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秋天》为何要写牧羊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何其芳的诗歌《秋天》在第三节为何要写牧羊女,这既是学生初读诗歌的疑难点,也是教师备课的困惑点。解读发现正是牧羊女这一意象使诗歌形成纵深结构,意蕴更为丰富。拟遵循变异教学的理论,在微格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收获颇丰。
  关键词: 《秋天》;牧羊女;变异教学;比较阅读;反思
  《秋天》是现代诗人何其芳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绘农家、江面、草野等画面,展现出乡村秋天的美好景致。学生在预习时提出:诗歌的前两节比较好理解,第三节为什么要写牧羊女?“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一句如何理解?其实,这不仅是学生初读诗歌的疑难点,也是教师在备课时的困惑点。
  一、找到破解文本奥秘的密码
  诗歌题为《秋天》,涵盖面极广,作者选取了幽谷中有节奏感的伐木声、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江面清冷迷蒙的冷雾等意象,不仅鲜明地展现了秋声秋色、秋光秋影,而且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清悠辽阔、充满朦胧诗意的意境,也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独特的精致细腻、摇曳多姿的抒情个性”。
  牧羊女这个意象对表现诗歌的意境究竟有何作用?先来看诗人是如何写牧羊女的:“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诗歌第三节的开始两句先用全景勾勒出秋天空旷寂寥的草野,为描写牧羊女营造了背景环境。“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几句是对牧羊女眼睛的特写。接下来,从句式变化、巧用修辞、想象的张力等角度品味这几行诗句,具体阐述它对丰富诗歌意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首先,从句式的角度来看,作者运用了倒装的手法,正常的语序应是“牛背上(牧童)那笛孔中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声何处去了”。诗歌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一句提前,既与之前诗行中的“更寥阔了”,“更清冽了”共同传达秋天清寂邈远的氛围,也是从听觉的角度叙写牧羊女心灵世界的第一个层次:对牧童笛声的思念和追寻。该句的重点是“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它在前一句的基础上深入了一层,从听觉的角度沉潜到感觉的角度,呈现出牧羊女心灵世界的第二个层次:对那个洋溢着芬芳气息的美好夏夜的无限追忆。作者运用疑问语气将“处于宁静的客观世界中主观心灵的轻微的震颤表现得细致”,含蓄委婉又有层次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灵世界。
  其次,从修辞来看,作者运用借代法,用“笛声”指代牧童。不过人们能听到从笛孔中流淌出的笛声,却不能听到“香与热”。“香”可嗅,“热”可感。“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运用通感的修辞,在看似毫无道理的表达中给人无穷的回味。
  再者,从想象的角度来看。诗歌第三节的主要画面是秋天草野上牧羊女的眼睛。“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梦寐”一词尤为精妙。梦寐是指睡梦,它介于真切与虚无之间,有着丰富的生命活动。一方面,这句诗让我们联想到牧羊女的眼睛就像一个广角镜,透过这双眼,我们仿佛能看到清幽的山谷、闲静的农家、悠然归航的小船、寂静辽阔的草野等悠远的景象,它浓缩了乡村秋天里最有韵味的景致,巧妙地收束了全诗。另一方面,我们不仅能看到“梦寐”着的牧羊女的眼睛,而且能读出她丰富的内心活动——她对那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夏夜的追忆,以及对牧童纯真美好的情思;我们从诗句中不只读到了秋天的风景,还有关于夏夜的想象。可以说,《秋天》中牧羊女这一意象能引发我们对于诗歌留白的无限想象。而想象空间越大,诗味越浓,让人涵泳品味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反观整首诗,前两节侧重描绘秋天之景,第三节转而写牧羊女内心的情思,诗歌结构变得立体、有层次感。牧羊女这一意象拓宽了诗歌的表现内容,丰富了诗歌意蕴,与前两节一起营造出秋天清悠、深远的意境。
  二、变异理论指导下的微格教学
  如何将教师的解读转化成学生的理解呢?经过仔细思量,变异理论让我选择了比较阅读这一教学策略,突破教学的难点。
  变异理论是关注教学过程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为了认识某个事物,应注意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不同。为了注意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某个属性上的不同,这个属性就必须在某个维度上发生变化。在所有其他属性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差异才能被识别出来。
  遵循这个理念,我决定运用一个改写的文本,使它与原文的第三节相互打开、彼此激活。在比较阅读中,给出什么样的对比文本、如何对比这两个问题是极为关键的。这正是变异教学理论提及的“研究什么是‘好’的例子、例子的呈现顺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思考如何使改写后的文本在语言风格、意境与原诗尽可能接近,但又在最关键的地方有明显区别,从而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张力、探讨空间。
  几经修改,和原诗第三节做比较阅读的文本是:
  回味着青草的余香,
  缓缓下山的牛儿。
  秋天摇曳在鞭梢上。
  此外,比较阅读不只是将两个文本在同一层面或角度进行简单重复的比较,教师需要设置梯度,逐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遵循这个思想,将突破重难点这一环节设计为三个层次的活动:首先朗读第三节,启发学生领会其大意,而后引导学生比较改写的诗行与原诗的不同,最后引导学生联系二者的不同,结合诗歌的前两节,比较哪个版本更好。
  以下是这一部分教学活动的部分实录:
  师:同学们,这首诗很美,我的一个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改写了第三节,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它和原诗第三节有什么不同?
  生:两首部分的角度不一样。原诗是以牧羊女的视角来看秋天,改写后是从牧童的角度来看秋天。
  生:原诗有疑问句,牧羊女在想牧童去哪儿了呢。改写后多是写实,具体描述秋天的景象,没有疑问。
  師:你从标点的角度入手,非常敏锐。这里确实值得我们再品一品。
  生:原诗有一种回味夏天的感受,改写之后的诗句只描写眼前的秋天,缺少回味。   生:原诗用的是问句,表达更加含蓄;改写之后用的是陈述句,显得通俗、直白。
  生:原诗表达的情感比较丰富,尤其是“笛声何处去了”给人想象空间,读者读完会有很多的思考,也很期待看下一句。
  师:你是说原诗很有想象力。那我们一起来品一品“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笛孔流出的本是什么?
  生:笛声。
  师:怎么会流出“夏夜的香与热”呢?大家由此联想到了什么吗?
  生:我想这里的“热”指的是夏夜的炎热,“香”是不是指夏夜各种繁茂的植物散发的清香?
  生:我认为笛孔里流动的是牧童和牧羊女的真情与真心。
  师:也就是说这时候吹出来的不一定是音乐,而是心底的情感。我们不只是能听到笛声,而且能感受到牧童当时是什么心情?
  生:愉快的。
  生:热情的。
  师:是的,这些是我们透过原诗的词句能感受想象到的。看来二者有很大的不同,接下来请大家联系刚才比较的内容,结合诗歌的前两节说说你认为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好呢?为什么?
  生:原诗最后一节更好。因为它里面带有一种感情,让人可以回味。
  生:我认为原诗更好。原诗最后采用疑问句,没有框住读者,并且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改写之后只是停留在写景的层面。
  生:原诗更好。因为它写到了人的心灵深处那种特别微妙的情感。
  生:我比较喜欢原诗的表达。“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这里面有牧羊女丰富的心理描写,后面诗句是情感的升华,不单单只是像改写后的白描手法,而使诗歌一下子变得立体了。
  师:同学们的探讨很热烈,也很精彩!我们来总结一下,先来看改完后和原诗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农家、渔船、鞭梢都是景物,原诗的前两节落脚点是景物,第三节落脚点却是人。可见作者由秋天的自然之景写到了心灵之思,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第三节和前两节不在同一平面上,整首诗的结构是立体的。同时,诗歌第三节写人内心微妙的情感,我们从牧羊女的眼里,还能想象她丰富的心理;作者描写的是秋天,我们却可以联想到夏夜,夏夜里的热情、芬芳,那一段非常美好纯真的往事,这一切都如梦似幻。诗歌的第三节使全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开阔。
  三、反思,向美妙的教学深处漫溯
  这次微格教学使学生反复品味《秋天》的第三节,着眼于领会整首诗歌的意蕴与艺术构思,突破了教学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笔者认为现代诗歌教学尚需用心探索,引领学生赏其精粹的语言,品其丰富的意蕴,受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熏陶。
  (一)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确定教学内容
  微格设计的内容来自学生。在课前的学情调查中,约有85%的学生提出疑问:第三节为什么要写牧羊女?为了解决学生們的困惑,通过阅读资料和研读文本,我决定以涵泳第三节为依托,引领学生逐渐走入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内涵与艺术构思,确实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了让学生反复品味诗歌第三节,我引导学生将改写后的第三节与原诗进行比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你能发现二者有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个版本?”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这一问题确实激发了其涵泳语言、理解内涵、探究文思的兴趣。学生们进入情境之后自主探究,积极表达见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让我格外珍视。
  诗歌鉴赏,不是教师直接把文本解读告诉学生,而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建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活用比较阅读的教学策略
  比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对思维产生强烈的刺激。比较阅读这一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使教学由“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注重培养能力”。
  以往我们多是借用一个现成文本来进行比较阅读,但本设计所用的比较阅读的文本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改写的,它结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现有的阅读经验相连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情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辨析异同的过程中突破难点,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认识,学会了学习,收获了成就感。
  当然,我的改写离原作的神韵尚有一定距离,这也就意味着此种方法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不断学习并化用教学理论,对我今后的教学是一种启发,有着非凡的意义。
  
  作者简介:殷寒君(1982—),女,北京市西城区三帆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教法、教师专业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3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