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踏海探天的远望勇士(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京生

  敢与台风捉迷藏的“船老大”
  
  船员们都把船长美称为“船老大”。曾在远望二号船当了8年“船老大”的吴正松,现在是简仕龙的副手――海上测控部副主任并兼该部装备部部长。这也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考验,而且在风浪中展现出大智大勇的优秀指挥员。
  吴正松是江苏人,但看上去却像个北方大汉。他身材魁梧,一副摧不垮累不倒的样子,讲起话来也是生动风趣。
  大学毕业后,26岁的他来到了船上。刚开始和大海大洋打交道,一遇风浪他就晕船。一次正吃饭时,由于船在波浪中颠簸,他刚吃的一口面条不想吐出来,就咬着牙紧闭着嘴,结果从鼻孔里流出来两根面条……就是这样,他从晕船到不晕船,从26岁干到了46岁,从一个普通船员干到了船长。
  20年弹指一挥间。远望船队历史上遭遇的最大的两次风浪,他都赶上了。
  1994年12月19日凌晨,刚刚执行完抢救“东方红三号”卫星任务的远望二号船正航行在马里亚纳海沟洋面上,突然遭遇强台风的袭击。
  吴正松正在睡梦中,电视机突然从桌上摔到了地下,他正担心电视机会爆炸,桌上的玻璃板又砸到了地上,顷刻间屋里一片混乱。
  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向驾驶室跑去。一个船员穿着裤衩背心跑过来,对着他拼命地喊:“船长,船长,是船要翻了吗?”
  “你给我回去!没关系!”他答。
  当吴正松左右摇晃地冲进驾驶室时,雪山倒塌般的巨浪照着船头压过来,黑压压的一片,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
  他对驾驶员命令道:“让我驾船!”
  此时,有人用绳子把操舵手绑在舵机上,以使他正常操舵。
  马里亚纳海沟素有“海洋黑洞”之称,其深度即使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全填进去,峰顶距洋面还差7000多英尺。这里海况复杂,航海家都称这里为“魔鬼”海域。
  远望二号船仿佛开进魔幻世界,船的前方是强台风,船后是尾追而来的寒潮大涌,左舷是低气压形成的强气流推着海浪发出怪叫,整艘船处在三面夹击的险情中。巨大的船体单侧倾斜达到23度。
  吴正松感到巨浪沉沉地压在自己的心头。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要沉着,沉着,再沉着!
  船上的高频电话里突然传出呼救信号,半个小时后没了声息。吴正松倒吸一口凉气,一份海况通告传到他手里,前天有两艘外国商船在此地葬身海底。
  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急方案。真是祸不单行,机电部门报告,两台主锅炉突然同时发生故障。锅炉出了问题,行船速度立刻慢了下来,时速由原来的18节下降至6节。
  机电部门在紧急抢修锅炉。他和气象部门商量,调整航向,调整船速,调整船的压载……
  大浪大涌不断击打着船身,钢板嘎嘎作响,远望二号船随时都会有灭顶之灾。
  直到第二天中午,船还没有摆脱困境。炊事员把自己绑在炉灶上,做好饭摆上饭桌。船员们刚坐下来,一个大浪扑来,船倒向一边,饭菜全都洒在了地上。船员们也被扫到了一边,但没人有怨言,立即返回了各自的岗位。
  一位随船出海的工厂师傅说:“我都要没命了,还修什么锅炉?”
  吴正松严肃地说:“你们是来配合我们出海的,你们不修,船没了,你们还要什么命?”
  师傅脸红了,边吐边检修,终于使锅炉运转正常。
  吴正松果断决定:将船航向与风向成30度左右夹角,在风浪和大涌的一条夹缝中全速前进。远望二号迎着狂风巨浪,终于冲出了台风寒潮的包围圈。
  整整36个小时,吴正松没有离开驾驶台一步。远望二号终于安全返回了祖国。
  1997年4月17日,早晨6点,吴正松让船给摇晃醒了。气象预报是4至5级风,但他感觉却是6至7级。他把气象预报员找来会商,从气象云图上看台风就要来了。
  此时,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就要发射。远望二号船刚刚行驶到南太平洋斐济岛以东洋面上、就遭遇了这场强热带风暴,风速从6级很快上升到11级。顿时,海面上滔滔巨浪如万匹发怒的雄狮在咆哮,一个个十多米高的大涌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船头袭来。船体在剧烈地升沉、摇晃,钢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上午,倾盆大雨伴着海浪压向测量船。卫星通讯与地面失去了联络,剧烈的摇荡又使气象云图难以接收。危急关头,吴正松迅速组织人员分析台风趋势,研究突围计划。
  “船长,船长,烟烧到手指了!”此时的吴正松正在观察涌浪,他的手指已被香烟烧起了一个水泡,他竟没觉得疼。
  吴正松凭借多年的航海经验、精湛的驾驶技术和过人的胆识,在难以准确判明台风走向的情况下,沉着冷静,果断修正航线,4个小时内3次下令调整航向290度。远望二号与台风周旋了15个小时后,终于突出了风暴的重围。
  事后,船员们戏说:“吴船长这是驾驶着万吨巨轮在太平洋上与台风捉迷藏呢。”
  我问他:“你怎么对这两件事印象这么深,连时间都记得这么准确?”
  “生死攸关啊!稍有不慎,就没有今天咱们两人在这里面对面谈话了。”这句话他重复了两遍。
  “你有什么遗憾吗?”
  “我最遗憾的是当了8年船长,也没等到自己亲自驾船测控那艘把航天员送上天的神舟五号!”
  
  “船宝”万细春
  
  “船宝”万细春,船龄和远望二号同龄,他是船上的元老,也是船上惟一比现任船长和政委年龄都大的人。。 他是湖北黄冈人,至今乡音不改。
  一见面,他就说:“船上的下水道堵了,我刚修好。其实船上哪里出了问题我都去修理,大家都叫我包工头。我都47岁了,年轻人说我老了,脑袋生锈了,所以也不晕船了。”
  “从远望二号船建好,我便成为船上的机电工。我从18岁干起,一直在这艘船上,对船特别有感情,所以我就爱管闲事。看到哪个螺丝松了,我就要去拧一拧。船就是我的家,有的年轻船员往下水道里倒茶叶,我就去管,我不怕得罪人。大家都知道我老万铁面无私,我常听到船员们说,老万来了,小心点,老万又检查工作来了!”
  我笑道:“难怪大家都叫你‘船宝’啊! ”
  他却一本正经:“我是船长的眼线。”
  “为什么?”
  “因为我看到什么都爱管,都要管啊反正我也闲不住。”
  别看万细春一脸朴实相,人却很聪明。他深信,命运决不会亏待一个勤奋踏实的老实人。他刚上船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998年底,他学完了海军工程大学机电管理专业的所有课程,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文凭,现在是轮机工程师。
  远洋人都知道,机电动力是船舶的“心脏”,锅炉又是“心脏中的心脏”,而自动控制仪表是它的神经中枢,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万细春用那双整天与油污打交道的手捧读完了《热工学基础》、《舰用锅炉》、《船舶动力自动化》等30多本专业理论书籍,并作了2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他

还利用各种机会,到各个厂、所,虚心向工厂师傅学习,结合修船、平时工作、出海执行任务,反复摸索,不断实践,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面、系统地掌握了锅炉这一关键岗位的技术要领,并逐渐积累了一整套维护保养、排除故障的经验,成为锅炉岗位上的“一摸通”。船上动力设备140多套,仪器仪表经常出现故障。他不怕脏不怕累,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各种变送器、调节器和放大器清洗一遍;给它们加油保养。就这样,通过辛勤劳动,他摸索了一套过硬的锅炉操作管理技术,仪器仪表每一个细小波动都逃不过他那双犀利的眼睛。在热浪袭人的机炉舱里转上一圈,他能在震耳的噪音中听出哪个管子出了问题。
  执行神舟五号任务的时候,一号锅炉漏水,吴船长让他去排除故障。锅炉里的水放完了,却仍热得烫人,他和电焊工一起进去焊接。工人说:“老万你不要命了?”他说:“任务比命还重要!”铺上隔热石棉和冰块,他带头下去了。3个多小时后,他们把锅炉修好了。
  万细春在机电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参加了历次海上测控任务。可以说,他随远望二号见证了我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发展的坎坷与辉煌。与他同来的战友,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已转业当上了地方领导,还有的当上了经理老板,而他就是舍不得机炉舱那朝夕相伴的机器,就是不愿意离开浩瀚的蓝色海洋。
  老万说:“我没有想过下船,我想一直在船上干到退休。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岗位。”
  
  喜爱文学的技术尖子
  
  顾炳俊,高高的个子,帅哥形象文人气质,学理工的却喜欢文学,具有浪漫情怀。正因为这点,1996年他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时,有许多选择的机会。偏偏那时,他在研究生院一个师哥的手里看到了远望号船的照片。多美啊!蓝天大海、乘风破浪的远望号船……就是那一张张照片,把他吸引到了远望船上。
  顾炳俊在大学里是高材生,考试成绩总是前三名。刚上船时他还有点孤芳自赏,认为自己对付185系统接收机是小意思。刚好那时接收机的锁相环出了故障,他认为自己解决没问题。于是把自己关在机房里,整整一个星期,每天晚上他都在琢磨接收机的故障,他要拿出业绩来证明他的能力。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有很好的理论根底;可他就是没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最后他不得不向领导汇报,请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来排除了故障。
  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但顾炳俊是一个不服输的小伙子,他把大学课程重新复习了一遍,又联系实际搞懂了设备原理,对设备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在远望船进江南厂中修技术改造期间,为了及时了解新设备、掌握新技术,顾炳俊数次到厂所跟班学习,虚心求教,与厂所师傅们一道安装、调试设备。白天在机房工作,晚上阅读资料,与同志们一起探讨技术难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全面掌握了系统的软硬件知识,弄清了每一根电缆、每一块插件的性能、指标和原理。多年来,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重大任务中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近10次。在北斗卫星任务中,频率源A套场放出现了故障,经过检查,发现其中的微波放大器件损坏,船上无此型号的备份,厂所师傅也为此束手无策,若不解决这个难题,设备将单套参加任务。这时,顾炳俊大胆地提出了用高频接收机的“一中放”来代替“场放”的想法。经过两天的试验,证明可行。在实战任务中,采用这一备份进行测距,数据达到了任务精度的要求。为了提高测控设备参战的可靠性,顾炳俊还编写制定了《1.85接收机战前指标测试规范》,经实践证明,它对提高设备参试的可靠性效果明显。这是在远望船队中首次提出对测控设备进行战前指标测试的方法,并形成制度,在海上测控部得到广泛推广。顾炳俊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科技干部,并荣立二等功。
  顾炳俊告诉我,他登上远望号,见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大海,面对可怕的风浪,他才真正明白艺术的浪漫世界不能代替大海的残酷。在蓝色的太平洋上,他并不寂寞,他心里有一个艺术世界。闲暇时,他喜欢推导“麦克斯韦方程”,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在月光洒落的甲板上,他长久地仰望星空,独自静静地看着“麦哲伦星云”。那一刻,他的思绪自由自在地在无垠的星空中飘动,点点繁星勾起他无尽的遐想。
  顾炳俊深知船上人员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身为技术组长,他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的同时,加强传帮带,不断探索科技练兵新方法、新手段。他提出了岗位人员要由岗位操作型向工程设计型转变,不断追踪技术发展前沿的训练思路,并用于实践,大大提高了训练效果。在他的带动下,185组涌现了一批精通设计的人员,并于2003年成立了软件无线电实验室。2002年,185设备进行改造,这是国内软件无线电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的首次工程应用,又面临时间短,人员新等突出问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解决了设备问题100多个,摸索出了一条数字化基带设备在船载站工程实践的成功道路,为新船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并准时参加了测控任务实战,圆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船队首长称为:创造了海上测控部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
  
  腼腆敬业的工程师
  
  石湘是个腼腆的湖南小伙,人长得很精干,一说话就脸红。
  今年28岁的石湘是通信系统的时统工程师,很有灵气。船上用的原子钟满足测控要求达到几千分之一秒准确就行,然而他负责的原子钟现在已经达到了十万分之一秒。另外,他还有别的“绝活”。
  石湘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1999年大学毕业。他性格倔强,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他所在的时统岗位,是测量船测控通信设备的心脏,担负着为全船测控通信设备输送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的重任,时统设备如果不能正常工作,那“海上科学城”没有标准时间统一步伐,也就没法完成它所担负的科学试验工作了。这些设备主要是集成电子设备,还有很多软件技术,需要大量的电子知识,尤其是数字电路和计算机软件知识。在老师指导下,这些知识一般要学个一两年。石湘虽是名牌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但面对一堆电子设备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有人劝他和领导说说,换个学有所用的工作岗位,可石湘却笑道:“组织上分配我到这个岗位,我就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个样,让领导放心。”从此,他泡在机房里,自学起了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课程。他每天对着电路板,一个一个引脚地测量设备的电路连线。
  时统机房在船的底部,没有舷窗,里面空气很差。正值8月酷暑,机房里又闷又热,可他在机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常常是汗水湿透了衣衫,实在憋闷得受不了,才出去呼吸几分钟新鲜空气。就这样,他每天硬是把电路资料从计算机上一点点抄下来,一根连线一根连线地与实际电路核对,然后再分析它的工作原理,一干就是两个多月,终于全面精准地掌握了时统技术。
  石湘常说:“越是难干的工作,我越要试一试,而且我一定要干好!”在执行神舟三号飞船任务中,他看到由于任务时间长,需要处理的任务数据多,船试验参谋的工作量大,为了提高试验指挥效率,他主动接下了编制任务流程自动生成软件的任务,不到20天,他便把实用程序交到了参谋的手上,大大提高了参谋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在神舟四号任务中,他在原有软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轨道预报计算方面的功能,使软件具备了随时可以依据飞行器轨道参数,生成任务流程的能力,添加了关键时间点和关键事件的语音提示功能,软件在执行任务中成效显著。
  石湘就是这样,对待事业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用他坚忍不拔的工作热情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5年11月23日,当从大西洋海域返航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胜利凯旋到驻地时,我的电话铃响了。远望勇士告诉我:他们回来了,许多人激动得哭了,因为他们这次完成任务非常圆满!
  在神舟六号飞行的115个小时里,他们像母亲守护着新生婴儿一样,精心完成测控通信任务。他们测控通信时间占整个测控通信系统总覆盖率的近50%。同时,他们又是战风斗浪的勇士,4艘船安全通过了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等险要航区,总航程近6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4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