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济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数学理论与经济问题的结合。但是,现在高职教育中出现了学课程内容与经济管理相关理论相脱节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稀缺 弹性分析 边际分析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稀缺的经济资源,这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效率和最优化问题,但是效率和最优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定性分析,还有定量分析。数学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工具,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因此,在经济学中引入数学工具,可以更好的描述经济学原理,将经济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将分析变得更具体。所以,经济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数学理论与经济问题的结合。但是,现在高职教育中出现了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与经济管理相关理论相脱节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不会主动学习,而且在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经济数学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首先,他们大多数学习主动性不强,接受知识慢,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在心理上惧怕数学。但是经管类专业课对数学的要求很高,这就造成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很多教师在上经济学课的时候,遇到涉及数学计算的问题时,往往直接将其去掉,将经济学内变为纯文字性内容。其次,在学习经济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归因于学习环境、课程设置,而不是从自身出发考虑。最后,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长远考虑,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等数学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令很多学生感觉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继而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导致教学课时减少,使得教师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处理。这种现状很容易造成教学效果的参差不齐,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平衡。其次,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高等数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也难以明确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单纯的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节奏加快,学生理解有困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形成较大的影响。
三、对于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结合专业需要,完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适当的删减理论性知识内容,增加现代数学、经济、金融知识和案例,突出经济数学的特色,加强经济应用能力培养。经济数学课程主要讲的是微积分理论,因此,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引入弹性分析和边际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导数的概念,更好地将数学与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在教学方面,应结合经济专业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同时增加经济数学专题的学习、引入建模思想,激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合理利用数学建模协会,充分利用其资源,在全校推广经济数学应用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专业课的学习上的重要性。不定期在全校开展经济数学应用讲座,发现身边的案例,可以自己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第四,侧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数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在全校推广数学软件的学习及应用(例如Matlab,Mathematica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解决微积分、线性代数学习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在全校开展经济数学竞赛,模拟数学建模比赛,增强学生对数学建模的认识,针对题目要求,建立数学模型,
最后,经济数学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除了期末的考试以外,可以适当的增加其它形式的考核手段,例如以论文、报告、课程实验等增加学生的经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宗斌主编.高职应用数学[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顾晓夏等主编.经济数学[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周长礼主编.高等数学(经管类)[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梁桂萍,女,山西介休人,现为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城鳌大道东772号,邮编:510935)教师,讲师,电话13533807461 邮箱116029181@qq.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