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7年2月1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陕西省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本文从产业融合的主要目标、产业融合的方式、产业融合主体的培育方式、利益联结体系的创建形式、产业融合服务的健全途径等五个方面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分析。
  关键词:陕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JK1783;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大西安”功能格局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02.006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统一部署,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本文对该实施意见加以解读。
  1 主要目标
   要始终坚持以当前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以健全利益联结体系为中心环节,以制度与商业体系创新为驱动力量,大力推动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积极开发多种不同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不断发展与壮大市场经营类主体,不断推进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产业结构体系。至2020年,要使农村地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整体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各个产业链条更趋完整、多种业态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形态、利益联系日趋密切的新局面全面形成,重要农产品的加工与转换率超过70%,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分别为10万个、6万个与4万个,广大农村民众的收入结构更趋科学化。
  2 产业融合方式
   一是推动农产品结构的调整。要以农牧融合和农林融合为基础,进一步改进与优化现代农业种养殖基本结构,着力建设农产品主功能区、农产品保护区以及农产品优势区等。积极促进高效化草料种植,推动农产品、经济类作物以及饲草料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开发林下经济形态,推动农业与林业实现融合化生产经营。强化精细化加工、休闲种植农作物。推动农产品标准化机制创建,全面落实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二是强化农产品深加工。要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实施多规合一,健全县域产业的空间格局以及功能价值。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类园区的创建能力,健全配套性服务机制,开拓园区的各项功能。大力扶持开发“一村一品”,促进农村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牌建设。积极围绕开发特色化农产品深加工行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加工率以及附加值,创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与出口基地,促进农产品产业实现全链化开发。
   三是建设生产型服务业。引导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实施农业代耕代种、产品存储等商业化服务。将提升农产品自身的质量安全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创建农产品身份识别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等。推动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环节开发,大力支持重量级水平批发市场创建,促进市场流通机制和储运机制的相互联结。采用鼓励新型农产品经营的全新土地政策,完善农产品产地销售机制,实现农超和农企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生产与销售对接,建设更多鲜活农产品直销点。
   四是推進乡村旅游建设。要依赖于陕西省得天独厚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主动开发民宿类产品,推动农业与林业旅游的创新融合性发展,建设一大批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内涵的景区。要积极创建一大批具备地域性与民俗类特征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科学发展现代农村休闲旅游产品。推动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全面运用好目前的资源来创建农业实践类基地,指导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农事体验活动之中。
   五是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要把农村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创建进行完美结合,指导农村地区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往县域、重点乡(镇)和工业园区加以集中。强化规划引导以及市场化开发,推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创建工作,大力培育城市副中心。创建购租同行的住房体系,推动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加快陕西省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进程,促进城乡范围内最低生活保障制得到落实,健全城乡困难人口供养机制,加大教育、住房以及就业等工作的力度,完善重大疾病、困难人群医疗救助机制。
  3 培育方式
   一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新型农民以及返乡人员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产品加工与营销活动。积极鼓励家庭农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施好农产品直销工作。大力支持符合相关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力承担起政府性涉农类项目,推动财政性项目资金能够直接投入到合作社中。全面实施陕西省级示范合作社的认定工作,尽可能地推动土地流往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
   二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要大力引导陕西省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实施农产品的加工与流通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化以及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适度化、规模化经营。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创建现代物流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阵地建设。强化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工作,积极支持做大与做强一大批农产品品牌。全面运用农业企业所具有的资金、技术以及品质管理上的优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团。
   三是展示供销社具备的综合性服务价值。大力支持供销社所具有的开发经营体系,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流通等各个重点领域与环节上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便利、更为安全与优质化的服务体系。强化供销社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大力培养大中型农业加工类与流通类公司。    四是主动创建农业行业协会以及产业联盟。全面利用农业行业协会所具有的自律、培训以及品牌销售等优势,实施好标准化制订与商业方式推介等相关工作。指导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类院校与研究院所建立起行业协会,指导联盟成员一起实施研发,运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与统一化销售等多种形式来做到信息上的互通。
   五是推动社会资本的大力投入。要主动推动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与农村之中,进一步发展适合于企业化运营的种养殖业,运用农村地区的荒废资源实施多元化经营,落实好农业类环境的治理。对于社会资本所投入的连片面积能够达到相应规模的高质量农田,要予以政策上的支持。主动引导外商投入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发展之中。
  4 利益联结体系的创建形式
   一是全力开发订单农业。要在指导农产品龙头企业对等的条件下,同广大农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签下农产品合同,切实稳定购销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风险同担的利益共享体系。要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为广大农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贷款担保,引导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强化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合作,创建技术研发、生产经营与质量管理机制。强化茶叶和苹果等具备鲜明陕西地域特征的品牌整合工作,创建联合性品牌,以做到利益上的共享。
   二是稳步推进股份合作。要稳扎稳打地实施农村产权流转的试点工作,抓好农村地区承包的土地确权与颁证等工作。落实好“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形式,致力于推动合作经济发展,建立城乡之间的三大产业融合之路,做到资源转换为资本、资金转换为股金、农民转换为股东。要以土地与林地为前提实施各类形式的合作,凡能够享受到财政投入或者政策支持的承包者都要成为股东,并且运用保底收益加按股分红的方式,让广大农户能够分享到加工与营销效益。
   三是明确工商业企业具有社会责任。积极指导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工商企业率先雇用流转地农民,从而为其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就业岗位以及社保服务。指导陕西省工商企业展示出自身的优势,辐射与推动陕西省广大农户致力于拓展自身的生产与经营范围,进而提升个人的管理能力。要更加严格地确定农业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健全龙头企业的认定与退出体系,强化动态化、科学化管理,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报告机制。落实农业龙头企业促农激励体系,实现有关扶持政策和利益体系挂钩。
   四是完善产业融合风险预防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工商业资本租用农用土地的行为方式。逐步建设和农产品保险担保彼此融合的土地流转机制、订单农业等相关保障体系,提升其所具有的风险防控能力。要切实提升新型农产品经营者遵守契约精神,努力创建符合农村特色的信用评级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土地流转和订单等履约监督体系建设。
  5 健全途径
   一是建立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村综合性信息化平台,主要是为了提供电商、休闲旅游、物联网以及市场销售等实施定制化的服务。要进一步改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创业服务体系,创建在线技术系统,运用设计、技术以及融资等来解决具体的方案和创业服务。要全力以赴地创建农村地区的产权交易市场,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运用政府购买或者奖励等方式,指导科研单位、行业协会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更多的公共服务活动。
   二是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质量。要努力拓展各类金融机构的网点以及整体布局,并且做到县级村镇银行实现全覆盖。要积极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工作力度。促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经营主体实施试期贷款,全面开展好农村土地所具有的承包经营权、农民群众的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工作试点。要更加稳妥地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部实施资金上的合作。鼓励开展“三农”融资担保以及再担保机构,大力支持在农村地区实施产业融合背景下的融资工作。对于已符合相关条件的农业类企业认真做好上市以及债券发行等工作。
   三是强化农村地区的物流配套建设。要进一步改进与健全陕西省的农产品对外布局格局,积极建立以县、乡(镇)、村级等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配送网络体系。实施优势农产品配套工作还包括农产品存储销售设施补助类项目。具体来说,应当切实强化农产品生产过程总的保鲜与烘干等相关仓储技术成果。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较好地控制农产品在物流上的成本。推动陕西省国家级的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批发类市场的创建。大力推动供销社、大型商业企业等参与到当地农产品销售市场以及物流体系的建设之中。全力指导社会上私人资本参与到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建设之中,主动协调大型超市类企业在优势农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起采购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美玲.黄南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J].攀登,2013,(05).
  [2]郭振宗.中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趋势及促进对策[J].理论学刊,2013,(08).
  [3]刘咏梅.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J].传承,2011,(16).
  [4]付瑞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J].經济师,2012,(09).
  [5]卢凤萍,张骏.旅游产业与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5).
  [6]吴少平.产业创新升级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02).
  [7]赵永辉.产业融合发展: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J].浙江经济,2008,(20).
  [8]石培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1,(05).
   作者简介:翁媛媛,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2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