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人养老需求不断攀升,“养老难”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养老院养老模式的发展在为我国解决养老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以贵阳市Q养老院的老人为例,从老人的自身状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养老院资源配备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通过了解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解决同类养老院养老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0-0054-03
  引言
  联合国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1]。据统计,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14年已达2亿,且每年仍然以80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2]。预计至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总人口数的1/3[3],随之而来的严峻的养老形势,将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老龄化愈加严重。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为年轻人带来更大的生活挑战,年轻人或选择外出务工谋生,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有限的精力无法满足父母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随着家庭规模和养老观念的逐渐改变,养老院养老将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趋势。为了调查研究养老院老人生活状况,了解老年人在养老院的生活满意度,明确其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老人养老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安享晚年,本文选取贵阳市Q养老院的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访谈获取一手资料,并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规范和完善养老院的管理,改进养老院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一、养老院老人生活基本状况及其对养老院生活满意度调查
  (一)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
  1.老人的基本情况。此次调查选取Q养老院的老人为调查对象,被调查人数共58人,其基本情况如下:一是性别。养老院男性老人人数略高于女性老人。其中男性有31人,约占总人数的53.4%;女性有27人,约占总人数的46.6%。二是年龄分布。年龄在60~70岁的为8人,约占总人数的13.8%;70~80岁的有16人,约占总人数的27.6%;80岁以上的有34人,约占总人数的58.6%。Q养老院老人年龄集中在70岁以上,高达86.2%。三是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4人,约占总人数的58.6%;初、高中20人,约占总人数的34.5%;大专及以上4人,约占总人数的6.9%。Q养老院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小学及以下水平人数居多,极个别老人具有高中以上水平。四是婚姻状况。Q养老院中有配偶10人,约占总人数的17.2%;离异8人,约占总人数的13.8%;丧偶40人,所占比例最高,约达到了总人数的69%。
  2.老人入住养老院的原因及心理调查。事实上,许多老年人并不愿主动选择入住养老院。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原因大致为:身体健康状况堪忧需照顾、缺少家属和朋友的陪伴、与子女关系不好以及减轻子女负担。调查发现,因身体状况需照顾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有19人,约占总人数的32.8%;因缺少伴侣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有15人,约占总人数的25.9%;因想减轻子女负担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有12人,约占总人数的20.7%。因与子女关系不好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有12人,约占总人数的20.6%。老人入住养老院大多是因为老人身体状况欠佳,而子女为了生计去外地奔波工作,无暇照顾。老人缺少家属及子女的陪伴,孤苦伶仃,同时也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不得已入住养老院。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替代了可能出现的家庭争吵,同辈人的亲密陪伴赶走孤单,入住养老院确为最佳选择。老人入住养老院的心理随入住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据统计,精神乐观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心态消极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较低。值得注意的是,與子女不和的入住老人对子女养老送终不再抱希望,但这种负面心理不仅没有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他们反而对与子女分开的养老院生活感到满意。
  3.养老院的服务定位。养老院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体住房和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的服务机构[4]。养老院的普遍方针是爱老敬老养老,把老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放在首位,满足老年人对于生活关心、健康关注和精神关怀的需求,具体梳理如下:首先,衣食住行,保障老人基本生活。养老院为老人们提供基本生活所需服务,协助老年人顺利、愉快完成日常生活事项。住宿方面,工作人员定期清扫老年人居室,整理老年人个人物品及生活用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及窗帘;定期清洁老年人居室内电器、家具等,定期清洗消毒卫浴设备。饮食方面,养老院有专门的食堂,固定的用餐时间。同时,Q养老院还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发现老人出现病情变化,能够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其次,聊天陪伴,解决老人孤独无助问题。陪伴聊天这类服务对老人们有排忧解难的作用。据调查,Q养老院丧偶老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9%。伴侣的丧失,使老年人生活变得杂乱无章,从而产生无所依靠、孤立无援的感受。而自己的儿女子孙白天夜晚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无暇陪伴老人身边,留下老人孤身一人。入住养老院,有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谈天说地不孤独,生活也变得多彩起来了。当老人遇到一些心理问题而无法与他人倾诉时,工作人员的聊天疏导对其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照料护理方面,院中只有一半左右的老人享受到了这个服务,说明养老院工作人员具体工作落实度不够,护工的工作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养老院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筛选培训并注重提高工作素质,同时加强管理服务制度,贯彻落实监督工作。最后,开展文娱活动项目,满足老人精神文化需要。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Q养老院还专为老人设立了娱乐活动室、阅览室、康复室等多种活动场所、为老人们提供的专门的活动室,不仅有器材室、阅览室、棋艺室,楼顶还建有花园、活动广场、羽毛球场并配备了相关的健身器材,为老人室内娱乐提供了多种选择。此外,养老院会定期举办文艺表演节目,以此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增进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欢乐。但是,出于安全考量,养老院不允许老人私自外出,而养老院有限的活动空间又导致老年人产生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   (二)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调查
  对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升养老院养服务质量。本次调查内容涉及健康状况、入住经济来源、满意度指标、休闲活动等方面。
  1.老人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在对老人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中,选择表达清楚、思维清晰的老人进行访谈。问卷选项采用5点记分方法: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依次序分数递增[5]。调查结果显示,养老院老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约占56.1%,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感到不大满意或很不满意的约占4.3%,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感到一般的约占39.6%。可见,过半数的老年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
  2.影响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通过实地调查与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发现影响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大致如下:首先,老人的自身状况,即年龄、性别、婚姻、身体健康状况等。其中,认为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状况的有9人,约占总人数的15.5%。老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心态。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比身患疾病的人更容易面对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其次,老人的家庭情况,包括子女人数、进养老院前是否与家人同住以及在家时是否获得理解等,其中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最重要。调查中,认为家庭情况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有25人,约占总人数的43.1%。访谈中,当老人提到子女时常关心自己,经常前来看望自己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同院老人面前显得特别的骄傲自豪。在老人眼里,养老院不完善的硬件设施与有子女的时常关心相比显得不值一提,而有子女的牵挂与关心才是高满意度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取決于子女探望的频率和陪伴时间的长短。再次,老人的经济状况,包括老人的养老保险、退休工资、子女赡养费等。数据显示,认为经济状况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有9人,约占总人数的15.5%。调查中,低收入老人较中高等收入的老人生活满意度低,且后者对于养老院生活满意度与其经济状况无直接联系。低收入的老人会担心承担不了养老院的费用,给子女增添了负担,进入养老院后就在抱怨收费过高,当养老院的护理水平以及设施配备一旦不如老人所预期时满意度也会大大降低。最后,养老院的状况,包括养老院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满足老人需求程度等。据统计,认为养老院的状况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有19人,约占总人数的32.8%。养老院为老人所提供的饮食起居服务、基础设施等外部条件与老人对养老院生活的满意程度有着紧密联系,这些服务和外部条件越好,老人对养老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在调查中还发现,外部来访人员也影响着老人生活满意度,比如学生志愿服务团体的探望等。外来人员的来到,可避免养老院因严格限制老人进出带来的老人社交群体过于单一的弊端,刺激老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沟通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人们对养老院的好感,提高对养老院生活的满意度。
  二、提高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与其自身状况,家庭及养老院密切相关,因此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有赖于政府、养老院、老人自身及家庭多方共同努力。为此,笔者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关建议。
  (一)宏观层面
  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养老院自身的完善。目前,政府通过补贴物资的方式对养老院提供资助,而财政支持方式明显不够。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对民办养老院进行完全资助并规范养老院的经营行为,并对养老院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其次,政府普遍提高老年人的福利,使他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并根据服务对象的经济状况,精准补贴以减轻入住对象的经济负担;最后,政府有关部门可利用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养老院,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利用社会的力量吸纳资金和人才,促进养老院的发展[6]。政府支持与养老院自身完善相结合,一方面可促进政府对民办养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使其有序发展,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民办养老院的负担减轻,有助于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2.制定法律法规,使养老有制度保障。近年来,有老人在养老院中受到恶劣对待的消息层出,打破了公众对民办养老院的信任,而政府主导的养老机构却一床难求。因此,政府在向养老院提供支持时,首先,要健全民办养老院的法律法规,确立民办养老院的社会地位[7]。其次,要完善对民办养老院的资助法律法规,确保资金的投入方向和使用审核。再次,要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遏制养老院不合理收费现象,保障老人基本生活。最后,建立奖惩机制,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把民办养老院和公办养老机构放在一起进行考评,如评选“十佳养老院”来激励养老院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只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才能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幸福生活。
  3.加强外部合作联系,多方力量参与养老。养老院应加强外部机构的合作联系,如与周边大学建立长期志愿实践活动合作。老人与不同年龄的人有交流,不但可以接触到许多新鲜的事物,心灵上也能得到了慰藉。首先,社会可增加一些相关的志愿者协会。公众闲时可以参加由协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为聊天探望、节目表演等。其次,大众媒体应该加大对养老院的关注度,监督其行为,透明化和科学化其运作[8]。最后,社会可以通过拍摄系列公益短片,从而引起公众对养老院老人生活现状的重视,让养老院的老人们在物质、精神等方面得到更多社会支持[9]。
  4.宣传多种养老模式,促使老人转变养老观念。在人们的认知中,养老院接收的都是无子女赡养的孤寡老人,被人们贴上了凄凉孤独的标签,而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是不孝行为。在传统观念中,子女对老人有养老义务,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易使老人觉得被遗弃而无法接受。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方面迫于生计但无暇照顾年迈父母,另一方面考虑把老人送入养老院又背负周围人指责为不孝,使其陷入无尽的苦恼,倍感压力。因此,有关部门联合社区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介绍养老院养老优势,转变公众传统的养老观念。老人在养老院有自己的社交群,做自己喜欢的事,既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更减轻了子女的负担。   (二)微观层面
  1.关心老人的多样需求,促进养老个性化服务。在饮食上,由于养老院老人的一日三餐全部在养老院,而养老院大多实行“大锅饭”模式,显然,这样是无法照顾到身体状况有差异的老人的。特别是患病老人因治疗需要,饮食标准和要求更不同于其他人。因此,养老院一方面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饮食偏好来合理准备膳食,另一方面可邀请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设计饮食、制定食谱,并根据食谱安排老年人的三餐,确保老人的营养和健康。在饮食卫生方面,养老院的管理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新鲜食品的安全,使老人的饮食安全得到保障。在住宿方面,养老院应定期安排老人的生活作息表,使老人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2.注重娱乐多样,丰富文娱生活。由于人的生理与心理都具有不同特点,在选择娱乐方式时也会存在很大的差距,加之年龄的不同,其需求差距更加明显。在娱乐设施与服务方面,养老机构应该加大投入,关注老人除了基本生活之外的精神需求,使其精神能够有所寄托。举办适宜的文体活动,如鼓励老年人定期组织节目表演、学习广场舞、举办手工比赛等,以达到锻炼身体,丰富生活,增加情感交流的目的。
  3.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与养老院老人的生活质量好坏存在一定的联系[10]。就Q养老院而言,多数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无法提高服务质量并不能让老年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养老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对相關人员岗位职责、行为准则、安全责任、院规院纪、奖惩条例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定,并就这些规定对其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升护理能力水平,只有通过专业技能考核方能见习上岗。养老院可以与设置有关老人护理专业学校合作,制定政策鼓励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养老院工作,并对其进行补贴,解决护理人员难招难留问题。只有解决好服务质量和人才留不住问题,老人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基础保障。
  4.关心老人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支持。人的心理状态就随年龄发生改变,尤其是步入老年之后。老年人除了对物质赡养有要求之外,更渴望情感关爱与心灵慰籍。据相关文献显示,心理因素是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因素,40%的常见病病发原因与心理行为有关。从养老院的宗旨出发,养老院应在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同时,积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况,可根据养老院老人的人数,配备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舒缓老人的抑郁情绪,及时帮助老人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同时,养老院可以引导老人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其心理调节能力。
  5.增进家庭关系,促进养老院建设的再完善。养老院应定期进行各项专业调查,通过收集来自老人及家庭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加强多方沟通,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子女才是父母心头一直牵挂的人,无论多么完善的养老机构建设也无法弥补子女对老人缺失的关心和照顾。所以作为子女,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切实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改善家庭关系,在行动上多关心父母。其次,养老院应多鼓励子女定期看望老人,并给予老人生活帮助和精神慰藉,做好养老院的另一种“桥梁”建设。
  结语
  随着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养老院的建设成为社会养老体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涉及养老院养老相关问题的解决时,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则有赖于政府、养老院、社会、老人自身及家庭多方参与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老人能享有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翔.老年人精神需求研究综述[J].老龄科学研究,2014,(2):63-70.
  [2]  唐豪,许晓佳,梁亚萍.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16,(20):110-111.
  [3]  胡宗成.养老机构老人入住原因及生活质量研究[J].黑河学刊,2015,(11):142-144.
  [4]  吕毛园,倪天文.杭州市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以康乐养老院为例[J].全国商情,2014,(17):21-22.
  [5]  康颖蕾.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  高润国,郭继志,沈郁淇.山东省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5,(7):17-19.
  [7]  杨伊萌.影响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因素的调查——以西安市养老院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15):29-30.
  [8]  肖红宇,宋娟.徐州地区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视野,2017,(5):124-125.
  [9]  司侠青.兰州市城关区机构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2013,(4):9-12.
  [10]  刘超,刘在森,毕春华.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社会工作介入分析[J].健康之路,2017,(5):33-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62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