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及风险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随着高校资金来源多样化,以及办学规模的加大,高校的经济环境、财务收支活动及资金往来业务越加繁杂,高校内审部门的审计任务日益繁重,对各项资金运作的监管力度相对减弱。借助外部力量,实行审计外包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创新方式,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高校内部审计外包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文章以某高校某年度的财务收支项目审计外包为例,分析审计外包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和应采取的规避措施。
  【关键词】   内部审计外包;风险;高校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4-0083-02
  一、高校内部审计外包的政策依据
  2004年《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17号])第十九条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经所在部门、单位负责人批准,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有关事项进行审计。”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 号)提出,推动审计方式创新,“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務”。2018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第八条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除涉密事项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以上规定为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外包提供了政策依据,符合高校内部审计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在政策引导下,高校内部审计外包在实践中越来越多。
  二、审计外包的形式及选择
  高校审计外包通常是指高校在国家政策或者制度允许条件下,通过向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购买审计服务,将其内部审计工作任务或者项目全部或者部分委托给中介机构实施和执行。审计外包主要有三种形式:全部式外包、补充式外包和合作式外包。在单位规模较小、未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审计人员极其缺乏的情况下,适宜采用全部式外包;在单位设立内审机构、审计人员配备齐全的情况下,对于一些特殊领域或者关键项目的特定部分,聘请专家或者中介机构实施补充式外包;内部审计人员和外审人员共同组成审计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各自承担约定的审计任务,实施合作式外包。高校合理引进第三方审计,采取合适的审计外包形式,可将内部审计风险适当转移,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创新要求。将内部审计任务或项目实施外包后,高校内审部门可在现有审计资源条件下,对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进行适当调整,不断优化内审部门的职能,结合和利用中介机构的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带动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服务层次的提升。
  三、高校审计项目外包工作流程
  审计外包是一项外购服务的业务活动,通过招投标工作来确定提供服务的事务所。重庆某大学对某年度的财务收支项目实行了审计外包,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学校内审部门对将要实施财务收支审计年度的相关财务资料进行查阅,厘清该年度学校的基本财务状况,并讨论确定本次财务收支审计内容,作为前期论证和招标的技术参数。内审部门按照学校招投标工作的流程,自行组织论证本次审计外包服务的限价和预算。内审部门通过讨论,确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在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中介机构范围内和当地行业领域核定的中介机构范围内等),选择并邀请至少三家以上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开展前期论证会议,内审人员可向会计师事务所介绍学校概况和基本财务状况,以及审计内容和要求采取的主要审计方法,到会事务所分别对本次审计服务进行报价。
  其次,内审部门对报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议定,初步确定本次审计服务限价和预算金额,书面报告并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后,报学校招标组织部门实施招投标工作。招标组织部门根据项目的要求和请示,出具招标文件,在此环节,内审部门需要根据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列出对投标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和特殊资质的限定,在招标文件中体现。内审部门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与招标组织部门沟通和协调。
  再次,招标文件拟定之后,招标组织部门将招标文件在政府部门指定的网站上进行挂网公开招标,满足条件和有意向的投标单位,可按照标书的要求进行投标和参与竞标。学校招标组织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履行相关招投标职责和程序,中标单位和学校按照招标规定签订合同,内审部门组织召开审前会议,中标单位进场实施审计。
  四、审计外包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高校在内审人员缺乏、审计经验不足、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审计技能不高、涉审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实施审计外包,可以弥补内审存在的缺陷,提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出具更具深度和实用性的审计报告。同时内审部门和人员也可以从中学习和汲取经验,在以后审计项目时加以借鉴和利用,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建议和评价职能,提高对学校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外包各个环节都会存在潜在风险。本文梳理了内审外包各环节的风险点,以及应采取的必要防范措施。
  (一)招标环节的风险点及规避措施
  招标时,一般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如果实力较弱的投标单位以低价中标,将不能保质保量且按时完成审计任务,不能较好地完成学校的审计要求和审计目标,达不到应有的审计效果,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内审部门和招标组织部门造成组织不力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招标环节,内审部门和招标组织部门应对投标单位的特殊资格进行关键性限定,尽量遴选曾有高校审计经历或者资质高、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对一些重要指标进行星级符合性设置,对招标单位的执行力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在结合内部审计需要和学校的经济条件下,合理确定可参与投标的中介机构的选择范围,避免一些实力较弱、能力有限的事务所以低价中标而导致后患。   (二)签订合同环节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招标投标工作后,学校与中标单位签署合同,合同是双方履行权利和义务的法定文件,如果合同不规范、不细致和不明确,可能会导致履行合同时产生纠纷。另外,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涉及学校的财务预算及执行和财务决算情况,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是高校重要的财务信息,实行审计外包,高校的财务信息可能存在被泄露的风险。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约定中标中介机构人员配备和履行审计职责的时限,明确要求按照审计内容规定逐条实施独立审计,达到所要求的审计时效和目标。同时,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中介机构对所涉及的所有财务信息和财务资料实行保密制度,确保学校各种信息的安全性,如有泄露,应在合同中明確相关惩戒规定和措施。
  (三)实施审计环节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实施审计时,中标单位如果没有按照内审质量控制要求,没有实施三级复核制,人员配备不合理,可能会使审计质量低下,或者达不到学校既定要求和审计目的。因此,在签订合同和实施审计时,要求中标单位向内审部门提供人员安排表、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案以及时间计划安排表。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要求中标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间计划实施审计,完成审计取证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内审人员应对审计过程进行协助和实时监管,对审计情况和结果进行复核和重点抽查。对审计不到位和不合审计内容要求的地方,要求中标单位及时进行补充。审计工作底稿和报告完成后,要求中标单位执行三级复核制。内审部门应对审计报告进行审阅,如有不同意见,可与中介机构进一步协调和沟通,意见达成一致后,中介机构应对报告进行完善和修改,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四)审计整改环节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高校内部审计外包虽然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让高校的财务运行状况获得客观真实的评价和建议,但是针对具体项目来说毕竟是短期的契约关系,中介机构往往只会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职责内的义务,提出问题和建议,对于审计终结之后的整改情况和审计结果的利用并不关注,从而影响审计的最终效果,这也是审计外包的不足。因此,后期工作只有依靠内审部门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责。内审部门依据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重点针对提出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进行落实和整改,对整改结果和情况出具书面报告,同时梳理学校相关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结束语
  高校内部审计外包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种延伸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经验不足、手段落后、技能不高、涉审范围有限、独立性差等矛盾和问题。高校可在政策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应用审计外包模式。在实施审计外包时,谨慎选择外包形式,避免学校重要信息外漏,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职责,注重关键细节和运作过程,规避审计外包各个环节风险,为高校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审计服务职能。X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琳.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新会计,2015,(08):42-44.
  [2] 郑红.高校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6,(05):144-146.
  [3] 马秀丽,梁晓琳.高校内部审计外包研究[J].会计师,2018,(09):43-44.
  [4] 毕惠.关于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7,(20):5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05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