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新已经逐渐发展成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小企业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各产业间协同创新与互补,激发更多的企业创新活力。文章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创新能量的企业内部转化效率、优化中小企业外部创新环境和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平台三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创新生态系统;战略路径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最具创新力量的企业群体,截至2017年末全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历程。但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单一、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并且创新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使得中小企业必然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建立健康有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即多创新主体间共生共赢、独立稳定的组织体,不仅能降低企业的风险,也能促使其健康持续成长。
1 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平台、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分析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上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随后越来越多学者对其研究,国内研究学者对其定义为:多个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立稳定、开放统一的组织结构。创新生态系统与我国经济及区域发展缺乏深度的结合,刘雪芹[1]认为应以创新活动为导向,从基础、运行支撑、演化引导体系三方面推进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在现有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研究基础之上,陈健[2]提出我国企业应将建立创新生态系统纳入其基本战略体系中,注重技术突破、资源配套整合等问题。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陈伟[3]基于共生式创新、定价机制及利益协调机制分析,从核心企业、政府及中小企业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创新平台的研究是研究创新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孙庆[4]运用系统思想构建出创新平台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提出推进体系健康运行的机制。基于勒特·雷德斯道夫提出的三螺旋模型,吴琨[5]提出了四螺旋模型,系统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科技型小微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四方力量及其关系,并提出建设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平台的对策。
综上研究理论,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分析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2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即在创新活动和市场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中,以大众智慧为创新源泉,以各类型科技工业园区为栖息地,为实现新产品开发和利用為目标,以若干企业为创新主体层,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等组织部门交互作用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开放性、灵活性、动态性及自组织性。结合特征表现,下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
中小企业为创新的主要执行者,而其大部分都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效用,高科技创新人员的引进与进一步培养受到限制,导致中小企业的总体创新能力不足。在系统内,创新动力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创新过程的重要源泉。如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内部管理组织制度、创新人才都是企业创新的内在引擎动力。而因市场资源的稀缺及政府部门的错位、越位等影响,使得企业花大力气争夺资源,市场意识薄弱,使得创新精神缺乏。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资源稀缺的压力下,忽视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全面制定,而去追求短期效益以存活。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引擎,而中小企业的员工总体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这限制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
2.2 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组织支持系统尚不完善
政府是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而政府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及服务支持政策时,因要考虑市场上诸多因素,对很多欠发达地区或创新指标较低地区的中小企业尚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支持作用,或者对一些产业技术园未制定出完善的服务支持政策,使得有些企业未享有充分的保姆式服务。同时,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明显处于较低水平,其不愿意投资于中小企业,不愿意提供信贷支持和担保,原因是中小企业带来收益的速度会比较慢,存在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大,这极大地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研发项目的投入,从而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2.3 创新主体间缺乏协同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很难独立完成整个创新过程。因企业的创新意识薄弱且不愿冲破企业的束缚,使得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资金、创新互动循环,又因规模和资金的局限性,使得开放性系统的组建受到限制,无法从外部快速有效地获取创新资源。而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是中小企业的重要外部创新资源,同时各中小企业间的创新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也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这些创新主体间的固有束缚,缺乏协调创新意识,使得中小企业创新水平较低。
2.4 中小企业创新平台未发挥出充分作用
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平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发挥出充分的作用,如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创新资源流通不顺畅等。同时在创新平台中未制定相应严格的控制机制,使得过程不能得到有效监督,从而无法高效顺利地进行。开放式创新平台还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发挥出其实质性作用,创新系统没有形成良好的联系。
3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分析
3.1 增强创新能量的企业内部转化效率
中小企业不断汲取外部环境的创新能量,且只有与企业内部的已有资源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价值,真正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效率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增强企业创新资源的转化效率,能较大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首先,加强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及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制定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主观创新能动性,使得企业内部具有强大的创新力;其次,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其充分有效地协调各资源,以保证创新过程的有序性;最后,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因中小企业规模、待遇的限制,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较小,中小企业要提高人才引进待遇,且不断加强对已有员工的系统培训,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且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企业也要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并将研发预算制度化,不断强化核心技术的积累,促使企业持续创新。 3.2 优化中小企业外部创新环境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及创新发展的关键活力,国家战略规划中应把中小企业放在突出位置,在政府项目及政策资金方面给予特别的支持。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部门应给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功能的服务支持,包括企业创新过程中研发、检测、推广、专利转让等全方位的服务;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创新资源,使创新创业项目的优劣选取市场化,提高全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优秀项目、人才、企业引入机制、利益激励创新动力机制及创新资源平台数据共享机制“三维一体”的运营机制,不断促进创新向着生态化发展。从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三方面入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包括鼓励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专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发展融资性担保行,引导信贷资金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创新型中小企业倾斜;完善行业行为的法律基础,将协会建设成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主要载体,发展市场的专业化服务;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科研机构应重点聚焦支撑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以课题等形式接受中小企业的创新委托,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3.3 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平台
创新平台作为中小企业创新信息的管理系统,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中小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意识。组建中小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创新组织,作为资源流通的连接桥梁,政府部门为其提供支持,促使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技术、科技资源和技术培训等,促使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渠道。在创新组织体系中,通过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资源需求匹配及合作交流,实现成果的转化。除了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过程,创新平台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创新过程高效顺利的进行。因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开放、灵活、动态及自组织性的特点,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政策环境、外部市场、运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建立开放性、持续稳定的机制控制制度,发挥出创新系统的整体作用,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芹,张贵.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源与范式转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0):1-6.
[2]陈健,高太山,马雪梅.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1):1-4+17.
[3]陈伟.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角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1):98-99.
[4]孙庆,王宏起.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16-19.
[5]吴琨,沈忠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四螺旋模型[J].科技進步与对策,2014,31(3):84-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3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