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网络信用消费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网络信用消费走上大众化。由于网络信用消费平台存在潜在隐患,学生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这给有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和难题。本文以大学生网络信用消费的现状和认知为切入点,探析不同类型学生网络信用消费的现状,并以当下最具代表性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为探究主线,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防范意识。
  关键词:网络信用消费影响因素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购物已是大势所趋。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人数达610亿,占网民总体比例的736%。作为网络购物的主流群体,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各种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享受分期购物或贷款消费带来的便利。由于大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时期,自制力较差、消费观念不成熟的因素,加之网络信用消费的便利性助长了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的行为,使得经济来源单一的他们最终陷入严重透支和巨大的还款压力。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更加理性、规范地进行网络信用消费,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自愿为原则,针对于湛江市三大公办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访问。本次调查一共发放215份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根据有效问卷中的性别来看,男性占总调查人数的4512%,女性占总调查人数的5488%,符合三所高校中大部分出现的“女多男少”的情况;从调查对象对于网络信用产品的使用经历来看,有过使用经历的人数占整体的8983%,没有使用经历的占1017%。占绝大多数的具有使用经历的数据,对于本次调查时有所裨益的,且具有代表性。
  调查采取自填式网络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网络信用消费的基本情况、网络信用消费的态度与认知等共22个问题组成,调查报告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从大学生对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的了解渠道和普及度、网络信用消费内容、网络信用消费还款情况、网络信用消费相关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受访者对网络信用消费的了解程度
  在对湛江市三大公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信用消费问题的有关调查后,发现受访者对于网络信用消费的认知程度不深,对于还款模式、持续性使用的选择有所不同。
  1受访者了解网络信用消费的渠道普遍集中于传播媒体。在“了解网络信用消费的渠道”的多选题中,4719%的同学选择了“电视广播”,选择“网站广告”则占比5814%。相比之下,其他选项则各自占比均未过半,足以见得传播媒体对于受访群体的影响力颇深。
  2多数受访者对于网络信用消费的逾期后果了解效果不佳,且学校在知识普及这方面的工作效果一般。单从“所在学校是否定期举办关于网络信用消费的普及会?”选项来看,121%的受访者所在的学校没有举办过普及会,149%的受访者选择了“没有效果”选项,530%的受访者选择了“效果和作用一般”选项,只有200%选择了“收获颇丰”。
  单从“是否对网络信用消费逾期后果有所了解?”选项来看,仅65%的受访者选择了“没有,完全不了解”的选项,377%的受访者选择了“有,比较了解”选项,456%的受访者选择了“有,一般了解”选项,102%则选择了“有,非常了解”。
  从交叉表整体来看,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校普及和自我了解程度一般。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在未来将有更多可能接触到不同形式的网络信用产品,这需要足够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应付潜在的风险和陷阱。
  (二)受访者关于网络信用消费的使用情况
  1受访者在网络信用消费使用经历上并无性别差异。pearson相关度为-0072,显著性为0291,超过了005,则证明两个分类数据彼此间没有统计上的把握性,即证明性别与是否有网络信用消費经历无关。
  2网络信用还款选择模式与网络信用还款期限之间存在关联性。pearson相关度为0173,显著性为0016,低于005(且大于001),那么说明呈现出005水平上的显著性,也说明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问卷样本人群存在差异,两个分类数据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消费期限数额越大,样本人群对应的还款能力也就越强。
  3在促销活动是否增加网络消费频率的态度与网络信用还款期限之间存在关联性。pearson相关度为0173,显著性为0016,低于005(且大于001)。同理,说明呈现出005水平上的显著性,也说明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问卷样本人群存在差异,两个分类数据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4受访者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上的单次消费上限及分布分析。受访者在网络信用消费的单次消费上限集中在500-1000元的频数最大,在1500元以上的频数最小,并且在500-1000元的范围之后,随着单次消费数额的增大,频率呈递减趋势。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网络信用消费平台针对大学生设立的政策不无关系。打个比方,为了降低风险,蚂蚁金服会着重于限制大学生的蚂蚁花呗额度,以预防逾期或偿还能力有限的情况。
  5有过网络消费产品使用经历的受访者对于继续使用的态度。有2487%的受访者选择了“当然会”,6269%的受访者选择了“考虑使用,减少使用频率”,1244%则选择了“不考虑使用”。由此可以得知,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于使用的持续性还是选择支持。而选择减少使用频率,说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到网络信用消费的潜在危害性,但出于一些因素,还是会选择使用。
  三、相关建议
  调查显示,受访者在关于网络信用消费认知中防范意识还不够强,受访者对于网络信用消费产品的选择是处于被动地位的。首先,大多数受访者对于网络信用消费呈不赞成态度,对于平台的选择也是受现下流行的媒体传播的影响。其次,院校的普及程度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个人认知,普及越广个人认知程度也就倾向于越高。   (一)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群体,在选择网络信用产品消费前,必须要深入了解该信用产品的利率、还款期限和使用限制等相关信息是否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当发现自己成为受害者后,要保持冷静,及时向家长和老师反馈求助,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大学生需认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关于网络信用消费的学习活动中,同时关注社会的最新信息,了解网络信用消费的新型骗局,加强防范意识。
  (二)加强企业自律,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对于提供网络信用消费产品的平台来说,必须要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不得通过一些隐性的条款来欺骗消费者。除此之外,更应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借贷政策。
  (三)学校加强有关教育,扫清盲区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但是根据问卷调查可知,学校对于网络信用消费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因此,学校应多开展网络信用消费的知识普及知识竞赛,增加关于网络信用消费安全的选修课程及论文撰写等。
  (四)政府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多方联动
  政府應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加以完善,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套路贷等违法行为,健全网络监管机制,主动取缔不合规的平台。
  
  参考文献:
  [1]2018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EB/OL]https://wwwyicaicom/news/100127009html
  [2]舒涛,付轲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学生借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 ——基于某学生深陷P2P网络借贷困境案例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6,(3):79
  [3]邹开亮,贺唤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信用消费的冷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11):54-57
  [4]陈颖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金融经济,2018(20):13-16
  [5]彭敢,王秀霞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 时代金融,2018(29):345-346
  〔本文受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攀登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
  〔杨秋芹、罗蕾(通讯作者),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8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