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党 培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也是一种必然。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很快,迅速的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平衡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关系,对社会的进步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Abstract: Population aging is a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progress of mankind into an aging society is a necessity.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elderly population very quickly, quickly into the aging societ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balance the population aging and sui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relations, social progress and stability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Key words: population aging family pension and social pension
  作者简介:党培,女,汉族,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08级人口学研究生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提高的过程,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照联合国规定,不分性别、职业、宗教等,只要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就称为老年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65岁以上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者,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人口平均生命的增加,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的产物。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经历看,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起飞,到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迹象。1785年~1830年是英国经济的起飞期,而英国的人口老龄化开始于1870年。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并迅速提高。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基础薄底子弱的情况下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相应地跟上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而老龄化带给我们的有机遇也有挑战,更多的是挑战,我们应当积极地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努力解决与促进社会经济与人口老龄化的协调发展。
  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的变化历史看,我国的人口先后经历了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两个历程,见表1。
  根据表2中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的人口呈现出年轻化的过程,1953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与老少比分别为4.41%和12.16%,1964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与老少比分别为3.56%和8.75%,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下降到4%以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年轻化。从6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的生育率水平和死亡率水平同时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老龄化,1982年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少比分别达到了为4.91%、14.62%和5.57%、20.12%。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65岁及65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和老少比已经达到了6.96%、29.23%。从年龄结构的类型看,1964年,我国的人口基本上属于年轻型,1982年处于年轻型和成年型之间,到了1990年时,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属于成年型,而2000年时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6.96%已达到之前所定义的65岁以上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的临界值,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引起社会的老年抚养系数上升,而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就意味着社会负担的加重。老年抚养系数是老年人口与适龄劳动人口之比,具体来说是用全社会每100名适龄劳动人口负担多少老年人口来反映。老年抚养负担,既是适龄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也是全社会的抚养负担。我国社会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直接导致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要养老形式的家庭抚养老人负担的加重,老年人口比重和数量在增加的同时,少年儿童的比重和数量在相应降低,似的家庭中子女抚养老人的数量增加。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从2002年到2007年总抚养比从41.74%到37.42%,总体上是降低的,虽然在2005年有一个小的回升,从2004年的38.63%到了2005年的40.10%,但是到2006年总抚养比又开始呈下降趋势。从表3中看影响总抚养比的因素是少年儿童抚养比在2005年为27.39%比2004年的26.76%有一个小幅上升,总体上来说2002年到2007年少年儿童抚养比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从2002年到2007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1.57%上升到了12.86%。表3的数据表明,随着少年儿童抚养比的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和数量在相应降低,而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增加,老年人口的比重和数量也在相应增加,整个社会对老年人口群体在养老保障、医疗保健、学习发展、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的考虑和照顾是否全面合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直接的影响。
  进入到21世纪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见表4。
  2001年到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7.12%到8.30%,上升了1.18个百分点,而2020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到了11.92%,比2010年上升了3.62个百分点;2030年老年人口比重比2020年上升了4.77个百分点;2040年比2030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5.84个百分点;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比2040年上升了1.75个百分点,至此,老龄化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老年人口趋于稳定,人口结构高度老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24.28%,也就是说差不多全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为老年人。
  老龄化社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及物质基础硬件提出了重大的考验,承受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实力变得强大起来,由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如养老保障、医疗保健、学习发展、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公共设施等,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财富日益丰富,才能最终很好的相匹配老龄化社会,才能做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相适应,使得老年人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探索解决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些成功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减轻我国社会养老的压力。积累充足的社会养老储备基金,建立以社会化养老为主体,以家庭和自养为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是依靠家庭进行养老,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家庭规模的不断减小,家庭养老危机也在逐渐产生出来,中青年一代工作学习中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压力日渐增大;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家庭子女数的减少,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出现。家庭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危机愈发严重,家庭养老危机不但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系数、幸福指数等,而且也影响着中青年一代的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指数。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亟待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向群,丁志宏.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探析[J].人口学刊.2004.5
  [2]田雪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A].21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与对策研究[C].华龄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