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针对发展传统农业受限的山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致力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分支。以长顺县绿壳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为例,从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对策,以期推进产业健康长远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结构经济学;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9-0016-03
  引言
  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工作进入到关键时期。三农问题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是农民的持续增收。长顺县是距离省会贵阳最近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农村贫困地区多、脱贫基础薄弱,耕地面积有限,存在较深程度的石漠化,成为长顺县传统农业发展的阻力。且传统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农民快速增收困难。而且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致使脱贫工作开展具有很大难度。
  2015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贵州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要立足贵州山区土地、气候和生态优势,大力开发山地资源。长顺县积极响应国家省政府号召,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高钙苹果、紫王葡萄、小米核桃、绿壳蛋鸡的种养殖规模,努力加快传统农业的调整升级。截至2015年末,全县已有850户贫困农户通过发展绿壳蛋鸡养殖实现收入增加与脱贫致富。
  一、案例设计与调查
  绿壳蛋鸡是长期自然选择下的珍惜物种,属于肉蛋兼用型,以产绿壳蛋为一大特色。经过长期的人工饲养繁育,长顺县绿壳蛋鸡已经形成规模化养殖。
  为了解绿壳鸡蛋比普通鸡蛋在食用功效、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差异,分析绿壳鸡蛋的特色和该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小組对长顺县绿壳蛋鸡养殖产业进行了为期1天的调研,结合该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内外部的优劣势,据此写出该报告。采用的方法有实地调研、分发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后期跟踪搜集相关资料及数据等。
  二、案例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绿壳蛋鸡的发展史及发展概况
  长顺县位于贵州省的中南部。地形地貌颇为复杂,土地资源贫乏,丘陵、山间平坝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长顺绿壳蛋鸡原产于长顺县鼓扬镇。该地较为僻落,交通落后,海拔660—1 597.5米。年最高气温32℃,最低-1℃。年降雨量1 250—1 400毫米,相对湿度较大。境内有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鼓扬河,全长12.8千米。
  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鼓扬镇马场村、岩腊村等一带,人们就发现有产绿壳蛋鸡的鸡群。流传利用这种鸡蛋能治伤风感冒,因此绿壳蛋鸡备受保护,长期得以繁衍。20世纪80年代,由于瘟疫严重侵袭,农户饲养的鸡几乎灭绝。只有在偏僻闭塞依山而居的村庄饲养的绿壳蛋鸡幸免于难。20世纪90年代,绿壳蛋鸡产业发展虽然缓慢,但人们在防疫部门的防控和宣传下对瘟病有所认识,饲养量也有所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畜牧部门高度重视,对绿壳蛋鸡进行了保种选育的申报工作。2000年开始得以实施的选育工作,总计投入10万余元,采用提纯复壮选育的扩繁方式培育了麻羽、灰羽、黑羽乌骨绿壳蛋鸡2万多只。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消费品的要求逐步提高,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变。长顺县以饲养绿壳蛋鸡为突破口,由最初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截至2015年末,全县存栏绿壳蛋鸡300万羽,年产绿壳鸡蛋1.2亿枚,年出栏肉鸡150万羽,年产值达到2.7亿元。
  (二)绿壳蛋鸡的“特”
  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利器,它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特色”上,由“特色”带来“高效”,而“特色”的落脚点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绿壳蛋鸡以产绿壳蛋著称。因其野性较强,肉质相比普通蛋鸡更细嫩鲜美。绿壳蛋特征:蛋壳呈青绿色,蛋形呈椭圆形,颜色桔黄。长顺绿壳鸡蛋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锌、硒、碘的含量是普通鸡蛋的5—10倍。经权威鉴定报告测算,相比普通鸡蛋,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且胆固醇低,被称为天然保健品。长顺绿壳鸡蛋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绿壳蛋鸡养殖业的“高效”
  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的发展理念。紧抓“高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的结构性改革。紧抓“特色”,加快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品质价值。有力地促进了以绿壳蛋鸡养殖为重点的“长顺四宝”特色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长顺县农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1.经济效益。长顺县积极推行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参与的“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运行模式。由天龙公司为主导龙头企业,通过推行企业保底回收、农户资产入股分红、到企业务工和生态养殖绿壳蛋鸡等4种方式,使贫困农户年总计增收24 720万元,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6 000户贫困农户通过发展长顺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由上表可以看出,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呈连年上升趋势。绿壳蛋鸡的总产值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为56%,大规模发展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将极大带动长顺县的经济发展。
  2.生态效益。大规模的养殖企业装备了有机肥发酵设备,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快速无害化处理。销售有机肥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还增加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有机肥可以有效避免因大量施用化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地退化,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符合国家现在倡导的绿色生态循环理念,带动了生态效益的增长。   3.社会效益。农业具有多功能性,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器。绿壳蛋鸡的养殖,增加了农户的收益,解决了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加快了脱贫致富的进度,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长顺县的治安稳定,对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绿壳蛋鸡的养殖现状
  长顺县当前绿壳蛋鸡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林下养鸡自然饲养、农户规模化半舍饲养、专业合作社饲养和龙头企业大规模饲养。散户多是贫困户,圈舍和鸡苗均是由政府免费提供,饲料由天农公司有偿提供。绿壳蛋的销售主要是公司统一收购,解决了贫困户养殖技术及运输销售的困难。专业合作社饲养和企业大规模饲养在养殖技术和产蛋率上有一定的保障。鸡苗的提纯繁育也相对较好,鸡蛋具有品牌效应,销售渠道宽泛。
  为加快脱贫工作的进度,长顺县计划到2020年,在现有长顺绿壳蛋鸡产业精准扶贫养殖基地基础上新增养殖规模2 700万,达到年出栏长顺绿壳蛋鸡商品鸡3 000万羽,年产绿壳鸡蛋9亿枚的生产规模。
  (五)案例的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
  绿壳蛋鸡由最初的农户家庭散养到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大规模养殖,除了本身“特色”“高效”的特点之外,与养殖环境的优越、交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1.优越的养殖环境。长顺县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具有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养殖地大多分布在海拔1 000—1 300米之间,属中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较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项目区内自然物种多样,资源丰富。为绿壳蛋鸡的养殖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和绿色健康的饲料,满足了当前人们对绿色有机产品的需求。且项目区没有大型污染企业,水、土壤、大气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为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便利的交通环境。交通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转的命脉,是为城市的发展输送人才、物流的主要渠道。一个城市的交通发展程度对城市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顺县位于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和黔中城市群,惠兴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高速公路与国道、省道、县道和通村公路相连接,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现阶段,村与村之间通公路,各个自然村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交通极为便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绿壳蛋鸡以及绿壳蛋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减少了运输成本,明显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促进了绿壳蛋鸡养殖业的发展。
  3.广泛的市场需求。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随着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消费者开始追求高质量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绿壳蛋鸡得益于优越的养殖环境和饲料体系,所生产的口感较好的鸡肉和具有独特优势的绿壳蛋成为市场上的高质量食品。虽然销售价格要高于普通蛋鸡的2—3倍,仍然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销售前景广阔。
  4.有力的政策支持。特色种养殖业是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和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加快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几年,在政府的领导和帮扶下,长顺县已建成比较完善的绿壳蛋鸡种鸡养殖及鸡苗供应体系、飼料生产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为养殖户免费培训养殖知识,为推动长顺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目前,长顺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已基本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三、案例的启示与提升的空间分析
  阅读与绿壳蛋鸡相关的文献,不难看出多数学者从基础设施、交通环境、饲料体系、疫病防控肉鸡与绿壳蛋销售方式等角度,分析绿壳蛋鸡养殖现有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绿壳蛋鸡养殖产业也逐步步入正轨。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转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从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得出启示并对提升空间进行分析。
  (一)案例的启示
  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本质。其前提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生产的效率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劳动力的生产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现代农业的实现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1.“有效市场”重在因地制宜。利用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和产业,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使企业家获得最大的利润、整个经济获得最大的剩余和资本积累,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物质基础。长顺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因为开发程度不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绿壳蛋鸡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珍稀品种,且绿壳蛋的营养价值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符合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规模化发展绿壳蛋鸡产业,将给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长顺县的发展。
  2.“有为政府”重在因势利导。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鼓励扶植,完善基础设施,制定保护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等软设施。保护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长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长顺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设立扶贫基金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和圈舍以及养殖知识培训,建立了完善的鸡苗繁育体系、饲料体系、防疫体系等。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使绿壳蛋鸡养殖业成长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二)案例的提升空间
  1.延长产业链。目前绿壳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仅限于肉鸡和绿壳蛋的销售,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工。绿壳蛋鸡养殖产业链条短,产品后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使产品的附加值流失严重。尤其是绿壳蛋的保鲜对时间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容易丧失口感,失去其原有营养价值。给绿壳蛋的品牌构建带来不利影响,减少养殖户及企业的收益。养殖企业在实现大规模养殖后,应考虑延长产业链条。一是建设活禽屠宰场,引进产品后续加工的设备,或是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吸引较好的肉蛋加工厂,成立产业园区。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市场需求。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主导产业,长顺县位于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内,周边旅游景点颇多。借此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大旅游业的开发和宣传,提高长顺县的知名度和人流量。旅游业的开发可以促进极具当地特色的绿壳蛋的销售,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人才引入。长顺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教育环境相对落后,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人才引入的重要性对长顺县的发展不可小觑。绿壳蛋鸡鸡种的提纯和抗病能力的提高程度,决定着养殖成本的大小;养殖企业的规划管理,决定着产业的未来走向;绿壳蛋的销售方式、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决定着市场潜力的大小。这一类的问题,是由科研团队、企业家和生产团队等高素质人才队伍才可以解决的。因此,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应加大力度。如提供优越的人才待遇条件,设立科研基金,给予先行企业外部补偿等。人才的大量引进将推动产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以及向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给农村产业振兴的启示
  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长顺县的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高效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村的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第一,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市场上的低端产品过剩,而中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各地区的环境、区位、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多有不同,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的效益相对低下。为加快经济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要素禀赋,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利用好独特的资源优势,避开劣势条件,发掘最大的市场潜力,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高效益发展。
  第二,因势利导,促进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成长。政府的因势利导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贫困地区。设立扶贫基金、提供專业技术帮助、引进人才,发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政府有效的产业政策将其培育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旦拥有自生能力,就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最大的剩余和资本积累,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进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长顺县人民政府,长顺县“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EB/OL].长顺县政府办,2017-03-16.
  [2]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潘仁辉,瓮安县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蔬菜,2016,(1):11-12.
  [4]  何文婧,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审视——如何将江西“特色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力[J].中国经贸导刊,2017,(8):33-36.
  [5]  赵明富,郑富辉.浅谈长顺绿壳蛋鸡产业化发展[J].农业经济,2016,(4):22.
  [6]  刘军,陈崇嘉.谈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模式[J].农业经济,2016,(4):39.
  [7]  滕明雨,简小鹰,张磊,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理论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6):60-65.
  [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79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