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阶段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宁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顺应这一形势,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了我国的教育教学内容,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带动了我国同世界各国间的交往与交流,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总的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是广泛而深刻的。本文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展开讨论,分析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交流 合作 意义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加强,文化领域的交往与交流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国家化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朝着实践化方向发展,各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与学术力量,纷纷同海外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思想理念的人才,同时也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整个世界了解了中国,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所影响的范围是广泛而深远的。
  1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海外留学派遣、留学生互换、海外专家学者座谈会、国际联合办学等等。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观形势对于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积极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因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高校国际化发展,紧随时代先进理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化思想”的理解,模式、方法以及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一些以点为单位的形式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例如:国际学术交流座谈会、留学师生互换等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较为有限,一般只有参与其中的师生能够感受并认识到国际化氛围。相反,如果建立一个覆盖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相对均等、公平的参与机会,则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体现在:增强师生的国际化意识、打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启发师生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优化其知识结构、开拓视野,同时在中外文化的交往与交流中,能够碰撞出火花,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交流双方学术研究的进步。
  1.2 促进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优化发展
  不同的高校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影响也必然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以点为单位还是系统化的国家交往、合作都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规范制度、行政管理方针的监督、维护与组织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交流合作点之间的科学联系与有效沟通,双方本着遵守共同的规范、规章制度的原则,各自享受自身的权利、履行各自义务,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各自优秀学术文化资源的分享,而且当遇到一些交流上的分歧或发展中的障碍时,也能够根据事先拟定的规章制度来争取问题的和平解决,从而维护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友好、持续性发展。
  1.3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一些世界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在科技探究、专利发明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论是他们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其中的一些民族文化都闪耀着光芒,这些宝贵的精髓都应该成为世人学习的对象,所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同西方国家一样获得同等的国际地位,只有通过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融入世界知识殿堂,使广大莘莘学子、教育学者等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交流与合作中来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学术研究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支持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是相互的,其力量的积极性也是巨大的,丰富了交流双方的学术文化内涵,提高了整个学术领域的国际化意识,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合格人才,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与进步。
  2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交往不断密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进程与持续时间也必然会受到客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从当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结合现今的世界交往与交流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势必朝着以下趋势发展:
  2.1 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水平、层次都将更加深入
  合作交流的形式与内容也将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从当前的留学生互换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座谈等简单初级形式朝着创建国际教育合作组织与机构等方向发展。
  2.2 更加注重对外来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
  以往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知识获取方面局限于“引进”,所引进的知识往往无法被充分地吸收和利用,中外学术知识或文化仍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无法实现切实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与合作交流的日渐频繁,加剧了中外双方对于发展创新的需求,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学术教育都试图走向国际化,跻身国际舞台,这些客观形势都使得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加深对外来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使之同自身文化相融合,创造出能够彰显中外各自文化优势的文化系统。
  2.3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地位的颠覆性变化
  传统的教育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通常处于被动地位,以辅助配合的身份来从事学术交流与研究,主要以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为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与发明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国际化交流势必会打破这一被动局面,朝着对等交流与合作方向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也会成为一大主宰力量,在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力量和风采,向世人贡献出属于自己的研究和发明,彻底颠覆传统的从属性被动局面。
  3 总结
  高等教育作为振兴民族发展的文化力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上发挥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的程度和水平,建立健全国际化交流合作制度规范体制,加快我国高等院校学术研究的步伐,在双方友好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自教育、文化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梅.新时期地方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工作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7):3-5.
  [2]李向晟,张永华.研究型大学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研究[J].浙江统计,2006,(12):18-19.
  [3]卢江滨,李晓述.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践行与展望――以武汉大学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77-881.
  [4]林维明,李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48-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748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