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中医养生的理论发展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健康的现实需要,大数据时代下的科学技术为中医养生数据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本文从大数据的视角对中医养生进行了理论发展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 中医养生 理论发展 现代化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多种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以数量庞大, 种类众多, 时效性强为特征的非结构化数据不断涌现, 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传统的数据存储,分析技术难以实时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信息,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转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仅关注疾病治疗的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健康的现实需要,医学界逐渐把目光由关注人的疾病向关注人的健康,由治病的医学转向保健的医学。在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技术支撑下,中医养生数据化和现代化就有了普及推广的可能。
一、中医养生的现状分析
(一)医疗机构中医养生发展
近年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养生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北京市东城区等21个地区为中医养生服务机构准入试点地区, 各地区纷纷开始构建以省市级中医院为龙头,县(区)级中医院为骨干, 社区中医服务站为基础的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并着力加强各试点单位的养生服务平台建设和规范。
(二)中医养生文化传播
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转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健康意识日渐提高。各电视台媒体开始创办养生保健系列节目,如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等健康知识普及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此外,借助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的中医养生知识普及也深入群众生活。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养生保健职业的人员也逐渐增多。许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均已开设了中医预防保健相关专业。
(三)中医养生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中医养生服务正在蓬勃发展, 但仍存在着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正规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时间固定、就医环境嘈杂、手续繁琐、病人多、等待时间长、保健服务项目有限, 社区和乡镇养生保健发展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环境差等问题的存在, 使人民群众的保健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其次,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校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不足, 现有的保健服务人员缺少专业培训。最后,养生保健产业发展规模小, 产品研发生产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生保健服务需求。
二、大数据与中医养生理论发展
国家中医药局2017年发布了中医药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以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首先,鼓励发展中医养生信息服务化。鼓励中医养生机构构建中医养生信息服务平台,针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指南(服务包)
其次,鼓励推进中医养生管理智能化。打造中医健康云,构建开发具备中医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慢性病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统和移动终端,实现中医健康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评估,建立个体中医健康档案。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制定信息共享和交换标准。发展第三方在线中医药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
最后,鼓励加强中医养生康复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中医康复服务领域,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康复评定、服务过程记录、效果分析、长期跟踪等中医特色康复信息服务。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建立康复数字化诊疗系统,提供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等功能。
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康复机构的康复诊疗信息共享,提供远程康复诊疗、双向转诊、康复教育等服务。鼓励应用互联网、虚拟现实以及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技术,研发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和智能康复器械产品。
三、大数据与中医养生现代化途径
通过中医养生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模式构建, 中医养生从此可以从诊疗的原始数据中采集、管理、应用,评估出个体特色化养生保健模式。大数据成为中医养生走上科学之路、真正实现现代化的通道, 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大数据平台
要用大数据技术对中医养生进行数据化, 就必须有中医养生大数据支持, 因此建立中医养生大数据平台就成了中医养生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首先, 中医养生文献资料必须数据化。中医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过去由于这些文献都是先辈们个性化的经验积累, 属于非结构化的默会知识, 所以无法进行科学处理, 也就无法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视野。如今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种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挖掘处理, 所以中医养生文献的数据化和网络化是当务之急。其次, 中医临床方药必须数据化。中医医院每天都在开出大量的方药, 诊治各种疾病, 记录在纸质媒介上的病历、处方资料难以被数据化并被数据挖掘和共享。医院信息系统的日益普及为中医诊疗数据的积累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后, 中医名医经验必须数据化。中医名医经验的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民间也留存了不少独特的诊疗方法, 这些宝贵财富目前大部分都未实现数据化,可通过线下走访以及专人对接方式将其保留在中医大数库中。
(二)实现数据共享
中医养生知识经过数据化、网络化, 就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原始宝藏, 但这些经验要变成可在不同主体间传递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 也就是说要把中医养生大数据变成中医养生科学知识, 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 那就是数据共享。针对中养生大数据, 仅仅靠中医养生工作者是无法进行全面共享的, 必须有中医养生行业之外的人员参与其中, 比如统计工作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其他专业人员。通过中医养生大数据的共享,将传统的中医养生经验知识逐渐变成不同主体间可以交流的客观知识, 从而让中医养生逐渐走上现代化之路。
四、结论
大数据时代下的科技支撑让中医有养生有了走向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实现路径。借助于大数据技术, 隐秘化和经验性的中医养生知识的个性化普及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丁娟,李文林,陈涤平.中医养生研究现状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
[2]李震華,许仕杰,黄纯美,曹越,陈建南.广东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08).
[3]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02).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研究,2013,(07).
[5]刘保延.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J].中医杂志, 2013, (6) .
[6]刘保延.大数据绘制当代中医航海图[N].中国中医药报, 2013-6-5 (3) .
[7]董兴鲁,曹克刚,薛丹,房位昊,高颖,李艳丽,王家艳.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工作现状及展望[J].中国病案,2014,(06).
[8]黄欣荣,张艳朋.大数据技术与中医现代化[J].中医杂志,2014,(19).
[9]于琦, 于彤, 高宏杰, 等. 中医养生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双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XJG2017(120)-28];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济学导论》(双语)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XJT2018(436)-263];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