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娜 唐健
摘 要: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力量。工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中的中坚力量,其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水平及创新潜力的主要依据。基于此,在分析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就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提升科技成果转换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技术创新;现状;对策;工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3-0005-02
引言
创新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中的中坚力量,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甘肃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老工业基地之一,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为甘肃省工业企业增强竞争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工业企业如何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是甘肃省政府及企业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一、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近年来,针對甘肃省工业企业目前发展存在的困难处境,甘肃省相继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等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1]。从甘肃省工业企业发展基本情况来看,2016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个数为184个,与2011年的100个相比增加了84个;有R&D活动的企业数从2011年的138个上升到2016年的453个,增加了2.28倍。从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资源来看,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支出为539 084万元,比2011年增加233 877万元;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为18 179人,而2011年为13 832人,增长率为31.42%;2016年R&D折合全时当量为12 610人年,比2011年增加3 303人年。从技术创新成果看,2011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1 053件,2016年专利申请数为2 600件,增长了1.47倍。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增长不明显,2011年为1 192项,2016年为1 222项,5年间仅增长30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则由2011年的5 026 884万元下降到2016年的3 031 098万元[2],进一步说明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较差。总体来看,近年来,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作为迟发展区域,与东部等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资源投入有限、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
二、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创新意识薄弱
一方面,由于受地区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甘肃省企业创新意识普遍较差,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经济活动的创新性相对滞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没有明显发挥;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虽然重视技术创新,但其服务意识、服务效率还有待提升,也没有专门的扶持政策。2016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 097个,其中有R&D活动的企业有453个,占企业总数的21.6%,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2 802,与全国排名第一的江苏省相比,仅占江苏省2.36%。可见,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较为薄弱,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整个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水平。
(二)创新资源投入不足
首先,创新经费投入较少。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6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为509 228万元,投入经费强度仅为0.65%。国际经验数据表明,R&D 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 3% 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生存的[3]。可见,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远远不足。其次,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2016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2 610人年,仅占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投入的4.8%,占全国R&D活动人员投入的0.47%。产生当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受甘肃地理位置及环境的影响难以吸引投资商及高层次的人才加入;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高报酬、富有挑战的项目等有效激励措施留住人才。较少的创新资源投入限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导致技术创新水平较低。
(三)技术创新平台缺乏
资金、技术和人才是工业企业创新中最主要的要素。首先,自主创新平台缺乏。2016年,甘肃省2 0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自主研发机构的企业仅仅有184个,占比8.7%,远低于全国平均值16.31%。创新平台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吸引,进而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其次,企业没有与外界没有形成良好的合力导致技术创新后劲不足。2016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外部支出为29 856万元,其中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13 276万元,对境内高校支出13 617万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27位,仅高于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可见企业创新协作支出力度一般。
(四)技术创新成果一般
甘肃省作为老工业城市,科教资源相对丰富,但从创新成果来看,其相对优势并不明显。2016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2 600件,仅占西部地区3.57%,有效发明专利数2 427件,占西部地区3.4%;从成果转化看,2016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3 031 098万元,分别占西部地区和全国的2.12%和0.17%。可以看出,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落后,技术创新产出一般。 三、提升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对工業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树立企业的主体创新意识。让企业感受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家自主地响应国家的创新优惠政策,从而让企业产生自主技术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其次,加强政府的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国家政策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此,政府应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制定适合甘肃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甘肃省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人才投入强度远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与世界优秀工业企业更是无法相比。因此,仅仅靠企业自身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对此,企业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投资者,让甘肃省的工业企业走向全国,获得更加优秀的合作者,带动甘肃省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加强资金利用的监督机制,保证资金用到实处,提升资金利用率。
(三)加大技术创新人才投入
人才是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保证和核心资源。政府和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和企业要出台人才入股、技术入股等相关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加入甘肃省工业企业的创新队伍中来。此外,企业要自己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和核心技术人才,通过赋予创新人才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的自主权等激励措施留住人才,壮大企业技术人员实力,从而为企业将来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首先,明确分工,合力促进甘肃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应提供人才和技术、研发新产品,企业负责将科技成果商业化。其次,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增大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一方面,政府要坚定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观念定位,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4],为产学研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联盟、科技项目、设计大赛等多途径支持产学研合作开展。
(五)提升科技成果转换能力
长期以来,甘肃省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较多,但资源配置效率并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导致科技成果产出有限;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造的经济效益有限。对此,一方面要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调整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借助中介服务机构、项目洽谈会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社会化,切实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参考文献:
[1] 史芳志,贾德强,刘树萍,张艳红,王小义.甘肃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探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7,30(5):193-196.
[2] 国家统计局统计司.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3] 王凯.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J].安徽科技,2012,(9):7-8.
[4] 王娟,罗青兰.吉林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8,(8):52-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5601.htm