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金融科技的崛起,传统的纸币因为其种种局限性变得不再受人那么青睐。而数字货币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实现井喷式的发展,这种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其发行与流通不再受到中央银行的管控。因此,这种数字货币的诞生,必将对中央银行的现有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以及当下数字货币的交易流程,探讨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数字货币 中央银行 影响
  1引言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货币则又是金融的核心。数字货币是互联网金融科技的产物,会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数字货币可利用其数字技术实现经济的普惠和共享,为边远地区的人们提供各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此外,数字货币的出现也使得央行可以对经济进行更好的宏观调控。由于货币的一切信息都在网络中留下记录,因此,央行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经济有一个更好的把握与监控,精准预测经济走向,从而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此外,央行还可以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监管质量与效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最后,数字货币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监管问题和挑战,中央银行需要构建完善的数字货币监管体系,为此,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国中央银行将来数字货币的发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2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
  一是币值波动较大。近年来,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目前全球的主要数字货币大概可分为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几种。二是交易平台繁多。目前数字货币主要被用来投资,但是由于缺少有实力的机构进行担保,其价格波动加大。数字货币的发展与其运营公司、交易平台和投资者息息相关。部分交易平台起到做市商的作用,而另外部分则充当代理。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或结算操作时需要缴纳手续费,这是目前这些平台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规模受供求影响。目前影响数字货币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供给因素与需求因素。对于供给因素,首先,交易网络的质量会被碎片的多样性所阻碍。其次,由于数字货币采用非实名制交易,这就可能导致一些人利用其进行诸如洗钱等的违法犯罪活动。除此之外,安全和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3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数字货币的发展对包括央行在内的许多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央行来说,与其相关的问题主要是央行在支付清算中所发挥的作用、央行对该种货币体系的监管职责以及数字货币对于央行在调控经济运行时的影响等。如果数字货币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它势必将对包括央行在内的金融体系造成一系列影响。
  3.1货币政策职能受到削弱
  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大小要看数字货币对银行准备金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及数字货币用户和主权货币用户间的经济关联度。假如能够相互替代,关联较少的话,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就会得到削弱。另外,对于货币当局定义货币总量这个问题,数字货币的扩张也会带来很多影响。
  数字货币基于分布式总账技术,该技术可能会对央行的作用与职能造成挑战。虽然央行并不是被其他发行主体所取代,但这种技术依然会降低央行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时候在某些方面完全不再需要央行。比如说,若商业银行或者其他机构允许不再使用央行的公共记账账户,而且同意各银行持有一份分布式账本,那么央行的账户可能就不再会被用在交易与结算中,那么这种情况下,央行该怎么办呢?首先央行就是可以考虑利用该技术发行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并且使其得到广泛应用。但这又会导致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对交易隐私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数字货币法定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等等。目前包括我国央行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已经在着手研究这个问题。
  3.2为支付体系带来一定风险
  央行是金融市场与支付体系的监管人,所以有义务提升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数字货币基于分布式总账技术,可能会给部分支付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央行此时在这些方面就要有更好的风险防控能力。
  未来数字货币的价值很难进行预测,其价值源于交易者的期望与认同。就目前世界上的一些数字货币来看,其价格波动较大,风险较高。而且数字货币的非实名制也蕴藏着一定欺诈风险和甚至导致其他一些违法犯罪活动。在以往的支付系统中,交易风险一般由金融机构承担。而在点对点机制下运转的数字货币,因为用户是直接参与者,所以风险就落在了个体身上。而中央银行为了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就势必要拥有更完善的风险管理能力。
  3.3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面临的底层技术问题
  数字货币的发展是时代前进所带来的产物,是科学技术与金融创新又一次相结合的飞跃,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以及其流通交易结算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采用分布式记账和非对称加密来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比特币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正说明了区块链技术的光明前景。目前世界上很多机构都开始着手基于此技术进行金融创新,各国中央银行也都开始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去研发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
  对于我国央行是否运用该技术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在2016年初,周小川行长就曾对媒体表示区块链技术是一中可供选择的方案,但是由于目前技术条件有限,区块链可能占用太多资源导致无法满足当今的交易量。2016年9月,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组长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案例并不太多,我国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吸收借鉴区块链技术,比如构建记账中心来记录数字货币的整个流通过程等。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应该着手解决区块链技术中的资源占用问题,并且可多向国外先进企业和机构学习区块链技术从底层设计向应用层面转化的经验。为此,我国央行要推出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4政策建议
  对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本文主要从发展现状以及风险监管等角度展开对数字货币的分析,从而探讨数字货币对央行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数字货币是采用分布式记账技术,一旦这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势必会对包括中央银行业务在内的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是对于支付体系、金融稳定、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等方面,数字货币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显著。数字货币由于其自身特性,可能存在诸如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问题。针对其相应风险,中央银行要有配套的金融监管措施,完善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体制,让金融监管创新的步伐及时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数字货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4.1建立数字货币监管体制
  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应该重点放在其风险上,不应该盲目限制其创新。监管策略要灵活多样,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监管方法。央行等监管机构还要完善对数字货币中介机构的监管框架,因為这些机构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对支付体系的稳定会有影响。监管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允许的数字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一体化结合的程度,构建相应监管体系,防止风险由“点”扩散成“面”,避免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也因此能够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把握好自己的行为底线,得到公平公正的市场机会。
  4.2保障数字货币用户权益
  由于数字货币缺少一定透明度且缺乏监管的规范性办法等问题,数字货币的用户权益可能存在一定风险。用户可能难以辨认一些机构的合法性,也无法知晓其中信息资源是否真实,而虚拟的交易则更是带来了诚信度问题。因此,中央银行等监管机构应该解释好相关法律问题,提升数字货币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立法机关也应当完善数字货币用户权益相关法律体系。对于该行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应该开展公开对话,行业业内人士也要积极配合相应机关做好调查与监管工作。
  4.3构建风险评估模型
  数字货币可以跨境流通,而且具有非实名性,这个特点使得数字货币具有一定潜在的风险。由于可以隐藏资金来源,数字货币可能会被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所以,对于数字货币,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各部门可能存在的漏洞,对最终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并考量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设计对应策略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增强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风险的预防与适应能力。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有助于预防和监督各种金融风险的发生,并实时根据数据来拟定合适的计划和解决方案,深入分析市场资金流动状况,及时发现风险并控制风险。
  具体模型的构建需要综合市场的各种特征来进行,通过大数据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预定特征词进行筛选与分析,综合各个维度对各类指数的模型进行构建,再让计算机运用自我学习能力,对已获得数据进行不断模拟实验,完善线索的发现跟踪与监督预警机制,找出市场中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同时也要配合其他各个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信息的实时共享,形成一个覆盖全方位的监管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2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