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找准新的起点 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传志 高安峰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为农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资性收入出现波动,在这种形势下,找准农村经济发展新“起点”,对于防止农民收入徘徊,扩大内需,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十分必要。为了便于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情况,笔者选取了徐州市作为分析样本,根据徐州市《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年报》,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纯收入、财产性纯收入”四个部分。2008年徐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240元,比上年增加706元,增长12.76%。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加362元。增长14.56%;“家庭经营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9.23%:“转移性纯收入”比上年增加90元,增长44.54%,主要是粮食直补收入的增加;“财产性纯收入”下降1.47%。从上述增收结构中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两项合计617元。占增收总额的87.39%。起到了“权数”作用。
  
  农民增收面临的新问题
  
  农民工转移难度加大。据抽样调查,截至2009年2月底。徐州市“输出转移”农民工只有75%返城,“就近就地转移”增加了3个百分点。按2008年“输出转移”128万人和“就近就地”70万人计算,减少转移农村劳动力29.9万个。今年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约8万人。按照“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系数匡算。今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9万个,同比减少劳动力就业28.9万人,潜在减少“工资性收入”25.37亿元,全市人均纯收入将减少415元。
  工、农产品价格增长不协调。根据省价格监测中心统计和铜山县、贾汪区等镇村调查,2008年农资价格普遍上涨。磷酸二氢铵增长了91.78%,三元复合肥增长了47.44%,碳酸氢铵增长了39.29%,农药综合指数增长了20%左右。农用柴油增长了15.46%,塑料薄膜增长了7.32%。水利工程水费综合指数增长了46.9%,机耕费增长22.22%。肥猪价格从上年第二季度起每市斤8元下降到5.3元,春节期间虽有小幅回升,但到目前下降趋势没有改变:苗猪价格从上年第二季度起每市斤11元下降到目前的5.6元,下降了49.1%。主要农产品价格从上年第四季度开始回落,进入新年以来,除小麦价格略有回升外,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到今年2月底仍处于下降区间。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近年来,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消费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每增加一个环节,其价格就要上一个台阶。但由于农产品流通体制不畅,市场发育不健全,农民增收部分绝大部分是靠原始产品量的增加带来的。不断提高的社会消费需求,使农产品在链条上的增加值和在质上增加的收益相当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加工业所吞噬,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经济薄弱村”和纯农户增收难度加大。2008年徐州市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以下的人口99.1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6.25%。据农村住户调查年报统计:被调查户10户,人口38人,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821元,其中纯农户人均纯收入只有2112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128元。调查到的“经纪人”、专业户、种植大棚蔬菜或经营家庭二、三产业农户,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的高达1.26万元,但这部分农户只占20%左右。
  农村“人情消费”日趋严重。现在农村“人情消费”名目繁多,从过去的婚丧嫁娶发展到现在盖房、参军、升学、过生日等都要相互设宴送礼,礼金份额越来越大。据2008年沛、铜、睢三县200户样本户问卷调查,年户均“人情消费”2500元左右。
  农村经营体制有待完善。一是“统”的功能弱化。农民一般以家庭为单位“随大势”单干,盲目扩大生产,增加的农产品缺少仓储和加工能力,农民必然种啥啥多,造成供大于求,只好以原始形态销往市场,致使价格下跌,造成依靠种养殖业增加收入的农户急剧减少。二是农技推广机构不稳。据调查,每次机构改革,农口都是首当其冲。乡镇机构撤销合并较多的是农技推广机构。目前,镇级农机、畜牧等机构已不复存在,新成立的农经、农技服务中心不仅人员少,而且“不务正业”,主要忙于中心工作,如招商引资、“协税”等,造成农业技术转化率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慢,影响了农民依靠新品种、新技术增收。
  财政支农存在制度缺陷。一是总量少。近年来,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在绝对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比重却逐年下降,1981~1990年平均为8.97%,1991~2000年平均为8.86%,2001~2007年平均为7.94%。按同口径计算,第三世界一些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一般在15%左右。二是重点不突出。从1963~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科技三费用”支出累计为153.18亿元,按9亿农民计算,年人均0.40元:2006年21.42亿元,人均也只有2.38元。近年来的粮食补贴,基本上是补在“吃饭”上。没有补在农民急需的“科技兴农”上。三是结构不合理。据统计,我国有60%的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气象事业发展,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仅占40%。四是地方财政支农越来越困难。分税制改革使得多数县以下财政逐渐变成了“吃饭”财政,既“无力”也“无心”拿出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建立发展现代农业机制。如果说“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起到了增收“权数”作用的话,那么,在“工资性收入”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转变经营方式,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一是创新农村土地利用制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近年来,徐州市围绕“蔬菜、食用菌、林业、果品、银杏、花卉、奶业、畜禽、水产、优质稻麦”等十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农民增收注入活力。到2008年底,全市流转土地面积90.9万亩;实行统一规划种植、统一技术服务,劳均15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95万亩;土地股份合作社93家,入股面积10.6万亩,发展高效农业面积434.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8.4%。常年设施农业面积141万亩,实现收益107.6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51.28%。二是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其对人均纯收入贡献份额。2008年,徐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60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3家,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带动农户发展二、三产业15.75万户,注册农产品商标367件,对人均纯收入贡献额由去年的821元提高到今年的1037元。三是突出重点,完善体系建设。以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提高现代农业集约化水平,通过引导、辐射等措施带动千家万户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以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值比重,以订单或合同等形式带动“家庭经营”进入产业化体系。以推进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市

场化水平,使农民减少销售环节,与市场直接对接。
  建立合作和就业创业机制。一是完善和创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民有了一定的发展资金,就要及时地把他们组织起来进入产业化体系。近年来,乡村原有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服务组织已不复存在,农民面临着想增收、盼服务的困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恰好一手牵市场,一手牵农户,是“统”的重要载体,应把其作为新生产关系、新组织去培育和发展。2008年,徐州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22个,成员户45万户,带动非成员户63万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61%,成员户人均纯收入达到7488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48元。二是建立促进全民创业就业机制。以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为载体,唤醒“三农”发展二、三产业意识。通过鼓励村干部带头和带民创业、科技人员兼职创业、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个体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等措施,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建立稳定的政策支农机制。一是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把握重点。依据现状,财政支农重点应调整到发展农业科技、基础项目建设、高效规模农业、商品粮棉油菜基地建设以及减灾抗灾等方面上来。要扩大“经济薄弱村”和种养业支农比重,提高综合直补份额和财政转移力度。二是创新农村金融机制。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越来越高,说明一手抓农业打基础,一手抓二、三产业促提高,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抓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贯彻落实,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村镇银行、投资担保公司、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引导其健康发展,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十分关键。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制。在巩固主要粮食作物、奶牛、生猪保险的基础上,扩大保险覆盖面,使农民在灾年也有一定的收入保障。四是建立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机制。运用行政、经济、政策等手段,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重点投向加工流通企业,提高产销一体化经营水平。五是建立调节制度。首先建立农资价格增长指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的控制系统;其次通过立法程序,制定《个人收入调节税实施细则》,采用个人收入调节税办法对市场分配获得高收入者进行课税,以调节过大的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建立科技支撑机制。一是改革农业科研体制,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在组织结构上把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化农业协会和农民四个基本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特别要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结合。在优良品种培育和节水农业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二是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充分发挥现有农技推广网络和推广队伍的重要作用。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强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农技人员队伍,强化管理和技术服务职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尽快启动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家”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户”的问题。三是完善农业培训体系。深入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增强乡村干群依靠“智力”增收理念、科技兴农意识和科技致富思想。在抓好“阳光工程”的同时。地市级要整合各类高校资源成立“培训学院”,以政府“买单式”对镇村干部、中青年农民和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农业技术和相关知识培训,加大对农业高层次人才和农村急需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三农”整体科技文化水平。
  
  责任编辑:袁 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0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