势,显示学生投圈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投圈的游戏中思考“14-9”的算法并说思维过程。又如在教学“12-9”时,设计两种颜色(10朵红花、2朵黄花)的花朵,让学生思考从12中去掉9应怎么办?同桌互相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当我准备总结时,突然有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举手,我示意他回答,他说我是这样想的,“因为个位上的数2不够减,我就把9倒过来减9-2=7,再用10减7等于3,因此12-9=3”。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炸弹”抛了出来,我被他这种想法给瞢住了,同学们也议论纷纷。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我没有想到的,冷静、仔细思考后,我不担没有批评同学,而且高度评价他出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勇气和独特的解题方法,并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是合理的,而且还有很强的独创性。
  同时,教学中也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要发挥智慧和潜能。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息主参与实践,兴旺发达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也使学生体验到尝试动手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
  总之,小学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水平,不断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5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