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为何爱打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卫东

  美国自建国以来共动用军队两百多次,由美国发动或参加过的主要战争有59次,二战之后的共55次。人们较熟悉的包括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1961年的猪湾登陆、越南战争,1985年入侵格林纳达、1986年空袭利比亚、1989年出兵巴拿马、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5年索马里军事行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以及至今仍酣战不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近半个世纪里,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斗志旺盛”,难怪世人会得出“美国喜欢打仗”的结论。
  美国为何会如此“好斗”?这必须从传统与现实两方面去寻找原因。
  美国具有根基深厚的尚武传统。当年,欧洲移民踏上美洲大陆时,随身携带的就是斧头与步枪,靠着这两件法宝征服自然,消灭对手,不仅培育出美国民众对于枪支的依依深情,也在其头脑中播下了“武力说了算”的种子。他们依靠发起反对宗主国英国的战争而立国,又相继用武力征服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夏威夷人,并战胜了西班牙人,扩大了版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战争已非解决现实冲突的首选,于是,好莱坞大片又把矛头指向了外星人。美国的尚武精神就这样植根于文化中,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美国例外论”和“天赋使命论”,也赋予美国对外用兵的思想动力。很多美国人认为,自己的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皇权统治、政教合一、共产主义,在许多美国政客眼中都是异端邪说。为了消灭这些“异类”,让自己推崇的体制一统天下,即使动武也在所不惜。美国发动越战,就是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链式反应。世人普遍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为石油而战,其实,“在中东百年不变的神权国家群里推广民主”,在布什政府的决策依据中占了很大分量。
  美国的国家实力为其开战提供了坚实后盾。首先,美国打得起仗,其经济规模巨大,发动战争不仅不会像小国那样入不敷出,战争红利还能刺激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即使像伊拉克战争这样的“泥潭战”,对美国经济的实际影响有限;其次,美国的科技发达、武器先进,因战争导致的自身人员伤亡,往往只有对手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所以,政府作出开战决定时,无需顾虑太多;最后,美国总是把战场放在别国领土上,本土免受战火之灾,战争的损失轻微,打仗的相对成本不高。
  当然,美国对外发动战争,主要是受到利益的驱动:攫取资源(比如石油)、占据地缘优势、开拓市场,等等。另外,美国通过发动战争,把别国变成美国新武器的试验场和美军的练兵场,从而使美军通过不断的实战,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并取得战斗经验。
  美国国内难道没有反对发动战争的力量?当然有。只是,美国的政治结构和官僚体系无法有效遏止战争。美国的政治体制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但在涉及到外交决策尤其是重大突发危机时,由于各部门掌握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对外树立核心领袖形象的需要,行政尤其是总统的权力会在无形中扩大,制衡机制往往失灵。比如,美国进行的诸多战争中,真正按宪法规定由国会宣战的只有六次,其他都是总统主导。美国利益集团林立,军工集团尤其实力雄厚。军方与军火商组成的军工复合体,历来主张对外强硬,以便谋取自身利益。一旦保守派、强硬派或极端民族主义者当政,他们之间很容易一拍即合,这时,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其发动对外战争的野心了。
  美国之所以喜欢打仗,主客观因素都在发挥作用。但从更久远的历史来看,发动战争次数最多的国家是英、法、德等老牌强国,而不是美国。和同期的世界列强相比,美国发动的战争具有明显“欺软怕硬”的特点,除了事关国家生死存亡而选择与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开战以外,美国发动或参与的其他战争,其对手均是弱国,即使是面对次等强国,如一战和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美国也是等到盟军大量消耗对方的实力之后才参战的。
  可见,美国发动战争是很注重利益权衡的,而且见好就收。
  (摘自《环球人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6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