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网络日志文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网络日志文学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在图像化时代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析网络日志文学的特征:接受主体自由具有多面性,接受期待具有非崇高性;接受过程中,页面干扰具有复杂性,网络日志接受具有召唤性;从接受效果角度探析,经验期待具有重组性,阅读评论具有反馈性。网络日志文学更需要读者的互动来完成作品意义的揭示与表达。
  关键词: 网络日志文学;接受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5-0062-05
  网络日志主要包括:QQ空间日志、博客日志、人人网(原校内网)日志、社区空间日志。这些网络日志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依靠性,网络日志的发布和依存都需要凭借一定的网络平台,如QQ空间或博客;私人性,日志通常以私人话语为主,进行私人生活与情感的表达;自由随意性,日志可以随写随发,写的内容范围也很广,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危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均是允许的,可以有文学性,也可以全是娱乐;即时性,一般发在个人空间的日志不需要特别的审查,只要发表就能被朋友看到,及时被他人阅读与评论,也可以随时删除。此外,还具有屏幕化、图像化、页面化等特点,他人一般需要借助网络等进行阅读。
  由于网络日志抒写的自由性、随意性和无规定性,网络日志的内容庞杂各异,并不是所有网络日志都能划入网络日志文学的范围。一般而言,网络日志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创文章,一类是转载或分享文章。
  所谓原创网络日志文学,是指作者以自己经历、心情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媒介,其中渗透着一定意识形态、文化精神等,以网络中一些平台为基础,发表在空间或主页的日志。它具有非盈利性、无功利性等特征。读者主要通过屏幕进行阅读,并且可以进行一定的互动。原创类文章在网络日志文学中所占比重很大,可以更强地展现着网络日志文学各方面特性,也更需要读者的反馈与互动,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日志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原创类文章更体现了日志文学写作者的最初动机,或者是低吟给自己,或者是诉说给别人,但是当事件与情感通过了语言文字的媒介,过滤了情绪的喷发,增加了一定控制和修饰,产生了文学性,以文章的形式展现在屏幕外的读者面前时,网络日志文学的主体构成就产生了。
  转载或分享的文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哲理美文,通常是一些名家的优美散文,也有记叙性、议论性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语言优美,读来怡然舒畅,值得他人鉴赏、学习,另一方面具有某些人生哲理性,给人以启迪,传送主流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一些是别人整理的名人讲演稿、报告稿,具有一定启发性,能激励人前行。另一种是佳句汇总,或者富含哲理,或者言语优美,与第一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它多是一些篇章的节选,甚至只是某篇中一个句子。整篇文章是由一个个独立分散的句子直接汇总而成,不是配合起来表达某一集中的思想与理念,每一个小部分都是浓缩的精华。
  网络日志文学具有网络日志的特点,但其更重要的特点是文学性。网络日志文学是文学为适应图像化时代、网络时代而产生的。网络日志文学消解了传统文学的严肃性,降低了文学的姿态,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使文学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所具有的开放性,又使得与读者的互动性更强。
  目前,有一些评论者就博客文学发表过相关研究文章,但网络日志文学与博客文学并不是等同的,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而它们在很多方面有共同的特点。在众多探讨博客文学的文章中,有对博客文学发展的梳理,有对其特征的归纳,还有对其私人话语、狂欢精神的分析。笔者试从接受美学这个角度对其进行探究。
  二、接受美学视野下网络日志文学的特征
  接受美学是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士坦茨学派的重要理论成果。他们的主要理论观点有走向读者,重视读者对作品的意义,强调本文的召唤结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等等。正是因为网络日志文学更具有与读者互动的特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才有其合理性。
  1.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主体
  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主体也即阅读者具有自由性,表现在接受主体本身、接受时间与地点、接受方式等方面,因而主体自由具有多面性。接受期待不再是严肃、崇高的,而是非崇高的。具体表现为关心朋友、猎奇心理、娱乐放松和知识功利,这些形成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期待。
  主体自由的多面性。接受主体本身具有自由性。接受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或者主动成为某篇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主体,或者拒绝欣赏该网络日志文学,接受者具有自主性、可选择性。在自由选择成为接受主体之后,在时间和地点上,也是自由的。由于网络日志文学内容广泛,不似传统文学的严肃与高深,接受主体可以在任何自己愿意的时间、地点接受网络日志。或者在上班途中的公交车上,或在工作期间短暂的休息时间,或在工作结束后安逸的家中。另外,接受主体的接受方式也是自由随意的,可以通过电脑上网、手机阅读及其他可联网的电子产品。
  接受期待的非崇高性。 尽管主体在接受网络日志文学时具有很大的自由性,但事实上,更多的时候读者是带着一定的期待视界进入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过程的。“所谓‘期待视界’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1]13一方面接受者在接受网络日志文学前大多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另一方面也带着某种接受动机、或者审美期待。这种期待是非崇高的,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关心朋友。很多接受主体选择对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是为了关注朋友动态,了解朋友生活。由于网络日志文学的内容多是写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接受主体对网络日志接受,可以实现关心朋友的目的。电话、Email等固然也有这样的作用,但有些心情与体会以文字形式展现又有不同的味道,接受者读了既了解关心了朋友,又可能会引发接受者对自我的思考与反省。   猎奇心理。不排除这样的一些接受主体,可能他们与网络日志的写作者关系也不是十分密切,也并非出于关心朋友而只是好奇某些人在某段时间做过什么、有什么心理与情绪的起伏。他们是以这样一种猎奇心理去接受某些网络日志的。人天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别人的快乐要探究出是否值得快乐和张扬,对于别人的痛苦也要细细咀嚼并且主动给予同情与怜悯,而且还会对别人的快乐和痛苦好奇地寻找根源。通常人们会更好奇名人或成功者的人生,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而网络日志文学恰恰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猎奇心理。
  娱乐放松。人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为了生存、生活而忙碌、奔波,工作之余更希望得到娱乐与放松。带着娱乐的期待性,因而更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文章进行阅读。而网络日志文学中自然有这样的文章,或是搞笑的生活经历,或是转载的幽默故事。还有一些网络日志文学以图片与视频的方式呈现,有的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娱乐性,成为带有娱乐期待接受者的选择内容。
  知识功利。也不乏接受者是带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与欲望而接受网络日志文学的。他们希望开“卷”有益,希望在任何的阅读与接受中收获知识与见识,丰富自己。带有这类期待心理的接受者往往接受那些本身就是以知识内容为主体的实用性文章或技巧性文章,以及能从生活经历中得到人生领悟、人生知识的文章。
  正因为网络日志文学会有这些相关的内容,才使得接受者在接受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某种期待视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2.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过程
  在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过程中,接受本身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一方面是页面干扰的复杂性,其中网络日志页面的背景与结构、点击与评论、平台与高度都会对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造成一定干扰;另一方面是网络日志接受的召唤性,网络日志文学本身形成一种召唤结构,分为两种情形:说与不说造成的空白召唤接受者参与,说了未必能懂造成的不确定性召唤接受者参与。
  背景与结构。由于网络日志文学是依靠一定的网络平台,或QQ空间,或个人主页,因而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也受到这些空间设置的影响。主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不同的主题、背景、模块。空间的布局、日志的位置会影响网络日志的接受,日志中的背景色调、空间中的音乐或者日志本身插入的音乐会影响网络日志接受者的心情。这是网络日志文学的一大特点。文字在这里远不像纸质文学那样单纯。这样的一种页面构成方式对于接受主体而言,会在不知不觉中筛选一部分空间中的日志文学进行接受,就会使接受过程形成一定的阅读心境与氛围,对接受过程形成一种干扰作用。
  点击与评论。在网络日志列表中,无论是在QQ空间,还是博客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志的点击量与评论量。这无疑会对新的网络日志接受者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欲望。点击量多,一定程度上说明日志很火,会有值得接受之处;评论量多,说明日志本身要么有争议性,要么能引起很多人共鸣。这样使得一些日志越火,点击量越高,但并不是点击量越高就真的价值就越高,越值得看,总有一些点击量是因为跟风所造成的,也有一些好文章因此被湮没。因此,点击量与评论量的多少会在接受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干扰性。
  平台与高度。网络日志文学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既可以放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由别人主动点击进入,也可以自己把一些日志文章置于公众视野之中,并且网络中有各种这样的平台方便网络日志文学的公众实现。比如QQ空间中,可以把日志文章自己推荐到腾讯空间首页。但是能否通过审核,要看文章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这个标准则是由腾讯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在博客中,有圈子、广场。一些有共同喜好的人聚集成一个小组成为一个圈子。圈子本身是一个小的公共平台。只有圈主进行选送并且通过广场负责人的认可才能使一篇日志出现在广场之中。这些平台的出现既丰富了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过程,又给接受过程带来干扰与影响。
  在平台与高度方面还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文章的评判与权力问题。网络日志文学的评判标准没有固定的条文,也不需要像传统文学要经历时代的淘洗。网络日志文学表面上的评判标准就是点击量或评论量高低。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结果,可能需要有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文章题目,甚至一个不俗的网名或ID,亦或者有一帮爱顶你文章的圈友,也可以是作者与圈主关系很好。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文章确实特别好,好到让所有点开的人赞不绝口。但事实就是,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人们在接受网络日志文学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放松的心境,接受期待是非崇高的。这将意味着较少的人会真正在乎文章的艺术性,或者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性。这使得网络日志文学的评判标准也是非崇高的、非严肃的,这一点是与传统文学所不同的。
  当然也有权力问题。一篇网络日志文章能否被圈子认可,被广场接收,是与圈主、副圈主有很大关系的,他们的地位有点像杂志的主编之类。由此可见,网络日志文学在接受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网络权力的限制与影响。网络中的日志文学也只是相对的自由和平等。
  日志接受的召唤性 。文学作品结构具有一种效应,“它产生种种不确定性与空白以召唤读者参与创造。”[1]127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网络日志文学也具有这样一种召唤结构,或者是写作主体说与不说的摇摆心态造成空白召唤接受者参与补充与填充的结构;或者是写作者即使说了但接受者未必能懂所造成的接受的不确定性结构。
  所谓说与不说,是指网络日志的写作者在写日志时往往有这样一种复杂心态。一方面在情绪与感性的推动下,有一种强烈要说的欲望,想要把自己的故事、情感通过文字等表述出来,得到朋友的关心。另一方面又不太愿意把自己过于隐私的一面展露无遗,想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在这样一种近乎矛盾的心态之中形成了说与不说的对抗,因而在网络日志中形成了一定的空白。这空白自然会引发接受者的参与热情。作为一个网络日志的接受者,他希望探寻到更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与内容。越是含混不清,越是表达含蓄,反倒越使得接受者好奇,造成更大的吸引力。我们看到,一些私密性的文章因涉及个人情感,或者坎坷的遭遇,有明显欲说还休的味道,点击量和评论量都很高。这就是因为网络日志造成的空白召唤了更多接受者共同参与。   所谓说了未必能懂,多是由个体的审美经验差异所造成。网络日志文学中的“空白”与“空缺”是需要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而即使在面对同一个空白时,不同接受者会产生不同的填补与连接,这是审美经验差异的结果。大部分网络日志文学并非是思想深邃难以理解和阅读的专著作品,而更多的是通俗易懂甚至不费多大力气就可读懂的文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简单地做到与创作者的感同身受,也就是所谓的说了也未必能懂的状态。同样是疼,到底程度几何,恐怕只有当事人才清楚。由于网络日志文学多是写自我经验与人生体悟,很多东西是作者亲身体会才有所感触,而接受者的读者只能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尝试、去想象,如果没有类似的经历,这样的填补与连接显然会因人而异。
  这样的不确定性吸引接受者的同时也造成了同一篇网络日志接受过程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一方面表现在同一个人对某作者在不同时间的文章产生不同的情感与回应,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文章在不同的接受者的接受过程中成为不同涵义的文本。
  3.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效果
  网络日志文学经过接受过程之后,总会产生一定的接受效果。其中比较普遍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经验期待的重组性,既有心理上的不平衡,又有行为上的鞭策和模仿;另一方面是阅读评论的反馈性,在这里也是召唤的完成,接受者的评论使创作主体获得精神支持,也在一定情况下使一些创作主体对网络日志原文进行修改,完善日志的意义实现。
  经验期待的重组性。 从文学效果论的角度看,文学的接受效果通常是对接受者视界的影响与改变。“我认为,作品凡能真正激发起读者情感的,就在实际上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读者的审美经验期待视界。”[1]271网络日志文学也有这样的一种功能与效果。阅读网络日志文学反而更容易引起人心灵上波动,或者被其中的故事与情感所打动,或者因为别人的故事引发对自身的反思。这些都是外在的他人的价值观与自我价值体系的冲撞,从而引发心灵的震动。尽管这震动可能持续时间并不特别长,改变也并非是根本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及一些传统文学作品,但是在广泛性上却是要大于传统文学作品的。
  文学接受高潮的延留。文学接受的高潮通常是指我们所说的共鸣。我们认为网络日志文学接受的高潮就是如上所论及的心灵上的震动或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高潮的延留则表现为一种鞭策和模仿。作为一个接受者,在阅读到让自己心灵震动的作品之后会比照自己的情况,通过别人的故事与经历给予自己鞭策。这往往也是很多接受者所期望达到的接受结果,即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变得更好。对于那些优秀于自己的行为则会产生模仿的举动,一方面想要通过模仿让自己尝试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想要知道模仿的结果是否与他人一致,是否能收到预期效果。这样就比心理上的不平衡与情感波澜更进了一步,造成一种对接受者行为的影响与改变。
  阅读评论的反馈性。阅读评论的反馈性在这里同时也是召唤的完成。通常网络日志文学的接受者在接受过程的最后会以评论的方式,完成网络日志本身的召唤,以评论的形式对其中的空白与空缺进行填补与连接。评论既可以是匿名的,以陌生人或不登录的状态,也可以是登录的评论。在这里,网络日志的写作者还可以与登录的评论者在此平台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与交流。
  接受者的评论一般会给创作主体造成两种较普遍的影响。一种是对创作主体的精神上的支持,使创作主体得到一种被关怀感与满足感。就比如在QQ空间或者人人网中,一个评论很多的日志会被他人认为是一个有人气的日志。创作主体要么才华横溢,要么人缘特别好,能让如此多的人留下评论,因而也是一件值得自豪和炫耀的事情。另一种情形则是会使创作主体对网络日志原文进行一定的修改,以满足接受者的心理诉求或解除某些误会。比如,某个女孩沉寂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更新一篇日志,在日志中写了和男友的很多幸福故事,有接受者在评论中写到想要了解一下男孩,于是女孩在日志中增加了一部分内容来描述男友的基本情况或者直接加上一张照片,以此来满足接受者的诉求。再比如创作者在某篇网络日志中提到自己生日快到了,刚好在日志中插入了一张巧克力的照片,一些接受者会误以为日志写作的当天就是作者的生日,类似的评论会使作者对原文进行修改,告之礼物并非因生日而收到,解除误会。有些接受者对文章的理解并非是作者的本意,这时候作者或者单独说明情况,或者在文章中做出一定的修改。这样的一种及时反馈的结果是传统文学难以企及的。这种接受的反馈性,更多的是侧重对创作主体和作品本身的影响。这个过程也正是网络日志文学本身召唤意义的实现,召唤结构得以完成。
  网络日志文学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从媒介上讲它区别于传统文学,主要依靠网络平台,因而网络日志文学是新媒体时代文学发展的一种形态;从接受方式上它主要通过屏幕(电脑或手机)阅读。在这样两个前提下,网络日志文学本身早已不是传统文学的严肃、宏大主题抒写,而是一种自我世界的狂欢,是公开的私人话语,“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超越,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是后现代精神的一种张扬。”[2]135网络日志文学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满足了现代人忙碌生活中对文学的另一种需求。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张伟.公开的私人话语――博客文体审美特征探析[J].兰州学刊,2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322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