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档案研究30年(之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30年来,关于档案的研究持续不断,逐步深入。从笔者查考的百余篇有关文章来看,大体情况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直在探讨档案起源问题,80年代比较集中地讨论档案定义问题,90年代后便转而着重探讨档案的本质属性问题了。这几个问题有着紧密的连带关系,几个问题的研究是层层深入的。这几个问题是档案学基础理论最核心的问题、首要的课题,是档案科学立论之根。30年来,关于这几个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有特色,其中既有对个别观点的评价,又有对多种不同观点的综合分析。对这些研究比过去更放宽了眼界,解放了思想,纵向探古今,横向论中外,呈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做一历史的考察是很有意义的,也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情。下面,我们来分别概述关于档案起源、档案定义和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情况,并对这几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做一些分析。
  
  档案起源的研究
  
  关于档案起源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阶级社会起源说”和“人类社会产物说”两种观点的争论。自从1979年曾三同志提出发人深省的档案起源问题后,各地档案刊物相继发表了一些有关文章。1985年,曾三同志又借辽宁大学教师写的一篇论档案起源的文章说:“过去我们曾经说过,有了阶级斗争,有了文字,就有了档案工作。我说可能将来有人研究出来,在原始社会,在阶级斗争产生以前就有档案工作。如果同志们有机会、有兴趣去研究,我很欢迎这个研究。”
  据笔者了解,20世纪80、90年代讨论档案起源问题的文章有20多篇。首先是档案起源的时间问题,多数人认为:最早的档案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有人说产生于原始社会初期或中期,有的学者则认为:“萌芽于原始社会后期,产生形成于阶级社会初期。”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它伴随着人的劳动的产生而发祥,因此存在于人自有文化以来的一切历史时期。”“原始社会初期的劳动伴生物也就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档案。”还有的学者认为:“在原始文明社会,即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档案是合乎历史逻辑的推论。这样以来就将中国档案的起源时间上推到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时期,比起源于阶级社会前移一千多年。”这又涉及一个档案起源与文明起源是否完全一致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并与人类文明相始终(这里使用“文明”一词属广义概念)”。而有的学者认为:“档案起源和文明起源的历程并不是同步的”,“文明起源问题是个大题目,包括的范围比较广,牵涉的问题很复杂。档案起源问题是一个小题目,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文明起源开始的时间早一些,所延续的时间要长一些,而档案起源的时间可能晚一些,短一些。二者的源头并不一致。”近30年来,几乎没有人再坚持档案仅是起源于阶级社会的观点。
  与档案起源时间相关的还有一个档案产生的条件问题,或者说档案起源的标志问题。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字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档案起源论者,大多引用了中外各有关学科的具体材料和研究成果。在这方面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1)原始记事(或原始记录物)说。不少人认为: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我国历史上的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有人认为是原始档案;也有人认为“档案史追本穷源,最终是以结绳和刻契为渊源的;还有人认为“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口传史已初步具备了档案的雏形,口传史的“物化――刻画记事、图以记事等”,都是“档案源”。世界上有不少民族都有不同的原始记事方法,如古代埃及、波斯、秘鲁、日本等国历史上都有结绳记事方法,北美易洛魁人的贝珠带等原始记录物就属于档案,有学者认为:“贝珠带是易洛魁人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公共事务的原始式“文书”,保存下来就形成了记录历史情况的原始式档案。这也就是“文字形成之前的远古档案”。对这种原始记事说,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实物不是档案,人类劳动的伴生物也不是档案。”这些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结绳、刻契、贝壳等并没有记录历史事实”,只能说“它们本身包含了档案的某些成分,是档案的萌芽,是档案产生的重要前提”。也有学者认为:“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但原始记事并非档案。道理很明显,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而档案则是人们语言及活动的记录。”“所谓历史记录,必须明确地反映思想,完整地记录事件。”《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分册》指出:“文字发明以前非文字的原始记录形式是否已具有档案性质及程度如何等问题,尚待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2)图画档案起源说。有学者认为:图画档案是人类最早的档案。“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都发现了这些远古的图画档案。从几万年前到文字成为主要记载工具后的一段时间,图画档案一直记录着当时社会的真实画面。”“原始图画档案一开始就具有记事和原始艺术的两个属性,因此,它也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发展为现代绘画,一个是演变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 “单纯作为帮助记忆或实际的符号而存在,是简化了的画法”。“图画文字被刻画在树皮、石、骨或皮革上面,就形成了原始的图画文字档案”。这种档案是“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活的记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图画档案的发展,亦是文字档案的开端”。这种观点,似乎没有引起多少争论。
  (3)文字起源说。有学者认为:“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交往的扩大和文字的发明,人们便开始应用文字记录,即产生了最早的文书,保存起来则成为档案”。或者说“文字是文书档案形成的关键。文字的产生为档案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的客观可能性”。“档案的产生必定是以文字产生为前提条件,因其是记录社会活动的最早的工具,可以说档案的产生是和有体系的文字产生相一致的”。有人根据考古发现,肯定原始社会末期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的文字是档案起源的标志,“陶尊档案是我国档案的鼻祖”,比甲骨档案早一千多年。有人则认为,从档案的本质属性来说,文字不是档案形成的先决条件。文字不是唯一的记录历史的手段。
  (4)国家起源说。这种观点往往与文字起源论交织在一起。有人认为:“文字的出现,文明的诞生和国家的产生应该是同步的。或者说,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应是档案形成之时”。过去,对档案最早产生于怎样的社会背景和什么历史时期的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阶级社会产物说和原始社会产物说。持阶级社会产物说的学者,都认为随着阶级出现和国家的形成,便有了档案。但是也有不同的具体见解,而其共同论点是: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成为档案产生必须兼备的条件。有学者认为“档案的产生是直接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档案首先是国家机关的产物”。有的学者则认为,“以汉字为表达手段的档案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利用档案的需求和愿望早已产生,并不是必须在阶级社会或国家形成后才出现的”。档案的产生早于阶级出现。
  (5)历史过程说。有学者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包括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的形成,文字的产生都不是一天发生的。同样,档案从起源到形成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是一天突变的,这里是有一个长期记载、积累、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档案的产生经历从原始社会萌芽到阶级社会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与档案起源相关的还有档案一词的由来问题。过去研究这个问题,大多援引明代末年人杨宾所著《柳边纪略》的有关“档子”的论述。1980年,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曾著文探讨档案名称渊源,提出“究竟在何时出现档案一词,在公文中成为通用之名,以宋元明以来历史文献推断,大约在17世纪初期,似接近之。最早使用档案之名称旧史料,还有待在明末清初档案中搜集。估计使用档案一名的时间可能已有三百年”。他还举出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起居注》残卷上有“档案”一词的事例。后来,又有些学者提出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崇德三年(1638年)甚至元曲中出现档案一词的事例,但随后都有人据文献考证予以批驳。至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开始进行档案名义考析和探源,更有些新义。“名源于义”,一事物有其名,必来源于其本义。有人从历史文献中考证“档”字和“案”字的本义,认为“档的本义词是 ‘当’,取其义为偶、为合。案的本义词为‘按’,取其义为依、为考。档主要揭示了文书外形方面的意义,案则主要揭示了文书本质方面的意义。从把文书称作当,到把文书称作案,反映了人们对文书认识方面的深化。把档和案连用,可以说是人们对文书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它把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的形式都作了更充分的揭示”。有的学者考证,在宋代已有“案卷”一词,到清代已有“册档案卷”的说法。“档案为累积之册档”,并认为档案一词之由来,确是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之大成,或者说“档案一词是汉、蒙、满三族历史文化之集成,从清代起被固化沿用”。还有学者据历史文献考证,“明代‘文档’、‘官档’称谓的出现,为档案一词起源研究上推一个朝代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证据,是值得档案学界重视的,认为明初之‘文档’一词必是元朝人用语的沿袭”。并且认为杨宾在《柳边纪略》中将“档案”的含义说得够清楚了。学者们都认为对档案词源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研究档案起源问题又有何意义呢?《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分册》指出:“探索档案的起源,有助于加深对档案的性质以及档案和档案工作发展规律的了解,因而成为具有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研究“档案产生的理论应是档案学和档案史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因为只有深刻了解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才能更正确地认识档案的性质与功能,更准确地把握档案工作的历史作用”。西方一位学者杜勃鲁斯曾说过:“从起源中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转引自冯天瑜为赵辉著《心旅第一驿――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一书所作序言)这一观点,从下文关于档案定义、档案本质属性的叙述中便可以得到印证。(待续)
  
  (作者单位:国家档案局 100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7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