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衣食住行看中西价值观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秀莲

  摘要:当历史的潮流簇拥着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地球文明时,人们各自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断地发生着激烈地碰撞。概括地说东方文化主要反映为集体主义,尤以中国文化为典型,西方文化则体现为个体主义。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但通过对比分析这两者之间在衣、食、住、行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价值观,人们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使这个世界更具包容性,从而创造出更和谐的全球生活。
  关键词:衣食住行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价值观差异
  Abstract: When all people are creating a new civilization world on the earth, the collision of their different world views and valu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all respects of their life. Generally, the collectivism reflects the nature of ea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 typical one. But, in the west, individualism is widely accepted by people. Th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mpedes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However, by contrasting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two cultures reflected in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veling, it becomes easier to make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which can be helpful to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harmonious world.
  Keywords: culture differences;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veling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221
  一、引言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不同族裔、不同语言共存的多元文化结构已是当今普遍现象。然而,由于地域的差异、阻隔以及交流上的障碍,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习俗传统,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标准,这些常常使得跨文化的交流变得复杂、困难。人们习惯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去衡量他民族的交际行为,这种经由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个人的偏见。因此,在沟通中常常遇到各种文化障碍,难以实现相互的理解。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异域文化,开展两者间的和平对话,以理解与包容的心态对待对方,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理解基础上的沟通,从而共建一个和谐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而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行为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中西方人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而亦可以解读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各种障碍,以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的建构
  在人们沟通过程中,符号语言或行为常常被用于反映交际者内在的动机,但如何表达则取决于人们自己所拥有的价值体系[1]。而价值体系则是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由于世界上各个民族所处地域的不同以及习俗宗教的差异使得文化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 Hofstede(1983)在其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tions一书中就提出了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论说[2]。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这一维度里,各民族都可找到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特点。这一研究方法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观的建构
  就集体主义而言,东方特别是亚洲地区较为典型,而其中中国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几千年的儒家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稳定的群体意识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所要求的三纲五常、君臣父子、贫富贵贱使得整个社会等级制度根深蒂固,使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一种意识:群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体利益。人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礼节和仪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服从群体的要求。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给群体文化中的每个成员打下了无形的烙印。因此,集体主义文化观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让人们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和谐,认为只有有了集体才会保障个体存在的安全;只有融入了集体个体的利益才能有保障。这也就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渐变成不知不觉的习惯,无论是在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集体主义发展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观的建构
  相对集体主义而言的另一极端是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到近代的产物。十六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个体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本主义、人权主义思想在西方得以确立和深入人心,之后美利坚的形成更是将此发挥到极致。这种文化认为个体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出发点,人必须为自己个体利益而奋斗,为自己奋斗才能为他人和社会奋斗,有个体才会有社会整体,个体高于社会整体。这种文化观强调了自然权利、平等和自由的思想。这也正如美国《独立宣言》中写到的: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也正是这种价值观让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个体的一切利益和行为,张扬个性,尊重个体也就成了西方社会的流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仅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使得中西方在衣、食、住、行等各层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了解了价值取向的成因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日常中的不同行为举止,价值判断标准,才能能去包容不同于自己的异文化,成功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
  三、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在
  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分析
  不同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模式,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彰显着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文化差异[3]。从这些层面的对比中可清晰地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沟通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相互间的认识与理解,构建和谐化的国际环境。
  (一)服饰文化:中国服饰“天人合一”的宽衣博带对西方服饰“人体之美”的个性张扬
  中国人的“群体”“整体”意识随处可见。服饰是衣、食、住、行中最能直观体现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服饰最初的功能是为了防寒保暖、遮蔽身体。但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它也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政治、经济、心理、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4]。在中国服饰文化中常常可以体会“群体”“合一”的概念。中国传统服饰追求写意,重在表现人的“气质”“神韵”,以宽衣博带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力求社会伦理规范与个性心理欲求交融统一,服装的社会功能也因此被无限放大,个人审美则被逐渐摈弃。中国服饰要求呈现色彩的和谐,款式的整体呼应。服饰文化的色彩以等级标志为主体,青蓝,赤红,黄,白,黑乃尊贵之色,与五行相对应,构成五方正色的图式,被用来别上下,名贵贱,成为等级差别的象征。而其宽体式造型上的领襟,滚边则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与统一,其集体主义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
  然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崇也使得服饰文化更有别于东方文化。在这里人们把自己看成是自然世界的主人,以自我为中心,张扬个性。立体紧身的服饰强调、夸张的人体之美,个性突出对胸、腰、臀等形体的显露,充分体现个体中心论,显示了写实的服饰风格。
  因此,从服饰中不难看出,中国“天人合一”的宽衣博带写意服饰观正体现了集体主义“合”的思想,而西方体型显露裹身窄衣的服饰写意风格也印证了个体主义文化的特性。
  (二)饮食文化:中餐“合”(集体)对 西餐“分”(个体)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不仅体现在服饰上,就是在饮食文化中,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化不仅在服饰上体现了“合”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也讲究“全”的思想。集体主义无不深入人心。从菜的名称,就餐座次的安排,美食的享用方式到餐后的付账处处都体现着集体主义观念,突显一个“合”或“全”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都是共享的方式,而且聚餐是人们寻求集体温暖和归属感的日常社交行为。单从菜名“全家福”“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我们就不难看出这种群体意识的存在。其次,在就餐座位的安排上,更是突出了群体与等级的概念。中国人常用的餐桌是圆形的,这使得就餐的人很容易向中心凝聚并有归属某个集体的感觉,并且在座次上也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群体的结构非常稳固。用餐时更是讲究通力合作,共享美味佳肴,绝不吃独食,甚至吃完付账时也不忘对这个集体的忠心,个个争先恐后地去付账。正是因为这种聚餐方式,一个又一个群体才得以建立巩固,个体才得以生存[5]。
  然而在西方饮食中,虽同是聚会聚餐,却另有一番感受,完全不同与这种群体行为。首先,西餐文化中所使用的餐桌是长方形的,这种几何图形很难给人有向心凝聚的吸引力。就餐座位的安排也不重长幼之序,更无男女有别,即使在这种聚会中他们也要体现人人平等的精神,张扬个性。进餐时更是冷冷清清,个人端上一盘“自扫门前雪”。吃完之后在中国人看来也更显尴尬,他们各付其账,恐有占他人便宜和被占之嫌。可即便这样你清我楚,大家也还相处泰然。充分保障个体的独立性。
  从以上不难看出,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即使是在普通的日常饮食上在中西方也完全有别。
  (三)居住文化:中式的“天人合一”房包院(群体)对西式的“独立 宏伟”院包房(个体)
  在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使人们时时刻刻都需维护与捍卫。本着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就连我们用以遮风避雨的房屋也印上了“群体” “合一”的色彩[6]。中国传统思想的“儒、释、道”精髓也渗透到了中国建筑的设计理念中。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大多都为庭院式或花园式的。所有窗子皆向院内,外面则全封闭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北京皇宫的紫禁城,普通百姓的四合院还是福建民众的圆形围屋,处处让人感觉集体是个体存在的基础,整个建筑显得沉稳,柔顺,含蓄,形成一个合体,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西方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建筑常常给人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感觉。住宅居中,所有窗子向四面开放的“院包房”尽显个性的张扬与宏伟壮观,更能加强个性的力量之势,与中国的房包院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建筑的“集体”性与西方的“个体”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出行文化: 中式出行重人际网络维系与构建对西式出行求个体体验与享受
  在衣、食、住、行中过去最为人忽略的算是出行了。传统不发达的经济自然使得人们还无暇顾及这一层面。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在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中西方就此方面的认识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其对出行的认识也依然受制于其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出外旅行时,人们所要面临的是去适应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异地文化环境。在中国向来视“家庭”“集体”为生存之本的人们会突感不适,尤为安全性感到不安。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此处的父母和朋友实指个体所期依赖的某个群体。外出行游一时脱离了原有群体,致使中国人在出行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更重视“集体主义”的各种规范,并积极发现能融入其中的新的集体。人们通常认为游玩并不重要,关键是和什么样的团体一起出行。一方面是体验出行的快乐,而更大程度上是在随行中结交好友,建立巩固群体基础。而西方人在出行时,要么旨在完成所负重任,要么完全融自身到行程的体验之中去。与谁交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在体验中得到了极大的生活享受,个体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一切以个体的经历感受为主,与中国人的出行相比似乎更简单明了。个体主义精神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的过程。但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起着制约的作用。由此所产生的误解与冲突常常影响了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因此,通过对人们衣、食、住、行中所反映出的不同生活模式的了解,分析其认识的差异可有利于不同民族的人们了解相互交际中所产生的文化冲击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创造出一个更宽容、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的国际对话平台,丰富地球文化,创造和谐的全球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
  [2]Hofstede, G.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tions[J].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983: 46-74.
  [3]杜学曾.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王维堤.中国服饰文化衣冠古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23.
  [6]沈鸿才.阴阳鱼与十字架――中西方建筑背后的差异[J].美术界,2009(11).
  (责编 张亚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130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