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配置模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子昀 王伟玲

  [摘 要]劳动价值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虽然如何评价劳动价值和社会的劳动力成本还存在局限性,但是这不妨碍利用劳动价值和劳动力成本开展经济研究,单位劳动价值是一个衡量劳动力水平的指标,其中包含科学技术的价值,单位劳动价值不是一个定常数,是一个变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然而在讨论具体企业的生产能力时,与企业的单位劳动价值有关,但在讨论劳动力成本时,与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平均的单位劳动价值有关,以此研究单位劳动价值与企业产品的定价、劳动力成本分析的研究,给出单位劳动价值与企业产品的定价、劳动力成本的计算公式,据此探讨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配置和发展道路问题。
  [关键词]单位劳动价值;价格;人力成本;公式;产业配置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6.048
  一般认为,采用时间的形式来度量劳动量和劳动价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劳动价值度量问题上,传统价值论(主要是政治经济学)采用时间形式来度量勞动价值,无法用精确的、定量的方式来定义劳动强度、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复杂度等变量,因而无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劳动价值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传统价值论在数学化程度上的局限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它在实际应用上的局限性。
  采用“单位劳动价值”分析法,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单位劳动价值”是指社会或行业平均单位劳动力,在单位时间所产生的价值,用于衡量当时社会或行业的技术与管理效率的平均水平。劳动量度量分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量,这比分可以直接计算;二是不可以直接计量劳动的,可以采用市场交换关系来确定“凝聚的人类一般劳动量”。劳动量度量用劳动时间和劳动人数来统计,单位是工日,称为劳动工日。在知识经济中,劳动时间还应包括科学技术探索与研究成果所凝聚的耗费时间。
  V表示劳动价值,T表示劳动量,i表示单位劳动价值,则
  V=iT(1)
  单位劳动价值分为社会单位劳动价值和行业单位劳动价值,甚至包括局部竞争市场范畴下的单位劳动价值。单位劳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统计进行计算确定,用于衡量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平均程度。
  1 单位劳动价值的意义
  单位劳动价值与社会技术进步、经济规模有直接关系。经济越是发达,单位劳动价值就越高,这就意味着平均工资水平越高,对于效率改进不大的商品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例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一些农副产品价格不断提高,是因为社会经济规模和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劳动价值也在不断提高,相对而言农副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改变不大,根据式(1),劳动价值V会随之提高,即农副产品价格会随之提高。同样的道理,工资、房价、地价、手工产品等会随着单位劳动价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所以,单位劳动价值纵向发展产生经济效应。
  相反的例子,以电视机为例,在改革开初期尽管当时的电视机品质很差,但是价格极高,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虽然社会的单位劳动价值在不断提高,电视机的品质也不断提高,但是电视机所消耗的劳动量在不断减少,电视机的价格反而不断下降,这是竞争和技术进步带来红利。
  “单位劳动价值”的高低反映社会经济水平和技术的发展进步情况,经济越是发达,“单位劳动价值”越高。如果衡量经济个体的发展水平也可以采用经济个体的“单位劳动价值”来衡量,反映经济个体生产产品的效率、品质和服务,效率高、价格低、品质好、服务好,市场占有率高;产量大,总收益高。
  2 单位劳动价值分析模型
  2.1 企业的单位劳动价值与商品价格计算模型
  “单位劳动价值”可以作为企业占领市场能力的指标,当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高于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值越大,单位商品的市场价格低,竞争能力越强,市场占有率扩展越快。
  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与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对价格的相对关系为:
  (1)当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越高,表示企业生产能力越强,单位产品的生产耗时短,反之,单位产品生产耗时就大。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ig与会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耗时Tg,但是单位产品耗时不能无限压缩,是有一个极限的,Tg越大,其可压缩的空间就大,降低的速率也越大,反之,Tg越小,其可变化速率也越小,故ig对Tg的变化率为:
  dTgdig∝-Tg(2)
  (2)当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高于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时,表示企业生产能力强、效率高,单位时间产量大,单位产品的生产耗时短、成本低于社会平均值,故其商品的价格也低于市场价格,反之,单位产品生产效率低、产量小,单位产品耗时大、成本大,故其商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企业能够从市场获得的回报是依据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i0来决定的,所以,商品价值应由i0来计算。
  定理1 设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为i0,某供应商的“单位劳动价值”为ig,单位商品生产劳动量(生产时间)为Tg,价格与价值成比例,商品价格计算模型为:
  Pg=aci0e-kig(3)
  式(3)中:a为商品价值与价格的比例系数;
  C、k为待定参数。
  证明:若商品供应商的“单位劳动价值”为ig,单位商品生产劳动量(生产时间)为Tg,则商品价值为:
  Vg=igTg(4)
  根据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与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相对关系式(2)、式(4),应该为:
  Vg=i0Tg(5)
  设价格与价值成比例为a,则商品价格为:
  Pg=ai0Tg(6)
  根据企业生产商品的“单位劳动价值”与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相对关系式(1)、式(2),可以得到:   dTgdig=-kTg(7)
  式(7)中:k为比率系数。
  由式(7),解得:
  Tg=ce-kig(8)
  将式(8)代入式(6):
  Pg=aci0e-kig(9)
  证毕。
  利用定理1可以用来说明传统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的现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i0不断提高,但是手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进步的空间较小,发展相对较慢,所以单位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变化不大,而产品价格跟随i0不断提高,价格自然也要上涨,这就是所谓的“水涨船高”现象。
  定理1还可以用来说明相反的事例——电子产品,由于其技术发展极快,产品更新换代也快,电子行业的“单位劳动价值”为ig的提升速度远快于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i0的提升速度,这样单位电子产品的耗时不断缩短,但是同时的i0提升不多,反而导致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因而就出現了电子产品越来越先进而其价格不升反降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定理1是非常符合经济社会的价格变化规律的。
  2.2 经济社会总体的“单位劳动价值”与劳动成本计算模型
  国家经济越发达,其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也越大,劳动力成本也越大。商品生产的劳动成本是由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i0所决定的。经济社会的人力成本与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密切相关,故社会的平均单位劳动成本C0与i0有关,即
  C0∝i0 (10)
  定理2 设经济社会平均“单位劳动价值”为i0,单位商品生产劳动量(生产时间)为Tg,则商品的劳动成本为:
  Cg=mi0e-kig(11)
  证明:一般来说,社会平均的“单位劳动价值”i0决定单位劳动成本,ig决定商品劳动量(生产时间),它们共同决定单位商品成本,根据式(10),有:
  C0=mi0(12)
  式中:m为比率参数。
  单位商品的成本为:
  Cg=C0Tg(13)
  将式(8)和式(12)代入式(13),得:
  Cg=mi0e-kig (14)
  证毕。
  定理2的式(11),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成本在单位产品中的体现,其中参数m十分重要,因为尽管社会平均的“单位劳动价值”i0决定单位劳动成本,但是其转化率取决于m的大小,其中还包含了社会福利方面的成本。高福利的发达国家必然将其社会成本通过产品的销售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其中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高消费与高福利、高工资水平相抵,不会带来过大的负担,但是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的消费者就要承受很大的消费负担,为了维持高福利、高收入的经济模式,发达国家必须保持技术上的优势,才可以通过高新技术的商品转嫁其经济社会成本和负担。
  2.3 产业配置模型
  2.3.1 产业配置基本模式
  如果考虑各行业、具体的企业对应的“单位劳动价值”ig,与经济社会总体的“单位劳动价值”i0的差异,在市场环境下,单位劳动成本是由经济社会总体的“单位劳动价值”i0决定的,但是企业生产能力和收益是由企业的“单位劳动价值”ig决定的,只有提升自身的生产力,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然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与经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总体的“单位劳动价值”i0i有很大差异,而且要改变这种差异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企业生产力水平可以短时间提升,可以通过技术引进、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手段得以迅速提升,由此在全球范围产生产业优化配置的优化问题:
  mini0,ig{Cg=mi0e-kig}(15)
  minig{Tg=ce-kig}(16)
  maxi02,ig{Pg=aci02e-kig}(17)
  2.3.2 劳动密集型产业
  优化配置产业的事例: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经济发展比较差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成本也比较低,即i0较小,而由发达国家和地区转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力水平较高,即ig较大,这样商品生产成本低、耗时短,以满足式(15)和式(16)。然而,生产的产品输送到发达国家销售,由此获得更高的售价,满足式(17),则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
  劳动密集型产业配置的模式:
  (1)满足式(15)。产业配置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降低成本;
  (2)满足式(16)。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送技术,以提高效率;
  (3)满足式(17)。产品出口至发达国家,以获得高回报。
  2.3.3 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高新产业,由于没有强烈的市场竞争,不需要通过限价来提高竞争力,可以向市场转嫁劳动成本,所以,不需要考虑i0的影响,主要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即提高ig,这种产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配置的模式:
  (1)满足式(17)。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保其产品的技术优势,从而获得价格的话语权,使得其可以高价出口其产品,以获得高回报。
  (2)加快技术发展,促进技术更新换代,继续将落后技术输送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3 经济社会的成本与发展道路
  根据前面的分析,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宜设置在不发达地区,因为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有利于控制成本,而高新产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因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其核心技术,产品有垄断优势,可以承担高劳动力成本的负担,通过贸易,将高成本转嫁给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由此,在全球形成两类经济体,即低福利、低成本经济体和高福利、高成本经济体,高成本经济体为了向低成本经济体转嫁其成本,维持其高福利待遇,需要大力发展创新产业、高新产业,才能形成垄断性贸易优势,科技研发和创新是其经济战略的主线,在技术上要维持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2~3代的技术优势,同时继续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推销过时技术,让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尾随进步,为维持技术优势,必然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新技术、新行业设置门槛,牢牢控制话语权。一旦打破技术垄断,高成本、高福利将成为其巨大的负担和拖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必然难以为继,必然走向经济政治冲突的道路,试图压制其他国家的崛起,维持其经济霸权。
  随着基于经济社会总体的“单位劳动价值”差异的产业配置活动,促进新的经济体类型的出现,就是由低成本、高产能,逐步转向中低成本、低价、高产能、高技术、高资产的新型生态经济体,体型大的国家不可以走高成本、高福利的发展道路,因为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能力承载这样大经济体的高成本负荷,因此,只能走中低成本、低价、高产能、便捷而高效的服务、高技术、高资产的新型生态经济体,这是更高层次的福利社会,为此,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技术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高科技、高技术,掌握核心技术,打破垄断,以此阻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本垃圾”,维持良好的生态经济体系。
  良好的生态經济体系的特点:
  (1)低成本、低价格、高产能、高技术、优服务。生态经济的特征是共同可持续发展,不追求高成本的福利制度,不转嫁社会成本,建立完备的生产体系,形成生产—消费的生态体系,即降低成本转化比率m,不以高福利、高收入转化为社会成本,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形成具有高产能、高技术、优服务的新型社会体系,有能力打破技术垄断的能力,能够抵挡国外的“成本垃圾”,以维护稳定、高速、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
  (2)高资产。经济社会成本及劳动力成本低,加上工程工业的巨大产能,有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业的发展,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既可以大大改善基础设施,又可以大大积累社会和个人资产,提高国民的幸福感。扩大消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消费有不同的路线,一种是消耗型消费,另一种是资产累积型消费。消费型消费是消费高科技产品,以提高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来促进消费增长,但其消费过程不能形成资产,是纯消耗形式;累积型消费就是购置产业,这种消费数额巨大,支付量大,而且能形成资产,并有资产增值效应,可以利用资产的增值来滚动发展,是一种双重效应的消费,即既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又使得个人资产增值,同时也增加个人的融资能力的过程,更便于个人创业。
  从国家层面来说,走消耗型消费的道路,可以从税收获得国家发展的资金,商品生产企业可以快速发展,但是民众只有依靠高薪或贷款来维持高消费生活,经济社会的劳动力和社会成本都很大,是高福利、高成本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较大的困难,因为劳动成本大和消费者的消费高生活模式,使得广大消费者难于再购置房产。同时,发展高技术,以创新产品来转嫁成本,维持经济发展。
  资产累积型消费方式。由于低价、低成本、低消费模式,往往有高的储蓄率,而且经济高速发展,还贷能力强,有能力大规模消费房产等资产,而且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另一方面又快速积累社会和个人资产,对于经济的后续发展积聚大量的资金和资产,积累资金后,反过来可以扩大科技投入,有利于发展高科技事业。
  然而,发展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需要解决泡沫问题,因为房产的增值过快,房价过高,导致消费者无法承担,发展的关键是寻找一个既能够大力发展房地产,又能够合理控制房产价格的方法。因此,在发展资产累积型消费方式经济方面,需要有良好的整体调控能力来支撑,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汪潮阳,池峰.经济学基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3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