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盐度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娟 谭发宇

  摘 要:系统研究常规活性污泥在受到盐度冲击时,污泥中具有特定处理功能的各菌群所受到的影响;采用逐步增加污水中盐度的方法,在含盐环境中对污泥进行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污泥反硝化功能的变化。
  关键词:高盐度;污泥;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105
  1 论文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了常规活性污泥在受到盐度冲击时,污泥中具有特定处理功能的各菌群所受到的影响,以确定各菌群的耐盐范围;根据各菌群的耐盐范围,确定耐盐污泥驯化方法。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好氧段的耐盐污泥驯化
  污泥采用间歇式曝气,曝气23h,沉淀1h。水中的Cl-浓度按360mg/L,720mg/L,1080mg/L,1440mg/L,1800mg/L,2160mg/L,2520mg/L,3000mg/L,3400mg/L,4000mg/L增加。一个浓度运行3天左右,通过镜检观察到活性污泥生长量增加,微生物活跃,密度大,可调高一个浓度;反之则需要稳定一段时间。
  2.2.2 缺氧段的耐盐污泥驯化
  将厌氧污泥密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驯化期间,逐步增加含盐废水的比例,Cl-浓度按为360mg/L,720mg/L,1080mg/L,1440mg/L,1800mg/L,2160mg/L,2520mg/L,3000mg/L,3400mg/L,4000mg/L,5000mg/L逐渐增加。每一个浓度运行5~7天,盐度的增加视当天镜检结果而定,方法与好氧段污泥驯化相同。
  2.2.3 连续实验
  将醋酸钠与含盐废水配制后移至高位水箱,与废水经过高位水箱流至缺氧池进行生物反硝化去除含盐废水中高浓度的硝态氮。缺氧池泥水混合物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出水进入好氧池。好氧池泥水混合物进入二沉池沉淀后出水,两个沉淀池的污泥分别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保证反应器中足够的污泥浓度,将剩余污泥排放。高位水箱容积8L,缺氧池容积2.5L,流量167mL/h,HRT16h,MLSS6000mg/L。好氧池容积1.25L,流量167mL/h,HRT8h,MLSS2000 mg/L。
  3 耐盐污泥的驯化
  3.1 耐盐污泥驯化过程中微生物优势种变化
  驯化中期数量最大的楯纤虫在中后期急剧减少。实验证明漫游虫在高盐度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具有明显的水质指示作用。
  3.2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的演变
  随着Cl-浓度升高,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Cl-浓度360mg/L时,微生物种类与无盐时基本相同。Cl-浓度1080mg/L时,好氧污泥中的后生动物基本消失,原生动物豆形虫也不存在。厌氧污泥中的楯纤虫数量急剧增加到最大值。当Cl-浓度1800mg/L时,好氧污泥中楯纤虫以优势种的状态急剧增加,此时仍存在少量其他原生动物。当Cl-浓度2520mg/L时,楯纤虫数量增加到最大值。Cl-浓度3000mg/L时耐盐能力较强的漫游虫以优势种的形式数量逐渐增加。
  3.3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变化
  盐度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盐度的提高,污泥沉降性能越来越好,污泥容积指数逐渐降低。经过适当排泥之后,随着盐度的增加,SV%下降,沉降性能越来越好。
  4 连续运行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运行初期,Cl-有10%左右的下降,随着系统运行周期的延长,初期生物吸附作用逐渐减弱,原水、缺氧段和好氧段出水的Cl-逐漸达到稳定平衡,一直在设计的6000mg/L左右。原水中的TP浓度不高,经过缺氧段后,大部分磷用于生物合成而被消耗,最终好氧段出水中的TP无法被仪器检出。
  5 结论
  (1)系统对于外加的碳源可以起到有效的去除效果。(2)在Cl-浓度6000mgL-1时,对废水中的高硝酸盐可以有效的去除,去除率在95%左右。(3)经过好氧硝化之后,可以硝化成硝酸盐。(4)两段的活性污泥的死亡会提高废水中TKN浓度。控制好活性污泥的生长能有效降低出水中的TKN浓度。(5)TP经过缺氧段后经过生物合成可去除。
  参考文献
  [1]严学亿.耐盐微生物的培养与HB-PAC强化处理高含盐废水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2.
  [2]杨健,郭长虹.废水中高浓度钠盐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J].污染防治技术,1998,11(4): 1999-2002.
  [3]于德爽,彭永臻,宋学起等.含海水污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J].环境科学,2003,24(3):50-55.
  [4]刘正.高浓度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J].化工环保,2004,24(增刊): 209-211.
  [5]王志霞,王志岩,武周虎.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现状与前景展望[J].工业水处理,2002,22(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6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