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文章立足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建筑业与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特点出发,在比较国内外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职建筑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华泽公司发布的上海市财会类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报告,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及师资队伍建设四融合,以期为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建筑会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2-0127-03
建筑业企业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具有点多、域广和线长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建设项目和建筑产品越来越复杂,建筑业企业提供的工程服务越来越多样化,需要精益化管理建设项目,因此对建筑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建筑会计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建筑业企业的需求,因此对高职建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一、国内外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国内外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难题。国外典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等,这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值得借鉴。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订单式、“双证书”模式、“2+1”模式、学工交替培养模式、项目中心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如果复制照搬国外的经验而不进行社会发展背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区分,或盲目模仿工科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则很难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综观国内外有关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与结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产学结合”,这对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校企合作遇冷,高职院校要找到一家能够提供大量实习岗位的合作企业比较困难,学生很少有长期实习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对必要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增加了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在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及建筑业急需高质量会计人才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应对高职建筑会计人才的培养问题给予重视。
二、我国高职建筑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业具有特殊性,高职院校在培养建筑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建筑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笔者于2018年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针对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九个省市的二十多家建筑业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的技术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随着人工智能和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取代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而且用时短、准确率高,同时随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会计基本技能,而是拓展到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策的思考和创新等方面。
建筑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要求会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除了要完成企业基本的财会工作以外,还要进行工程投融资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结算,并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等。建筑业企业在获得竞标后,会计人员需要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预算,如施工前期投资、项目预算、项目施工时间等,要求施工企业给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以方便不同建设环节的资金支付和资金流向查询。如果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将人才培养仅仅定位于培养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仅关注如何组织财务活动,而忽视了对财务协调、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应对压力的培养,高职建筑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偏離市场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建筑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为中小企业,企业的财务人员较少,分工困难,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建筑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建筑业有关的财务管理、税务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建筑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征,为了更快地融入企业,进入工作岗位,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高职建筑会计人才应掌握建筑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内部市场环境情况等,并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一般涵盖会计专业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学生获得的专业知识比较齐全,包括考证课程和竞赛课程等。但课程设置还是以工商企业为主,与建筑业企业相关的课程设置得不全面、不完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三)一线教师与学生均缺乏建筑业企业的实践机会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很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练就了足够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却缺乏相应的经验,尤其是缺乏建筑业企业会计工作经验。对此,教育管理部门规定教师每五年参加的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6个月。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规定学生应在第五、第六学期到企业实习,但在实际中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有限。对于一线教师与学生的实习实践,学校的投入远远不够。 三、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问卷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通过对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九个省市的二十多家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参考上海华泽科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泽公司)发布的上海市财会类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报告,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探索,将产教融合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华泽公司发布的需求分析报告主要采取网络数据采集方法,调查范围为某招聘平台在2017年9月发布的上海地区会计职位招聘信息,样本来自于1 377家民营中小企业,选取了9个主要会计岗位:出纳(200家)、会计(200家)、成本会计(200家)、财务助理(200家)、财务主管/一般会计主管(200家)、财务经理(200家)、首席财务官(100家)、审计员/助理(27家)、税务专员/助理(50家)。
(一)人才培养目标融合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与建筑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匹配。通过对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可知,建筑业企业对会计人才比较看重以下几方面:(1)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选择“精通经济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的企业占52.38%。(2)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选择“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能力”的企业占66.67%。(3)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选择“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企业占71.43%,选择“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企业各占57.14%。(4)必须具备哪些技能:选择“会计分析能力”的企业占76.19%,选择“会计核算能力”的企业占66.67%。(5)最看重的职业素质:选择“敬业精神”的企业占76.19%,选择“责任心”的企业占71.43%,选择“合作能力”的企业占61.9%,选择“沟通能力”的企业占52.38%。
从华泽公司发布的需求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主要看重以下几方面:(1)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占比最高的三项是:熟练使用财务软件(738家)、熟悉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税务法规(624家)、熟练使用办公软件(619家)。(2)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占比最高的三项是:沟通能力(687家)、财务分析能力(365家)、组织协调能力(307家)。(3)对价值观的要求占比最高的三项是:责任心(635家)、认真细致(646家)、团队精神(550家)。
综上,目前建筑业企业高度重视会计人才以下方面的能力:熟悉并精通财经法律法规、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具有财务分析能力和具备会计职业道德等。由此可见,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着重于以上几方面,真正做到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融合。
(二)课程设置融合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最好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参考,或者鼓励企业参与到课程建设过程中,毕竟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相应的工作岗位,故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与企业的工作岗位相融合。在对建筑业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对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以下要求:(1)认为应开设以下专业课程:基础会计(71.43%)、财务会计(57.14%)、出纳实务(52.38%)、会计电算化(42.86%)。(2)对教学提出的建议包括: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61.9%),注重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57.14%),注重专业知识理论的培养(52.38%)。
结合华泽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要想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升课程质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将岗位工作流程纳入课程内容。工作经验、上手速度直接影响着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有课程内容如果纳入会计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工作流程与工作要点以及相关案例等,会使学生受益匪浅。(2)将财务软件、法律法规纳入课程内容。在现代社会,电子单据越来越普及,学生需要熟悉常用的财务软件。此外,学生应对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敏感性。会计专业课程应加入相关内容。(3)添加拔高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要求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有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等,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为部分优秀并有余力进行选修的学生提供比较深入且更具实用性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计为纯线上课程,向学生提供教材、视频、习题等,教师仅作答疑辅导。(4)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邀请行业精英,继承和选择优秀的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办公软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雇主的满意度和学校的知名度。(5)举办各类交流会。定期邀请知名校友、行业专家、合作企业专家开展专场交流会,通过实用性主题演讲、热点问题研讨、现场答疑等形式,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行業动态、职场风云,提前做好进入职场的准备。
综上,目前建筑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看重以下几方面:考证课程、实践能力课程、岗位技能课程、财务软件与法律法规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等,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中应多加重视。
(三)实习实训融合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1”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学生入学后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最后撰写毕业论文。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5+0.5”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为2.5年,最后的半年时间用于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除了实习企业的带教师傅外,各高职院校还配备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及毕业班辅导员进行指导及实习走访。这个环节很好地体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使指导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
在对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对顶岗实习和校企合作的态度如下:(1)是否赞同安排在校学生(非毕业生)参与顶岗实习:选择同意的企业占66.67%。(2)安排在校学生顶岗实习最好选择哪个时间段:选择1月和6月的企业各占19.05%。(3)希望接受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长度:选择3个月的企业占38.1%,选择半年的企业占23.81%。(4)对顶岗实习表现优异的学生是否考虑留用:选择经考核合格可留用的企业占52.38%,选择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留用的企业占38.1%。
结合华泽公司发布的需求分析报告,可以从以下方面对顶岗实习与校企合作进行改进:(1)根据分析数据显示,要求具有一年或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包括出纳员、财务助理、审计、税务等,学校可建议实习单位尽量提供上述岗位,以保证学生实习的含金量。(2)加大校企合作范围。高职院校应不断发展对口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包括顶岗实习、就业指导、招聘等,为毕业生铺路搭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四)师资队伍建设融合
要培养建筑会计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产教融合。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引入行业专家,打造产教融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作为教学团队的一部分,切实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应融入企业,定期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明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并将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可以帮助企业完成项目,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企业解决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华泽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大会计教师能力建设:(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基本能力。高校应结合会计相关职位要求,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培训,并建立“双素质”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2)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能力。邀请业内教育专家,通过教学研讨会,使本校教师获取新的教学技术,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力。S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鲜华.基于“五力模型”的建筑类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6,(8).
[2] 刘花.创业创新型校企合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7,(12).
[3] 石文.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商业会计,2018,(10).
[4] 成倩.贵州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5] 刘頔.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54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