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费升级推动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泰州市选择浙江绍兴作为对标城市,寻求跨越赶超,在对泰州市和绍兴市消费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绍兴市和苏南地区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促进消费升级以推动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能力;消费结构;商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18
从两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来看,2017年,绍兴全市生产总值比泰州多出360多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绍兴比泰州多8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绍兴比泰州多15362元。两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最为明显的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该项指标上,绍兴已达58.8%,而泰州只有45%,仍在靠投资拉动。对标绍兴,找准泰州在消费方面的短板,并研究补齐消费短板的路径,对提升泰州城市首位度,推动泰州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泰州市和绍兴市消费发展情况比较
1.1 消费市场核心指标比较
衡量消费市场情况的最核心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年,泰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4.22亿元,同比增长12.2%,总量占江苏省的39%,增幅居江苏省第一。2017年,绍兴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78亿元,同比增长10.9%,总量占浙江省的8.1%,增幅居浙江省第五。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略高于绍兴市,但是总量仅为绍兴的63.4%,如果两市持续当前的增长速度,泰州消费市场还需40年才能追赶上绍兴的规模。
1.2 居民消费能力比较
衡量两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可通过比较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来看。2017年绍兴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06元,泰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4元,仅为绍兴市的68.3%。关于居民消费支出,2017年绍兴市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459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0879元和19216元,而泰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24元,为绍兴市的77%。可见,泰州居民食品类等基本生活保障消费占比,较之绍兴市偏高,反映居民消费能力低,居民升级消费的意愿不足。
1.3 商品消费结构比较
2017年绍兴市限额以上分类商品零售数据显示,绍兴市居民生活类消费平稳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零售分别增长12.3%、112%和0.5%。与此相比,发展型消费商品增长相对较快,其中汽车实现零售额344.64亿元,同比增长104%,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四成以上,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20.52亿元,增长3.7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类分别实现零售额27.68亿元和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9%、14.7%,绍兴市商品消费呈现加速转型,结构日趋合理的状态。
泰州市和绍兴市两地消费结构都在转型升级,就目前进度来看,根据限上零售额中,发展型消费商品占全部消费品的比重看,绍兴市居民消费升级的意愿更为强烈,消费结构更为合理。
1.4 住宿餐饮和休闲旅游消费比较
绍兴市随着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在外用餐、休闲时间明显增多,旅游成为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推动了住宿餐饮业市场稳步发展。2017年,绍兴市住宿营业额为64.69亿元,同比增长12.9%。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13.48亿元,同比增长18.4%。2017年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利润增长99.5%。
泰州市和绍兴市两地服务性消费都在高速发展,但就住宿、餐饮、休闲旅游等单个市场来看,泰州市市场规模明显小于绍兴市,发展空间很大。
2 制约泰州市消费升级的主要因素
2.1 人口分布、收入及年龄结构阻碍居民消费升级意愿
地级泰州市建市仅20余年,下辖区市南北狭长分布,且南部的泰兴市、靖江市距离苏南较近,受客观因素影响,泰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低于下辖的泰兴市、兴化市等市区。这一方面导致中心城区商业发展难以聚集足够的人气,发展缓慢,与下辖县级市的商业水平无明显差异,无法形成有效的消费吸引,无法依赖消费拉动城市首位度。另一方面在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县级市与地级市发展存在差距的现实情况下,导致人口密度较高地区消费泰兴市、兴化市居民消费升级意愿也不够强烈。
2.2 供给能力和结构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支撑力度不足
在泰州老龄化程度高等消费者群体生理特征变化下,医疗保健服务消费需求也将极大提升;在知识化的影响下,教育培训需求也将极大提升;而在整个文化旅游领域转型过程中,文化内容的消费也正由象牙塔走向平民大众,呈现通俗化趋势。但是泰州供给结构对这些趋势并没有做出敏锐的反应,仍然将投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导向,对消费者的关注不足。
2.3 商业布局和配套升级滞后于城市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商业发展形态与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只是满足简单生产生活需求,而是要兼具娱乐、休闲、便利、快捷的现代商贸服务业。泰州目前已经形成四大主要商圈,分别为西坝口核心商圈、济川路商圈、万象城商圈、医药城商圈。一方面综合体引进品牌重叠率高,差异化不明显、个性经营不突出,特色、业态和布局相似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彼此之間相互替代性强,存在互拉客源的竞争关系和品牌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老城区本身相对交通路段规划建设陈旧、人流大、车流多,商户集中更使得交通堵塞,配套的停车位一位难求。医药城商圈商户无论是规模、层次、结构都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分流人群,辐射较小, 城市中心的南移过程中,商业的南移进程明显滞后。
2.4 “商+产,商+网,商+旅”融合升级难度大
消费的升级,不只是商贸业发展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产业的融合发展,而泰州目前不管是商贸业与主导产业的融合,还是与互联网的融合,以及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都存在难度,对消费升级的拉动力不足。从商贸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来看,虽然近年泰州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旅游业总收入在全省仍处末位,旅游景点零散且重复建设,景点周边缺乏高质量消费网点,造成了一日游旅客较多,游客消费较少,甚至在溱湖这一5A级旅游景点,游客消费外流到了周边的东台市的情况屡见不鲜,可见旅游业与商贸业进行融合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2.5 房价过快增长抑制居民消费支出
泰州由于建市较晚,原来房价较低,但是随着近些年的飞速发展,房价与周边的扬州、南通等城市已相差无几。房价上涨不仅扩大贫富差距、加强居民的不确定性预期,进一步抑制当前消费增长, 同时房价持续增长,会改变富有居民的消费偏好,加重低收入居民的购房压力,抑制整体消费支出。
3 促进消费升级以提升泰州城市经济首位度的路径
3.1 优化消费环境,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
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一是要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倡导积极的消费理念,引导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转变传统消费行为和习惯;二是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通过建设全国知名的“医药名城、颐养福地”,吸引老年人前来居住生活,做大做强“夕阳红”特色消费市场。
3.2 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
有效供给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本保证,优化供给结构是满足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需要。目前,存在的突出结构性问题是供需结构不匹配、产业低水平重复过剩及消费者高质量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必须紧紧围绕消费升级需求,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3.3 优化商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泰州要结合区域人口、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氛围、商业定位等具体情况科学制定泰州本地有建设性的市商业发展布局规划。从商业布局优化调整上讲,要规划和引导各商圈进行主题化、差异化发展,形成错位竞争。从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上讲,要加强现有城市商业综合体配套设施建设,配合轨道交通、优化公共交通,加快大型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建设,打通小区街巷交通“微循环”,疏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消除交通、环境等因素对商业发展造成的障碍和制约,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消费环境的整体提升。
3.4 集聚人口红利,平稳控制房价
泰州地处扬子江城市群的“腰部”,西侧是以宁镇扬都市圈,东侧是苏锡常,随着大交通格局的进一步构建,人口要素流动将进一步加快,泰州吸引人、留住人必须出奇招。一方面在贯彻执行好“三张券”等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打造产业高地,房价洼地,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在政策供给上,通过加大供给、限价等方式,将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实现各类人才、蓝领工人和各行业经营者在泰州安居乐业,将泰州打造为长三角最宜工作生活城市。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在落户、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力,缩小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收入差距,改善和提高人口流动的资源配置效率,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来泰州落户,提高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为消费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权.东北地区能源消费变化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6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