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的高度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其影响力广泛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介,也已悄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以短时、迅捷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奇的体验。而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实践证明,微课已经在会计教学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但是,微课的应用时间短,仍需要不断的开发和完善。本文阐述了微课的内涵以及会计微课的基本特点、巨大的运用价值,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继续发挥微课的优势,促进会计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微课 会计教学 应用
  
  前言
  在当前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分工日益明确,专业人才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需要秉承现代的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意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國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匹配度的会计专业人才。微课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因其强大的教学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验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而得以在各院校、网络上不断推广。将这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会计教学当中,借助其显著的教学优势,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推动会计教学的发展。
  一、微课的内涵和会计微课的基本特点分析
  (一)微课的基本内涵
  微课,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微型的教学课例。具体来讲,指的是将一个或两个小的知识点作为重点进行讲解的教学小视频,小视频的主要内容来自于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其时长一般较短,通常会控制在6--10分钟。小视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图片、声频、视频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些知识点或者构建出某些知识体系。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微课教学具备精、简、短、小的特点,通过图、文、声并用的小视频形式,很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在丰富的趣味性中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能动性和积极性[1]。此外,小视频教学灵活性强,可以随时重播、暂停,这些功能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也正是微课的教学优势所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使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增强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而且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微课的突出特点分析
  一般来讲,微课的授课内容突出了“微”的特点,其教学内容往往是围绕某个或者两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而不是对教材知识的全面而系统的学习,这就充分体现出了微课“精而小”的特点,也因此被称作“碎片化教学”。简而言之,微课教学具有教学内容少、教学时间短、制作简便、视频内容丰富等特点。
  (三)会计微课的特点分析
  其一,属于碎片化学习模式。会计微课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微课小视频时间短,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教学内容通常只会涉及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在这只有短短几分钟的课例里,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微课所讲授的碎片式知识点有深入的、透彻的理解悟,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其二,属于自主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比如针对自己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会计学习方面的不足,有目的地选择微课课程进行学习 [2]。通过对某一知识点反复地学习、消化和巩固,进而完全吃透、掌握该知识点。由此可见,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出来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其三,属于移动式学习。会计微课通常需要利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的方式来进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某一知识点的需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具便捷性。因为这类电子设备具有移动、方便携带的特征,使得会计微课教学也具备了移动学习的特点。
  二、微课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巨大运用价值
  (一)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当前,在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都已经广泛得采用了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发挥了明显的教学优势,使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和能动性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进一步提升了会计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会计教学中,假如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特讲一些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票据填写、传票翻打等,枯燥而无趣,学生很难理解且容易走神,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如果没有实操的演示,那么,教学效果是不会太理想的。但是,如果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小视频的形式,将那些枯燥而抽象的概念、理论等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现,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自然会被调动和吸引起来。在教师的辅助性讲解中,原本枯燥难懂的会计知识变得简单了,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了,这样,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地均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那些动手能力较强、能够现场操作演示的微课视频,教学效果更是出乎意料的好,比如:在学习票据、凭证的审核和装订时,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只是单调的文字讲解,学生较难理解。假如通过微课小视频,将规范的实际装订操作展示给学生,那么,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将得到极大的加深,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在不断的模仿练习中得到提升,这样的学习效果是纯文字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二)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展会计学习,主要依靠的是教师和教材课本,但是将微课教学引入到会计教学之中,则会彻底扭转这种被限制的局面。微课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内容,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随时随地开展微课视频的学习,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跟随微课视频超前进行相关的课程知识点学习。另外,学生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参与微课学习,也可以在课下的任何时间,加强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就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和相关问题,实时进行在线沟通[3]。可以说,微课的教学模式,极大的丰富了教学信息来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扩展了教学范围和教学内容,开阔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全面的会计学科素养。   (三)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
  微课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微课小视频,随时随地可以参与会计学习,也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自由安排相关会计知识的学习进度,尤其是加强薄弱知识点的学习,真正满足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全面提升会计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不断强化会计微课教学的多元化特点
  在会计专业的学习中,课堂教学偏重理论性,在实际生活中则偏重实践性,因此,在采用微課会计教学模式时,一定要注重依据会计知识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突出微课的教学优势,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制备微课视频时,要科学、合理地侧重选择那些理论性较强的重、难点教学知识,将那些抽象的、枯燥的会计理论知识尽量形象化和生动化,化繁为简,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减少浪费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在学习实操性、专业技能性较强的会计教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将实际的操作流程和步骤真实、细致地示范给学生,加深他们的操作印象。因此,只有不断强化会计微课教学的多元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优势和价值。
  (二)进一步做好微课教学的规划
  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到会计教学当中,虽然极大的丰富了会计教学的手段,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但却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发挥的作用。在实际会计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授课前,要对所讲授的会计内容有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和掌握,对微课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清晰的对比和了解,熟知它们的优势和劣势,能够依据会计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慎重地选择教学模式,例如,针对那些实践性较强的会计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相关的小视频进行微课教学。而对于那些较复杂的、高深的会计知识点,则应该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加强理解,全面掌握知识。总之,在会计教学中,不能盲目选择微课教学模式,必须要坚持合理规划、科学选择的原则,做好两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促进微课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微课教学水平
  微课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团队的积极参与,教师微课实际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团队要集思广益,利用各类资源和优势,制作精良的微课小视频,并且在共享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加微课教学的培训教育,加强学习,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和创新中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会计教师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微课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运用微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提升会计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各行业培养和储备更多专业、合格的会计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东柠.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1):143-144.
  [2]张莉莉.浅谈微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4):188-189.
  [3]吴倩,冯艳.供给侧视阈下故事情境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9):144-146+149.
  作者简介:柳晓晓(1988年10月-),女,河南人,本科学历,俄语翻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研究方向:会计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2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