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衍圣公府指孔子嫡传长孙家庭。出于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封建国家政权无一例外地都对这个特殊家庭予以各种“优渥”政策,孔子的嫡传长孙更是拥有长达881年之久的“衍圣公”封爵,从而使其成为拥有超级精神、经济和政治优势的“天下第一家”,也成为中国封建贵族阶层的集中代表。
  作为中国封建国家的祭司礼官、宴待天下朝圣仕宦的主人、皇帝的最高职宾,衍圣公府承担着封建国家规模最大的祭司活动,而衍圣公府无神不祀的心理寄托以及历代衍圣公超乎寻常的奢侈宴饮,成就了中同历史上一架庞大的“吃的机器”。累存于《衍圣公府档案》之中的反映“吃的文化”的食事档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们不仅正式地记录和反映了衍圣公府的食事活动,而且成了中国封建制度下上层社会饮食文化的历史缩影,是一定意义上凝结了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文字文明的标本。
  
  地域性与世界性
  
  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领域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衍圣公府食事档案所记录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衍圣公府所在的曲阜,属于历史上形成的“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的基本地域。衍圣公府的饮食生活,尽管其所受影响遍及海内,并且贯穿饮食社会的各个层次,但它的基本特征还是齐鲁文化的。公府里执役的厨师基本上都是山东人,是曲阜、济宁、济南等地或曾在其地执厨的山东人;饮食生活所需要的原料,从粮食、蔬菜、水果、肉类、酒等,大部分也都是山东产的;其基本的习俗和心理自然也是“山东式”的。
  现在,不仅中国大陆,几乎全世界都有人在关心衍圣公府食事档案及其所承载的衍圣公府饮食文化的生存与前途,海内外的学术界、文化界、餐饮界、出版界等人士都将目光投向了衍圣公府食事档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该地域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其产生与发展。它既典型地代表了该地域的特色,是该地域的产物,也与该地域密切相关;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更谈不上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了。
  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既是属于一定地域和国家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有地域性和世界性的双重品格。因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也要遵循地域性和世界性的原则,既要大力开发其“地方特色”,使之成为地方文化品牌,又要走向世界,使之成为全世界的文化财富。
  衍圣公府食事档案及其所衍生的孔府菜,不仅成为曲阜的“招牌菜”,而且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品牌菜”,具有了地域性和世界性的双重品质和价值。
  
  孔府菜与历史真实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诸多领域逐渐开禁,首先开禁并一直得到张扬性发展的就是我国的餐饮业。
  中国餐饮业的“托古热”已经相继热闹了二十余年。“孔府菜”热就曾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不仅大江南北,而且国门之外,“孔府菜”都曾经集中了诸多媒体的目光。
  实际上,在它热闹登场伊始,一些有识之士就已经在侧目冷眼,因为在“历史”的招牌下,缺少的恰恰是真实的历史,各种所谓的“正宗孔府菜”书中充斥了太多的“后来”和“想像”,已经很不“孔府”。北京、上海、济南等一些大城市都曾经红火一时的“孔府”招牌的饭店也多相继“夭折”。究其原因,主要并非出在菜肴的技术水平上,而是“不孔府”、“不历史”的感觉和传言,破坏了消费者的信心与兴趣。“凑趣心理”已经破灭,“下意识行动”也就自然裹足不前,而饭店是最耐不住寂寞的,只好摘幌关门。
  “衍圣公府的膳品名目与规制、外在形态与内涵品质的超常稳定性,决定了其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橱窗的功能,具有膳品与饮食文化历史博物馆的属性。”因此,通过活化工作而再现的孔府菜,必须要保持其历史真实性,即活化工作首先且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应该是以衍圣公府食事档案为基础。不求衍圣公府饮食文化的真谛,不顾“孔府菜”的真实,只想借钟馗打鬼,挂羊头卖狗肉,实际上是对衍圣公府食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畸形谋杀。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这也是档案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重视的最根本原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本身就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的,是认识一个民族、一方地域、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鲜活方式和手段。它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历史遗存,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印迹;它们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特定时空关系中,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是传承下来的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见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我们在开发利用它们时,必须要维护其历史真实性,只有使埋藏在故纸堆中的生命因素得到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等价值。否则,似是而非,变形走样,“孔府菜”不“孔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民族和人类文化谋杀性质的毁坏。
  
  脆弱与永恒
  
  衍圣公府中的厨师一般都来自父子相承、累代相因的“厨师世家”,其中有的厨师是祖上数辈甚至十数辈在公府中执厨。这种累世亲兵性质的世袭厨事工作使府厨烹调技艺和经验得以代代相传,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这种现象反映在衍圣公府食事档案中,则是其中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孔府菜谱的一脉相承性。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衍圣公府食事档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产生了残缺不全的现象,这就使得后人在对孔府菜的活化工作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孔府菜的传人就成为拯救孔府菜的“活化石”。但是,人总要生老病死,当最后一位硕果仅存的府厨葛景玉先生仙去之后,衍圣公府菜的整理者们也就失去了最好的文字及经验材料的提供者。这是孔府菜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以人为活的载体才得以世代相传。“但人总会有生老病死、迁徙流动,加之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也正是因为人的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在着‘人在艺在,人亡艺亡,艺在人身,艺随人走’的现象,有着鲜明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冯骥才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精通民间艺术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脆弱性,我们在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时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采用录像、录音等多种方式,及时采访,加紧记录,汲取和保留他们宝贵的经验财富,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永生”。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档案,发挥档案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就是实现这一终极目的的关键一环,通过开发利用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价值,通过价值的发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走向永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7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