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鹏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得到世界瞩目,过去三年连续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市场正迎来了“提质扩量”的黄金发展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2018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强劲,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0.1万辆,同比增长88.8%。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00万辆。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黄金周期;辽宁新能源汽车
一、产业扩张加速,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由起步阶段逐步进入加速阶段,将大致呈现以下七大发展趋势。一是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2018年4月1日出台的新能源“双积分”政策,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市场化时代。与传统的直接贴补政策相比,“双积分”政策更多的是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激励和倒逼企业创新,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上来,推动新能源车企加快技術创新步伐。二是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智能化时代。作为智能技术的载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应仅仅只停留在研究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上,还应高度关注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尽快建立智能制造流程和智慧化管理体系。三是新能源汽车将向高质量转型升级。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产业技术和市场已经得到一定的积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也正由“油改电”的低端产品向建立完整的技术开发体系转变,由正向研发逐渐取代传统的逆向研发,产品体系逐渐成熟,升级换代加速。四是动力电池行业将迈向新台阶。高镍低钴化将是三元锂电池发展的趋势,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能力密度。此外,随着首个动力电池回收方案正式落地,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五是新能源汽车将迎合资潮。随着政策保护逐渐放开,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后合资时代,越来越多的汽车巨头纷纷落棋国内市场。随着外资品牌的进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动将不断被激发,带来剧烈竞争的同时也助推国内企业的快速成长。六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不断涌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多方发力,加快创新步伐,市场上涌现的新造车势力车型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涌现的新造车势力在电动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产品的智能化属性。七是汽车共享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不仅冲击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模式,也改变了出行模式。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在物流和人员出行等方面建立更多的共享平台,推动汽车共享从“大众使用共享”向“产业共享”转变。
二、配套逐步完善,六大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近五年来,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30%。同时,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逐步完善,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充电桩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截至2018年7月,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7.5万个。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溢出效应更加明显,吸引了资本、人才、技术加速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布局主要集聚在传统汽车制造较强的地区,基本形成了京津(北京、天津)、长三角(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嘉兴、合肥等)、泛珠三角(广州、肇庆、柳州等)、中部(武汉、长沙)、西南(重庆、成都)以及东北(长春、沈阳)在内的六大产业集聚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强势来袭,科技产业融合迅猛,汽车产业流通加速,现阶段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均发挥了区位优势,以三大板块为代表的各区域竞争加剧,并引发新能源汽车的“硅谷”之争。相比之下,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与老工业基地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尚不匹配,具备一定后发潜力,有望成为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桥头堡”。
三、产业短板犹存,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仍待突破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但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仍然欠缺原创性提升。一是核心技术仍待突破。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成本降低和续航里程提升的双重目标,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提高核心技术,降低电耗。目前,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实际的使用和推广情况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改善。此外,如何保持电池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仍需探索。二是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仍显不足,整体规模滞后。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规模不匹配、充电施舍布局不合理、充电设施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突出。此外,行业盈利能力偏低,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在整体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车企参与度偏低。三是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主要表现在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四是政策体系仍需完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仍存在,尤其是部分城市设置地方目录,造成了市场的割裂,抑制了发展的活力。
四、多措并举推动辽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自2016年辽宁出台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18年1~7月,辽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倍。辽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丹东、鞍山、朝阳等地,华晨宝马、华晨汽车、辽宁曙光、沈阳五洲龙、比亚迪大连分公司、一汽客车(大连)、沈阳华龙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在研发设计、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走在前列,目前已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生产体系。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仍存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即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技术,目前辽宁本土企业尚处在低水平的研发阶段,自主研发能力尚匮乏。二是研发投入不充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攻关通常需要较长周期,更是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储备。近年来,辽宁虽然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投资力度,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显不足。三是推广应用成效不明显。与产业发达地区相比,辽宁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方法措施不够灵活,宣传力度不强,使用本省新能源汽车产品比例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对省内企业带动不足。
目前,辽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想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还须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不断扩大本土汽车的市场份额,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化创新研发,以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带动效应。在政策、资金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辽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低成本、高产能”的模式。特别是要扶持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推出一批自主核心制造技术。二是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按照实施方案,逐渐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方扶持全面推进辽宁新能源汽车尽快实现产业化发展。三是整合技术优势,培育创新产业园。加快产业创新,推进技术特色与产品优势的整合,在“三电”、材料和整车等技术产业领域培育多个新能源产业基地,使企业抱团发展,壮大产业竞争力。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全面落实国家和辽宁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扶持政策,在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继续发力,提倡各行业、单位和个人支持本土制造。
参考文献:
[1]谢逸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8(28).
[2]王小峰,于志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导报,2016(17).
[3]曹方超.新能源汽车发展将迎“十三五”黄金期[N].中国经济时报,2015-1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7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