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到东吴去做女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加强

  
  横刀立马孙太君
  
   宏大的历史总是经不起细究和琢磨的,东吴之初三个最能干的男人在一个女人的辅佐和调教中扶摇直上云天。乌云密布的中原政局因为孙坚夫人出现让色彩迸发,应该说是缘由江南的阴柔气。孙坚的夫人绝对是个角色,撩起裙衩往当时政治舞台上一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乱世,这个女人做了一番非同寻常的表现,让女性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放射出斑斓的异彩。孙坚死那年才三十七岁,两个儿子年少,孙策十八岁,孙权十六岁,东吴的大厦行将倾覆。孙太夫人如同日后的佘太君,站出来扛起了东吴大梁。她在吴国内外斗争错综复杂、事变纷繁的形势下,筹思军国大事,“深怀忧劳”,常能“折衷其间”,深得满朝文武的赞誉。
   曹操破袁绍后兵威日盛,于是提前行使起皇上的权力来,竟然美美地出了招安与削藩的劣招,下书胁迫“责权质任”,命令孙权送一个儿子作为人质,以保归顺之态,如不从,大兵压境也。江东满朝文武,丧魂落魄,慌作一团,“质任”不好,不“质任”也毫无办法。曹魏政权根本没把你东吴放在眼里,曹操势头正猛着,轻轻松松地把袁绍玩出局,出袁门不久的孙氏集团,实在没有与曹魏对弈的本事。孙权忧心忡忡去找母亲商量,孙太夫人干脆得让人不敢相信,曰“不送质”。如此重大决策,让一个女流之辈拍板,这在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绝对是邪门的。满朝文武如同接到圣旨,死寂般宁穆,面对滚滚狼烟和刀光血影,让一个女人出来横刀立马,东吴的男人个个都是懦弱无能者,这一道歧路风景早早地预示东吴:偏安江东,底气不足。
   看来孙夫人的决策水平不低,这取决于对天下大事的把握,老太太的硬朗与睿智,让东吴人有了争天下的信心,周瑜、张昭、鲁肃等江东的政治家还真服她,于是每遇大故,极愿听孙夫人的“廷前定政”。史传赞她“助治军国,甚有补益”。她辅助孙坚父子“优礼贤士,广聚豪杰”,共持江东大局,起了重要作用,可谓“高瞻远瞩”有作为的不凡女性。张昭为相那阵子,凭她对孙权“内事问张昭,外事听周瑜”的临终嘱咐,每遇孙权武断,张昭动辄让孙权对灵位“跪之,与之对泣”。看来孙太夫人死后,仍可发威,让死人发力这一点不亚于诸葛孔明。
  
  赔个夫人又何妨
  
   江东无王气,这是北人的说法。但据民间传说,江东物华天宝,有牛斗之气,意象上说牛斗是王气,这王气大概就是富阳孙门那股龙腾之气。孙家上下个个称得上伟丈夫奇女子,连足不出户的孙权的妹妹也是不爱红装爱武装,日后献身在吴蜀结盟抗魏大业中。她的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嫁给刘备是周瑜出的馊主意。刘备“盖有高祖之风”,为曹操誉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孙权妹是女中之英豪,但刘孙联姻,纯粹出于政治目的。何况初时刘备已是五十岁,而孙权妹是个不到二十的妙龄少女,谈不上意愿。周瑜的主意不算高明,但冷兵器时代使“美人计”属常用的高招,以女人换和平,是男人的风度,挖掘一下江东美女资源,不是坏事。孙权所以愿将小妹嫁给刘备,也是出于荆州的形势,出于无奈,才用此下策。“进妹固好”,共御曹魏。当此天下之势,孙权唯有联刘一条路,并力抗曹,才能摆脱困境。而刘备愿到江东招亲,也是出于这种利害考虑的,顺便得到胆略足备的江南美人,自然是美妙不可言了。只可惜“才捷刚猛”的尚香小姐,一身的火药气,没一点女人味,“侍婢百余人,皆亲刀侍立,先主每入,心凛”。久经沙场的刘备第一次进得这样的“温柔之乡”。毛宗岗云:“孙夫人房内设兵,而言玄德心常凛凛。玄德非畏兵,而畏夫人之兵,亦非畏夫人,而畏好兵之夫人。”连诸葛亮也说:刘备“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后人有诗曰:“刀光如雪洞房秋,信有人间作婿愁。”孙权妹妹这个历史人物,给了后人的思维获得了一种感情的体认,可以准确地勾勒她的正面和侧面,凭借她的“刚猛”,仰首江东,她俯首忧思,傲然孤立,在一群精血过剩兵勇的冷漠里独享春光。
   《三国演义》说刘备夷陵战役兵败病死白帝,她投江殉节,把孙夫人写成有情有爱、大义灭亲的女婵娟,这是小说家杜撰。史载孙夫人到荆州公安之后,“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可见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孙权和妹妹趁刘备西取四川,走过一着挟持后主回吴的险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孙夫人挟持刘禅过江回吴,结果被赵云、张飞破计,勒兵截江,没有成功。孙夫人置身汉营,身不由己,前有长江,后有赵云、张飞大军严密监视,“刀光剑影”之下,平安返回江东已非易事,仍“欲将后主还吴”,以为“质子”,足见其临危不惧,学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那一招,确为“女中丈夫”。
   孙权联姻,借得一方力量,形成三国鼎峙。对于刘备来说所谓“恩纪绸缪”,也是短暂的一瞬,算起来也没几个销魂铄骨的云雨之夜,诸葛亮那边便开始催命了。周瑜和孙权的目的很清楚:“徒备置吴,盛为筑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大事可定也。”孙权和周瑜不得已用一用“美人计”,借美女让刘备玩个痛快,乐不思蜀中挟持刘备。就孙权而言,献出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巩固吴蜀联盟,这笔账无论如何算得过来。东吴的女人,也只有孙权的妹妹最合适,有勇有谋有美色,生得冰肌雪肤,是个有才有貌的闺秀娇娃,东吴还真达到了目的。
  
  小乔初嫁了
  
   建安三年,年轻气盛的孙策欲攻荆州,让周瑜发兵先取安徽皖县,那年两人都是二十四岁,浑身激发着英武豪迈的气息,拿一个小县城,当然不在话下。这一仗有个巨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避乱隐居的乔玄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这一双姐妹生得貌若天仙,堪称绝代佳人。其中尤以小乔更佳,只见她从深宅大院的秋海棠的花影里走出来,揭开那被金幔玉帐所笼罩的神秘面纱,顿显千种风情,万般妩媚,让周瑜拜美的心态变得狂颠。
   英俊的战将身边有了美女相伴,这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于是就变得有味道,飘着血腥味的空气,有了这英雄美人气,这支队伍一定所向披靡。小乔和周瑜情深意笃,随军东征西战,小乔随周瑜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苏东坡大概是周瑜的追星族,“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给了历史一个“初嫁”的误导。说小乔是赤壁之战期间嫁给周瑜的,其实不然,小乔此时并非是“初嫁”的新娘,而是和周瑜结婚已十年的少妇,少妇配以“初嫁”二字,这才叫魅力!苏轼词之用“初嫁”,大概是突出周瑜风流儒将的形象。英雄美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战后二年,周瑜病死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算起来小乔和周瑜做了十二年的夫妻。乔家姐妹命薄,大乔嫁孙策,只两年,留下二女。乱世做夫妻变数甚多,英雄美女相伴十二年,很不错了,天下人羡慕之至。周瑜病发,小乔寸步不离,在身边护理照顾及至送终。周瑜的灵柩“还吴”,小乔扶柩东归,守墓抚养遗孤二子一女。
   孙权视周瑜为兄长,将周瑜遗室照料极好,将女儿许给周瑜之子,太子孙登娶了周瑜的女儿,孙周如同一家,只惜太子孙登早逝,死在孙权之前,周瑜的女儿早早守寡,看来红颜薄命还真有所说法。
  
  运作女人的时代
  
   说三国是个运作女人无处不用其极的时代,一点也不过分,早期游戏,缺乏规则,欲望和失望同时被钻了空子,女人迷惘的黑发无从捆绑男人的道路。而男人粗鄙的欲念,像酒精一样燃烧,这时,一个清醒的追忆和向往是多么孤独。
   连诸葛亮这奇男子也属于运作女人的高手,属于被后人数落的人格阴暗者,一定是世道出了问题。这位天下绝顶聪明之人,对女人之事,也颇有胜算。诸葛亮年纪轻轻做隐士,这目的再清楚不过了,作为一次人生的伏击,他走了终南捷径。他的隆中茅庐距离荆州邓县城,快马只需半个时辰,在此潜伏静观,以待天时。诸葛亮还真幸运,这道上走来了傻乎乎的刘备,诸葛亮只调度了一点点智慧,摆了点噱头,便完成了人生的伏击,完成了入世的筹备。他的婚姻在世人看来“妙趣横生”,《襄阳记》这样叙述:黄承彦者,高爽开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亮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甚相配。”孔明许,即送之。当时以为笑乐,“世人莫作孔明择妇”,即言此事。诸葛亮之所以答应黄氏丑女之婚,很明显黄承彦是荆襄名士,望族,他和荆州牧刘表是表亲。诸葛亮可借助深厚社会关系立足荆襄,进入仕途。诸葛亮已和荆襄一带庞统、司马徽、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建立友情,时称诸葛亮为“卧龙”,诸葛亮为建立荆襄文士集团,联络势力,和黄氏联姻自然为手段。没有此因,诸葛亮未必看中黄氏,并与之结成伉俪。不过说穿了,在一个三宫六院、三妻四妾的中国封建环境里,老婆的外表美丑并不重要,妻貌不美,自有其他途径弥补,可以纳妾,可以寻花问柳。诸葛亮是否去过烟花柳巷,尚无此类说法,但他还是无法终日面对丑妻谈高尚,谈风雅,后来还是纳了妾。这在当时算不得什么,然择丑妻的深层目的,应该属于另一种丑陋。
   讲到做妻子,曹操夫人的心理素质,天下人无法学得。卞夫人不是曹操的原配,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辅操创业,有后世之功,这是史书的评价。其实卞夫人撕心裂肺的精神内涵,无人知晓,她对曹操所做伤天害理之事,居然能做到视而不见。曹操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百姓皆歼,鸡犬不宁,墟邑无复行人,泗水为之不流。曹操去人头如风吹落帽,即便是杀部属,亦如摔尿壶,扔鸡蛋。那种杀人嗜好,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狠毒,让他永远不能坐上英雄之位。曹操大概属于那种喋血狂,一路鲜血淋淋,一路骷髅相随,曹操的战车,靠人血作润滑剂。卞氏可以看得过,可以眼不见为净,戎马生涯里免不了刀光剑影。然曹操精血过剩,漫无目的的猛射,妻子仍视而不见,甚至纵容曹操猎色,偶尔还要强颜欢笑,卞氏确系另类女杰。曹操妻妾嫔妃众多,这个老当益壮的人物,每时每刻都在考虑如何渲泄那过剩的精力。不惜娶过曾是敌人张济的妻子,霸占何晏的母亲,又想占有袁绍、吕布的妻妾,甚至子媳。卞氏仍能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毅力了,如此的麻木,也只有卞夫人能够做得到。中国古老历史仓库里的秕糠,让曹操搅得纷纷扬扬。
   三国的男人们不走荒淫无度、慵理国事这一路。女人只是玩物,不必倾情,女人不是上帝的杰作,只是男人世界的点缀,亦为一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9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