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智障儿童认知速度慢,想象能力差,在他们的思维过程中,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而且他们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贴近生活的或容易掌握的,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则消极被动甚至拒绝学习。他们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古诗所描绘的社会时代和人物感情很难理解,自然也就毫无兴趣。那么,如何在今天的智障儿童与创作于千百年前的古诗之间寻找一个连接点,让学生接受古诗、认可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乃至体验到古诗所蕴涵的深远寓意呢?笔者在弱智儿童的古诗教学中进行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美激智的尝试。
  
  一、音乐渲染,激发美的心境
  
  弱智儿童生性好动散慢而且情绪难以稳定,一段好的音乐不但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稳定他们的情绪,还能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乐学好学的良好心境。
  
  1.运用背景音乐,营造美的氛围
  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乐曲民谣,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把诗人细腻丰富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组合起来,将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不仅能渲染诗情,在课堂上营造美的氛围,也有利于学生感受古代语言文字的精妙。
  比如袁枚的《听见》,描绘了夏日午后作者所见到的一种富有童趣的情景,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诗意相协调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那优美动听的曲调、欢快和谐的节奏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一个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树林间穿梭漫游的天真无邪、调皮可爱的牧童形象跃然于孩子眼前,使孩子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选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微微闭眼,凝神倾听,领略青山秀水的诱人景色,融入到诗歌所描绘的美妙境界之中。
  
  2.利用配乐朗诵,感受美的韵律
  古诗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适合朗读吟诵。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画面、符合诗境的音乐配以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让他们身临作者之境、身受作者之情,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消化成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
  比如在指导朗读《江雪》时,在学生基本了解诗意、体会诗境的基础上,播放配乐朗读的录音去感染学生,让他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当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寒江独钓”的画面时,开始让学生侧重听录音在朗读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的处理。通过配乐朗读录音的示范,学生逐渐明白了什么地方读重,什么地方读轻,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又一气呵成。在多次尝试并基本掌握了读的技巧基础上,再让他们跟着录音一起吟唱,孩子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他们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了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二、画面展示,表达美的感受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对美的感受提供了很大空间,加上弱智学生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的特点,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并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美感。
  例如骆宾王的《咏鹅》,描写了鹅的色彩、形象与动作等等,由于弱智儿童想像力不足,加上平时缺乏知识积累,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教师口头讲解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我根据诗意准备了活动的幻灯投影:亭台楼阁杨柳依依,一个孩子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撒谷粒。图中鹅的身子与掌部均可活动。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依据,使他们轻松地踏入诗歌意境。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结合画面说说鹅的形象,他们就显得兴致勃勃并且滔滔不绝了。
  又如袁枚的《所见》,在教学时我播放相关课件: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从林中传来知了的叫声,儿童马上闭紧嘴巴从牛背上跳下来。这时,我问学生:你想不想到那个树林中去呢?你想去干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跟牧童一样骑在牛背上唱歌”,有的说“我想去捉知了”,也有的说“我想到树林子里乘凉”。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那个牧童,你会唱些什么歌,还会做什么事呢?于是,孩子们又列出了很多表示高兴的乐曲,还有人说“我不去捉知了,我要跟知了做朋友”。这样,利用课件和教师的引导,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从中积极地发现美,深深地体验美,真切地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景象。
  
  三、品词析句,感悟美的境界
  
  古诗语言精练,一字一词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所致,具有妙不可言的效果,因此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是学习古诗的要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大多采用“串讲法”,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按照讲解记录以应付考试。这样弱智学生的兴趣被扼杀,思维被束缚,他们的智力非但得不到发展,感情也为之窒息,更谈不上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了。这个时候,多媒体技术就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具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理解、推敲、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绝美的河上落日图。可是学生提出:“太阳都是红的,这里怎么会是白日呢?”这个问题仅靠口头讲解是难以让那些弱智孩子理解的,他们甚至会错误地以为古代的太阳就是白的。这个时候,录像的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给学生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日落的录像,望着还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太阳一点点隐入大山之中,学生不但发出了“多壮观的日落啊!”的赞叹,而且有人说“就是一点一点落下去,直到看不见”。这个时候,还怎么会担心学生能不能理解“白日”呢?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的妙处,我依然通过录像来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诗境中,学生很快就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到”、“过”的意思,又突出了春天不可抵挡的盎然生机。
  总之,在弱智儿童的古诗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诗中的形、声、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不仅有利于激发弱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能创造符合诗意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从而使古诗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0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